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理財基金產品銷售行為不審慎

理財基金產品銷售行為不審慎

發布時間:2021-11-07 05:47:44

A. 基金和理財產品,有什麼不同

基金和理財有什麼區別?

1、 投資標的范圍不同

從廣義上來說,基金屬於其中一種理版財方式,投資權市場中的投資工具:基金、股票期貨等都屬於理財范疇。

2、收益與風險不同

理財的投資方向很廣,風險由產品本身性質來決定,從低風險的類固收產品到中高風險的股票期權期貨等,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3、計價方式不同

基金凈值是一天計算一次,凈值每天更新一次,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方式不同計價方式也有差異。如:一般的銀行理財:具有預期預期收益率,根據預期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水平上下浮動,產品一般具有封閉期,到期付息或定期付息;股票期貨期權等價格是開盤期間實時波動的。

4、流動性不同

基金在開放日靈活申購、贖回,不會因為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多少凈值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有的可以隨時買賣賺取差價,如股票外匯等;有的則需要在滿足期限里買賣,一般不可以贖回。

B. 銀行使用額度有限,欲購從速用語是否違規

應該屬於「煽動性用語」。

-------------------

銀保合作不規范 風險提示不到位 銀監分局對違規銀行「亮紅燈」

2月初,家住南通市港閘區天生港鎮街道愛國村的市民錢女士到某國有商業銀行存錢,由於受駐點保險推銷員的誤導,稀里糊塗地購買了一份保險。此事經媒體報道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月25日,南通銀監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重申對此類違規行為「零容忍」。目前,針對部分商業銀行在代理業務領域存在的問題,銀監部門已出台具體監管細則。

按照銀監會有關政策,商業銀行可以從事代理保險業務,但應向客戶充分揭示保險產品特點、屬性和風險,不得對客戶進行誤導;不得將保險產品與儲蓄產品、基金、銀行理財等產品混淆銷售,不得將保險產品收益與這些產品簡單類比,不得誇大保險產品收益;在售前應如實向客戶告知保險產品的猶豫期、保險責任、電話回訪、費用扣除、退保費用等關鍵信息;不得以中獎、抽獎、回扣或者送實物、保險等方式進行誤導銷售等。

事實上,一些所謂的銀保專員往往無視規定,片面誇大甚至混淆保險產品和銀行存款的區別。如「零風險、高收益」的分紅型儲蓄實際上就是保險;「高收益演示表」只是宣傳材料,合同里卻寫著「不作為保證的收益」;簽了合同後,猶豫期內錢已被扣,想要退保則損失慘重;保險公司要求客戶手抄風險提示語,銀行員工卻私自代抄……

從我市金融消費者投訴反映的情況看,當前銀保業務主要存在銀保合作不規范、風險提示不到位、對客戶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了解不充分、客戶投訴處理渠道不暢通等問題。

南通銀監分局局長周洪生告訴記者,銀監會明確禁止保險公司人員派駐銀行網點,在商業銀行網點直接向客戶銷售保險產品的人員,應是持有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證書的銀行銷售人員。然而,個別銀行私下仍然允許保險公司人員駐點。部分銀行工作人員在宣傳推薦保險產品時,片面強調產品的收益,迴避保險產品與儲蓄產品的區別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還有的銀行,存在著將期限長、復雜度高的保險產品銷售給不合適客戶的問題,如將10年甚至15年期的保險產品銷售給老年人。更難以容忍的是,一些銀行既沒有在營銷保險產品時告知客戶保險產品的經營主體是保險公司,出現問題時應當與保險公司進行溝通,也沒有在客戶向銀行投訴代理保險業務時主動幫助客戶與保險公司協商解決問題。

周洪生表示,銀行理財產品廣告宣傳也存在類似問題,如風險提示不夠醒目或者使用「投資產品有風險」等比較籠統的表達方式,個別廣告甚至沒有進行風險提示。有的違規使用「預期收益率」,有的使用「額度有限,欲購從速」等煽動性用語。

針對近期保險、理財產品營銷中的問題,南通銀監分局根據消費者提供的線索,組織力量對銀行代理保險產品營銷和理財產品廣告宣傳中的存在問題進行專項核查,並要求各商業銀行進行自查。近期,還將根據自查、整改的情況,對問題相對集中的機構和領域,開展現場檢查。

春節後,南通銀監分局針對部分銀行向不合適客戶營銷不合適產品的行為,果斷予以叫停,並積極幫助受片面宣傳、錯誤營銷金融消費者進行維權。

南通銀監分局指出,銀行應當建立有效的投訴處理機制,制定統一規范的投訴處理程序,在保險產品銷售時明確告知客戶保險業務出現問題時應當與保險公司進行溝通,並明示投訴電話。凡因銀行工作人員風險提示、信息披露不到位,銷售行為不合規、不審慎引發客戶投訴的,要積極協調退保。
記者 管顥生

