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需要交稅嗎
若是我行個人理財產品,收益的應納稅款由投資者自行申報及納稅,招行不會從投資者收益中扣除。
『貳』 購買理財產品所獲得的收益要交稅嗎
1、理財產品的投資對象不同,相關市場的征稅規定也有所不同:
投資國債的,免稅;
投資股市、期市的,暫緩征稅;
投資儲蓄的,稅率5%。
因此,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是否繳稅,現在似乎沒有明確規定。
不過,目前銀行對理財產品不必像儲蓄那樣代扣代繳。所以,期滿後客戶得到的本金及收益都是沒有徵稅的。
2、現在的理財產品大多是與股市、期市掛鉤,沒有復利。
您提到的五年期產品可能是信託投資產品,應該也沒有復利。如果能夠達到預期收益率,則實際收益=本金 * 預期年收益率 * 5。
『叄』 買理財產品能開發票嗎
理財產品是沒有發票的,不可以開發票。
『肆』 企業買了平台的理財產品,收到投資收益需要給融資方開發票嗎
又疑瑤台鏡,
『伍』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是稅前還是稅後
你好,目前理財產品是免收稅的,所以你大可放心按照銀行公布的理財產品收益來計算你以後能拿到的錢。金額*天數*年化收益率/365就是你拿到的收益。有保本和非保本兩大類,有些銀行可以如期兌付,有些銀行則有不好的兌付歷史。購買前仔細觀察,不要聽信銀行理財經理的一味吹捧,要自己理性分析。
『陸』 企業使用銀行理財資金,銀行如何開票
就公司理財產品的歸類不能簡單的歸於交易性金融資產,首先七天通知存款和三個月定存或者半年期定存,有什麼區別?都是屬於公司賬面余額的理財,也都會到期產生利息收入,這類理財不存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問題,因為在初期跟銀行簽訂理財協議的時候,收益的固定可見的。 就我一家之言,理財首先要將其分類:一類是有合同業務根據的;一類是純粹的銀行賬面資產理財。如題所問,公司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應該屬於第二類,所產生的利息收入應該沖減財務費用下的利息支出(或計入利息收入);另一種,向匯利達等銀行產品支出,因要支付外匯,考慮到了匯率的變動產生的公司損失,人民幣定存銀行做質押,由銀行先付出外匯,到期後購匯支付給銀行,釋放質押人民幣(如果人民幣到期貶值,則此項業務虧損),這種人民幣質押產生的利息因附屬於境內外合同收入,應該計入營業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