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百姓想做理財,存款存幾年適合怎麼存
如果理財經驗較少的話,建議從較為安全的理財產品做起。
從投資期限和具體產品選擇兩個可以先把自己的資金分成幾部分,分類規則是根據資金多長時間內不需要動用。例如50%三年內不用,20%兩年內不用,15%一年內不用,其餘15%靈活機動。根據這樣一個分類,可以購買相應期限的理財產品。15%的機動資金,可以拆一部分購買1個月期限的理財產品,其餘購買活期/寶寶類。
亦可通過投資理財、上班致富。前提是「從小做起」。也就是說,一方面要具有投資理財意識,另一方面至少要拿出工資的1/3以上用於投資理財,而且1/3這個比例僅僅適用於工資水平不高的時候,一旦工薪提高,可逐步增加比率至1/2、2/3甚至更高,如此累積財富的速度會更快。
『貳』 理財建議每月存下收入的多少比較合理
4321理財法則,即資產配置方面采40%投資、30%生活開銷、20%儲蓄備用、10%保險,並且採取恆定混合型策略,即某種資產價格上漲後,減少這類資產總額,將其平均分配在餘下的資產中,使之恆定保持一個4321的比例。
『叄』 家庭理財占家庭收入的多少比例最合適
家庭理財占家庭收入的多少比例主要看以下幾點:『肆』 理財產品越來越多了,定期存款是如何占據一席之地的
很多人到銀行存款,盡管客戶經理熱情周到地介紹各式理財產品,但他們仍然執著的選擇存款。你可能不理解,明明銀行有4%左右收益率的理財產品,非得要存利率3%不到的存款,難道不想多掙點錢嗎?對此,業內人士分析了5點原因:
綜上所述,銀行理財產品雖說基於銀行的信用而發行,但畢竟存在一定未知風險,根據銀保監會的規定,以後的理財產品要打破剛性兌付,就是說不再有保本保息的產品,存款保險條例不對理財產品提供保障。相比之下,銀行存款屬於剛性兌付產品,盡管利率相對低一些,但收益穩定,保本保息,並且有存款保險公司提供保障,這就是很多人選擇存款的原因。
『伍』 一個家庭的現金存款應該占資產的多少比例
其實現金存款占據資產的10%左右就可以,就是應付日常的開支以及是突發情況的備用金。其餘的錢財真的是可以買理財產品或者是投資等等。
這年頭如果真的只是靠銀行存款或者是工資的話,不餓肚子就不錯了,還想發達那簡直是白日做夢呢,我們家呢也屬於小打小鬧的理財加存款雙保險,畢竟都是剛畢業沒多久的年輕家庭,除了父母給予的一些資金支持,不可能有太多的存款的。我是買的銀行還有網上p2p平台的理財產品。銀行是城市商業銀行,現在年利率在5%,比固定存款或者是活期利息那是高出很多呢。另外還有一部分放在了網上的理財平台,那裡更高,但是有點風險,一般在9%以上,收益是高,但是我還是不太放心,所以放的錢不是很多。
然後呢因為是從外地定居的,今年房子又是特別的貴,其實想想前幾年再買一套房子做投資就好了,這會就賺大發了。只可惜咱們沒有那樣的經濟頭腦啊,現在想著再買二套房子,有點困難啊,太貴了。
現金存款一兩個月的工資或者是5萬以內就可以了,基本上有什麼突發事情是可以應付過來的。太多的現金放在家裡也是不安全的,太多的存款只是放在銀行活期存款更是不明智的。
以前上學或者是沒結婚之前真的不知道理財的重要性,基本就是發了工資,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完全沒有節制的。後來一經過理財了之後,就發現錢真的是能生錢的。
『陸』 理財投多少錢合適應該占存款的比例是多少如何規劃個人財務
理財不等於投資,理財又離不開投資。投資是理財的工具。
存款不是投資,但也是理財工具。
個人理財規劃需要綜合考慮個人家庭的基本情況、財產狀況、收支情況、未來的需求目標和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等,還要結合經濟環境狀況,綜合分析才能做出可行的理財規劃。
『柒』 家庭理財產品占收入多少
家庭理財五大定律
4321定律家庭資產合理配置的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72定律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式的進行投資理財,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如在銀行存款10萬元,年利率是2%,那末經過多少年才能增值為20萬元?只要用72除以2得36,就可推算出投資銀行存款需36年才能翻番。
80定律股票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80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歲時股票可占總資產的50%,就是說在30歲時可以50%的資產投資股票,其風險在這個年齡段是可以接受的,而在50歲時則投資股票佔30%為宜。
家庭保險雙10定律家庭保險設定的適宜額度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費支出的適當比重應為家庭年收入的10%。
房貸三一定律每月歸還房貸的金額以不超過家庭當月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為宜。
『捌』 投入理財的資金佔多少合適
理財( Financial management)即對於財產(包含有形財產和無形財產=知識產權)的經營。多用於個人對於個人財產或家庭財產的經營,是指個人或機構根據個人或機構當前的實際經濟狀況,設定想要達成的經濟目標,在限定的時限內採用一類或多類金融投資工具,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達成其經濟目標的計劃、規劃或解決方案。在具體實施該規劃方案的過程,也稱理財。
理財方法及資金分配:
將錢分成4份:
第一份做為應急的錢,以應付發生急需用錢的情況,比如家人突然生病、失去工作而又沒有在很短時間內找到其它工作等如法情況。我建議這部分錢的數量可以以半年生活費為標准。這部分錢可能會有急用,但是又不能放在家裡,不升值就意味著被通貨膨脹所貶值,所以我建議這部分錢可以做活期儲蓄或者短期定期儲蓄、短期國債、購買貨幣市場基金,這些投資項目收益較低,但是安全性很高,流動性很好,隨時變成現金都不會造成本金的損失。
第二份做為養命的錢。35歲之前「養命的錢」應該做為買房和買車等硬體支出來保障生活質量;而35歲之後就應該考慮轉型做為養老的錢和孩子上學的錢,給孩子存儲教育基金等;應該至少劃出3-5年的生活費做為「養命的錢」。這部分錢可以投資風險較低的投資項目,比如定期存款、國債、債券型基金、社會養老保險、保險公司提供的商業養老保險;這些投資工具幾乎不會虧損,收益率基本固定,流動性稍差。
第三份是購買保險的錢,這部分錢用於購買保障型保險,比如意外險、醫療費用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購買,以保障家庭不受到大規模的財務困境。這部分錢的投入最多也要低於收入的10%,不需要多,但是一定要有。
第四份是閑錢,就是去除前面做為生活必須的兩份錢而剩下的這部分。閑錢可用於投資風險收益相對較高的投資產品,比如股票、基金、房地產等高收益高風險的項目。對投資的項目最好有一些了解或長時間的關注,不要盲目投機...
『玖』 銀行理財資金應該占個人財產多大比例合適呢有100萬一年理財可以收益多少有沒有虧錢的可能
任何高於銀行存款利息的投資方式都有部分或全部損失本金的可能性。要根據你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相應的投資方式。不要買銀行與股市和房地產相掛鉤的理財產品,一定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