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設銀行有沒有2-3年保本理財產品
現在建行發行的保本類理財產品均為一年以內,2-3年所有銀行的保本理財產品均為和保險公司合作的銀保產品
⑵ 建設銀行理財產品有3萬3年的嗎
是三年每年7.5%,還是三年總共7.5%
如果是前者,建行有這么高收益的起始投資金額遠不止10萬,而且也是預期收益,風險很高,並且不承諾保本;要麼就不是建行自己的產品,幫證券公司、信託公司等代銷的
如果是後者,這個收益還不如存定期,沒猜錯應該是保險。
建議你還是先問清楚到底是哪裡發行的產品吧
⑶ 我在建設銀行辦個理財產品,一年交一萬,交三年,六年返錢,然後送幸福保險,
這是幸福人壽在銀行銷售的銀保產品,存期為六年的期繳分紅型產品,可以當做一種強制儲蓄,來管理自己的閑置資金,也可以當做有目的性的存款。相對躉交產品(一次存錢,滿期取出。一般都是5年期)收益會高一些,和市場其他期繳產品(主流產品都是繳5年存期10年)存期相對短一些,但是具體還是要看個人的投資喜好,因為畢竟銀保類產品,存期較長收益不確定,也是銀保產品的弊端。
⑷ 我在建設銀行辦個理財產品,一年交一萬,連交三年,放兩年,五年後取出這靠譜嗎
根據你的描述應該不是理財,是買的保險。具體要看你的保險合同,什麼時候可以取出以合同為准,不是銷售人員嘴上說的。
⑸ 建設銀行三年定期三年利息有多少
中國建設銀行三年定期存款利息根據存款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中國建設銀行的三年定期存款利率為:
1.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是2.75;
2.三年期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定期存款利率是1.55%;
3.定活兩便的利率是按照一年以內的定期整存整取同檔次利率打6折。
舉例來說,假設本金為3萬元,並且選擇了三年期的整存整取定期存款,那麼利率就是2.75%,利息就是30000×2.75%×3=2475元。
關於定期存款,許多人固有想法都是錯的。例如如下2個問題: 1.都說存期越長,利率越高;那麼5年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一定比3年期限的高嗎? 2.3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更高,5年期的利率更低,那麼存3年的更劃算,是嗎? 以上2個問題,都是許多人會搞錯的問題。下面,我就直接告訴你答案。 1.對於定期存款,當存款期限在3年(含)以下時,存期越長利率越高,這是對的。但當存款期限超過3年時,情況就不一定是這樣了,有一些股份制銀行,5 年期限的定期存款掛牌利率是3.20%,比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25%低0.05個百分點。 2.當3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只比5年期的略低時,直接將錢一次性存為5年期限的定期存款,其收益反而要比其他存款方式高(例如,先存3年再存2年,或是先存2年再存3年,等等)。#投資理財# #理財# 【銀行一種定期存款,不管怎麼存,利率上浮30%至45%,高達3.9875%】
⑹ 請問:現在銀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息是多少另外在問一下,銀行有什麼理財產品可以高過三年期存款的利息...
恆豐銀行、包商銀行、浙商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等,將存款利率一浮到頂,成為第一梯隊。以全面上浮的恆豐銀行為例,活期存款利率為0.445%、3個月整存整取利率為2.73%、半年期年利率為2.99%、1年期利率為3.25%、2年期利率為4.03%、3年期利率為4.875%。
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和北京農商行成為第二梯隊,官網掛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3.0%。第三梯隊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不差錢」的銀行,這些銀行利率上浮幅度最低。以工商銀行為例,其3個月定期存款利率上浮11.9%至2.35%。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的上述各檔期存款利率與工商銀行保持一致。而建設銀行的浮動力度較另外4家國有銀行「給力」,其1年期存款利率為2.9%,上浮了16%。此外,郵儲銀行調整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為2.78%。
至於理財產品各個銀行都不一樣,具體的建議到銀行當面了解清楚。
⑺ 在建設銀行去買的三年的理財產品會不會被騙了呀
靠你的運氣
⑻ 建行三年B款旺財存款是理財產品嗎
建行三年B款旺財存款不是理財產品,是建行的定期存款產品,該產品已經納入了國家存款保險保障范圍,安全性較高,屬低風險。
存款利率按照央行存款基準利率浮動,建行旺財B號在存款基準利率上浮動40%。
(8)建設銀行3年期的理財產品擴展閱讀:
旺財存款有四款可供選擇,分別是A款、B款、C款和D款,不同種類的存款類型標准也不同。A款的起存金額為一萬元,B款的為五萬元。A款產品的客戶群體面向銀行的全體客戶,而B款的客戶群體有地區限制,它在非河北、浙江、新疆和湖南地區以外的分行銷售。
想要辦理該類存款的話,用戶可以直接使用手機銀行辦理。在登陸上自己的賬戶以後,大家可以通過手機銀行的「投資理財」找到「全部投資產品」功能鍵,然後點擊「存款產品」——「旺財存款」來辦理相關業務。
⑼ 建行的理財產品安全嗎就是存三年放三年的取出來
你好,現在形勢給人造成的是一種假象,總感覺在銀行買理財產品就收益高了,其實不然的。。
現在有好多原來保險公司的,基金的,等等的理財都拿到銀行賣了。說實在也不好,其實和保險公司一樣,忽悠的多。。首先是安全的,我只是說收益,可以肯定的是,是不會很高的。如果風險大的,有可能也就是保本,畢竟現在中國的經濟不怎麼好的。可以想想其它的理財。比如有朋友做生意的,你可以把錢放在他那裡,讓他給你賺錢。前提要保證朋友的能力,他的公司不會有大的起伏就好了。希望可以幫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