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銀行貸款去買理財產品可以嗎

銀行貸款去買理財產品可以嗎

發布時間:2021-11-05 21:26:00

㈠ 可不可以向銀行貸款再去另一個銀行買理財產品

可以的,但是看看具體的收益率啊,貸款的利率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沒有那麼高的收益。

貸款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按一定利率和必須歸還等條件出借貨幣資金的一種信用活動形式。廣義的貸款指貸款、貼現 、透支等出貸資金的總稱。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將所集中的貨幣和貨幣資金投放出去,可以滿足社會擴大再生產對補充資金的需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銀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增加銀行自身的積累。

㈡ 房貸時銀行要買理財產品,可以不買嗎

可以的,房貸是房貸和買理財產品沒有任何的關系,除非銀行是搞神馬活動,而且你還能有收益,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是可以購買的,如果是單純的理財那還不如購買p2l平台的產品,收益是銀行發幾倍。

㈢ 銀行貸款必須買理財產品合理嗎

辦理銀行貸款一般不要求買理財產品,這種要求肯定是不合適的,可以投訴到當地銀保監局。

㈣ 從銀行貸款之後,買理財產品賺取差價是否可行

經濟學上講成本與收益,要想賺錢,收益就要大於成本。也講風險與收益,收益越高風險就越大。

首先從您說的銀行貸款利息大概4.5%左右,而理財產品大概6%以上,如果簡單這樣的計算,似乎你能賺取1.5%的差價,賺錢有這么容易?

請冷靜,我們首先分析您的理財產品是什麼,目前市面上的理財項目太多,銀行的、基金的、P2P等等琳琅滿目,買理財看到承諾收益外,您首先要考慮的是風險問題,通常來講,國有資產發布的理財產品安全性相對較高,這樣說來,安全性最高的就是銀行類理財,那麼問題來了,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一定不會大於它的貸款利率的,賠錢買賣沒人會做。

下面就是基金類、P2P類,通常情況這些產品的收益都會大於銀行類理財產品,但是此類產品的風險也較大,您可以看一下P2P跑路案件的數量。

簡單來講,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賺錢從沒有那麼容易,在您參與任何一項理財產品的購買時首先要考慮風險在哪,其次才是收益。

㈤ 我可以從銀行貸款買信託理財產品么

原則上講其實是不可以的,因為銀行貸款在審批的時候是要明確用途的。不過各家商業銀行對於個人消費貸款的後端把控一直都不是十分精準,所以就算進行了貸款買理財的操作,只要按時還款還是沒有問題的。
最後還是不推薦樓主這樣做,雖然可能有一些套利的空間存在,但如果仔細追究,這種行為還是有讓「資金空轉」的嫌疑的。

㈥ 銀行貸款需要買理財產品嗎

部分銀行有配備,不過不是強制的,選擇性購買,但買了後會在利息等方面有優惠,算下來會比不買劃算

㈦ 貸款買房,被銀行要求再購買理財產品,可以選擇不買嗎

在銀行貸款時,如果遇到銀行要求購買理財產品才可以進行貸款,甚至放款,這種行為屬於違法,已經違背了消費者自由消費意願,屬於違規違法行為,貸款用戶完全可以根據個人想法來決定是否購買理財產品,而不能因為用戶需要貸款就強行將理財產品附加在貸款上,用戶可以選擇不進行購買,如果銀行繼續進行刁難,可以對銀行進行投訴,要求銀監會部門對銀行這種行為進行查處,並給出一個滿意答復。

三、如果銀行對其行為拒不改正,可以向銀監會進行投訴

如果銀行對客戶拒絕購買理財產品行為表示不同意,甚至強行將理財產品是否購買與房屋貸款掛鉤,認為理財產品購買是房屋貸款必要條件,那麼這種行為完全違反了法律法規,也違反了銀行業業內操作流程,針對這種情況客戶可以向銀監會進行投訴,由銀監會對這件事情進行查處並進行處理。

通過以上幾點可以看出貸款買房是用戶所要去銀行進行的一種業務辦理,銀行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客戶完善資料走貸款流程,而不能將理財產品的銷售同房屋貸款進行業務掛鉤,業客戶完全可以根據個人對理財產品的青睞性決定是否購買。

㈧ 工商銀行個人貸款不可以買理財產品嗎

理論上貸款用途不能這樣,但這個現在銀行也不會跟蹤的,只要你收益大於貸款利息應該可以,但理財不同於存款還是有風險的尤其很多打理財的旗號但風險很大,一旦出現問題就會涉及到貸款的償債能力,一定要慎重考慮、

㈨ 貸款買理財產品劃算嗎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質押貸款,利息有兩種:基準預期年化利率或上浮10%。於是有人問,如果把質押貸款的資金再去買銀行理財產品,會賺到錢嗎?這樣貸款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劃算主要看貸款利息和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比。如果預期年化收益比利息高,就會劃算。下面,希財網詳細為你介紹。

目前市面上的銀行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5%至5.8%之間,比一年期銀行貸款基準預期年化利率稍高。

以100萬元買理財產品為例,若投資期限為1年,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5%,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為5.5萬元。在該產品剛起息時,質押貸款獲得90萬元,然後到另一銀行買投資期限為11個月的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8%,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約為4.8萬元。

兩款產品獲得的預期年化收益共為10.3萬元。若上述貸款預期年化利率為5.1%,貸款期限為11個月,則90萬元貸款利息約為4.6萬元。10.3萬元減去4.6萬元,純預期年化收益為5.7萬元。也就是說,折騰了半天,冒著被銀行提前收回貸款的風險,純預期年化收益才多收入2000元。

綜上來看,貸款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想賺到錢,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原來購買的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要比質押貸款預期年化利率高;二是重新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收益率也要比貸款預期年化利率高出許多。

此外,還要注意理財產品質押貸款主要是針對急需資金周轉的投資者,貸款資金禁止用作購買理財產品等權益類投資。如果被銀行發現貸款資金用來投資理財,那麼會對個人造成影響。

閱讀全文

與銀行貸款去買理財產品可以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融券保證金100解讀 瀏覽:20
比特幣杠桿公式 瀏覽:752
公司購買股東個人資產 瀏覽:530
2月港幣匯率走勢 瀏覽:549
上海代辦融資租賃公司注冊轉讓 瀏覽:256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