C. 我是證券從業人員,想在網上發布賣我們公司理財產品的小廣告,這個違背基金銷售法嗎

不違背,理財產品廣告隨處可見。關鍵是你們的宣傳不能誇大,不能有貶低對手的不當言辭等等不良行為。

D. 針對現在的基金理財市場,怎樣才可以讓客戶信任基金銷售,購買自己家的產品

這個應該不錯的,現在比較多的平台和產品可以供我們選擇,就拿理財通來專說,收益要比這些屬好一些,那些產品中各個產品的利率都是不同的啊,不同的產品,當然收益就不同了
但是相對來說利率高的產品的收益當然也就高了,利率低的產品收益當然也就低了
不過利率高的風險也就高一點了,對於這些問題 都得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並且網頁版的還支持最高一千萬得存入

E. 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基金和理財有什麼區別?

1、 投資標的范圍不同

從廣義上來說,基金屬於其中一種理財版方式,權投資市場中的投資工具:基金、股票、期貨等都屬於理財范疇。

2、收益與風險不同

理財的投資方向很廣,風險由產品本身性質來決定,從低風險的類固收產品到中高風險的股票期權期貨等,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3、計價方式不同

基金凈值是一天計算一次,凈值每天更新一次,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方式不同計價方式也有差異。如:一般的銀行理財:具有預期預期收益率,根據預期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水平上下浮動,產品一般具有封閉期,到期付息或定期付息;股票期貨期權等價格是開盤期間實時波動的。

4、流動性不同

基金在開放日靈活申購、贖回,不會因為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多少凈值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有的可以隨時買賣賺取差價,如股票外匯等;有的則需要在滿足期限里買賣,一般不可以贖回。

F. 理財產品銷售文件中的客戶權益須知中應至少包括哪些內容

近年來,面對大眾日益增長的投資理財需求,我國商業銀行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銀行理財產品以滿足客戶投資需求,提高居民的財產性收入,為客戶管理資產、優化資產配置提供靈活便利的選擇,成為社會投資和銀行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近幾年,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快速發展,產品設計、營銷手段、營銷方式和投資管理不斷創新,但同時也暴露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甚至出現誤導銷售和錯誤銷售,使客戶合法權益和銀行聲譽受到損害。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辦法》從3個方面做出明確規定:一是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在理財產品銷售文件中製作專頁風險揭示書,內容至少應包括風險提示語句、產品類型、產品風險評級及適合購買的客戶評級、示例說明最不利投資情形和結果、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級、風險確認語句抄錄等。二是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在理財產品銷售文件中製作專頁客戶權益須知,內容至少應包括辦理理財產品的業務流程、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流程、商業銀行進行信息披露的方式、渠道和頻率等內容。三是要求商業銀行按規定對理財產品進行風險評級,對客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按照風險匹配原則,將適合的產品賣給適合的客戶。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理財產品銷售強調「風險匹配原則」,主要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從保護客戶合法權益角度,要求商業銀行按照風險匹配原則審慎盡責開展理財產品銷售,客戶只能購買風險評級等於或低於其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評級的理財產品;二是為防止誤導銷售和錯誤銷售,商業銀行應對理財產品進行評級,對客戶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級。「按照風險匹配原則,將適合的產品賣給適合的客戶」是制定《辦法》的基本指導思想,據此,商業銀行應按照一定標准對理財產品和客戶進行風險評級,將某一風險級別的理財產品賣給同一風險承受能力級別或更高風險承受級別的客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風險匹配,避免出現誤導銷售的情形。根據《辦法》,銷售理財產品時建立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持續評估制度,要根據客戶年齡、財務狀況、投資經驗等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當這些因素出現變化時銀行要對評估結果進行調整。對於商業銀行,銀監會要求理財產品開發設計要體現風險可控、成本可算、信息披露充分的原則。商業銀行必須事先制定有針對性的風險管理措施和應急預案(「風險可控」),必須清楚產品的風險收益特性(「成本可算」),必須在產品銷售之時進行充分的風險揭示,在產品存續期間和終結之時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信息充分披露」)。同時,商業銀行不得銷售無市場分析預測、無風險管控預案、無風險評級、不能獨立測算的理財產品。 更多理財信息請關注公共微信號:財經道。

G. 基金公司不賣基金賣的都是理財產品正常嗎

基金公司不賣機器賣的都是理財產品,這是正常的情況。

H. 銀行賣的理財產品屬於什麼性質與基金哪個好

基金投資:風險比較抄高,獲得超額收益的概率也比較大,需要堅持長期投資,能夠承擔「波動」風險。如果有長期「閑置」資金,且符合自己的風險偏好,可以進行適當配置。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

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可以關注一下中小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I. 理財產品和基金哪個好

無論投資買理財還是基金都有一定風險,主要根據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來看的,依照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合理配置:
1、平安銀行有推出多種理財產品以滿足投資者需求,有保本理財和非保本理財,不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投資方向,風險均不一樣。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理財-活期+/定期+,選擇對應的產品詳細了解及購買。

溫馨提示:您在購買理財產品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理財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審慎評估理財產品的資金投資方向、風險類型等基本情況,在慎重考慮後自行決定購買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管理需求匹配的理財產品。

2、平安銀行有代銷多種基金產品,每種基金的風險,投資方向均不一樣,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理財-基金頻道,進行了解和購買。

溫馨提示:基金產品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平安銀行僅為代銷機構,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0-11-2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閱讀全文

與理財基金產品銷售行為不審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月港幣匯率走勢 瀏覽:549
上海代辦融資租賃公司注冊轉讓 瀏覽:256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