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買銀行理財產品,5萬保本型,7天收益多少
目前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收益率比較低的,七天肯定是沒什麼收益的,如果你要見效快還是要考慮好的投資平台,目前國內比較火的還是現貨投資平台,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家我交流
⑵ 一般保本理財產品收益率是多少啊
根據資管新規復要求,除了「制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
可以關注一下中小銀行的「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左右。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滿期支取收益率在4.8%左右。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⑶ 保本理財有那些收益多少
規定的保本理財,那就只有銀行存款了。而且只有存款在50萬以內才會保本。它的收益一般在3%以內。
像我們所知道的余額寶等貨幣基金,以及國債等等,雖然看上去也是保本的,但是實際上他們都是有風險的。
⑷ 保本型理財產品收益怎麼計算
以工行理財收益計算及分配為例
(一)持有到期的理財收益
在理財資金投資正常的情況下,以某客戶投資5萬元為例,客戶投資收益率為4.50%。理財產品到期後(持有期30天),客戶最終收益為:50,000×4.50%×30/365=184.93(元)。
(二)持有到期理財資金支付
理財期滿,工商銀行在到期日後第2個工作日將客戶理財資金劃轉至客戶指定賬戶。
(三)提前終止時理財收益及理財資金支付
如果工商銀行提前終止本期理財產品,工商銀行在提前終止日後第2個工作日將客戶理財資金劃轉至客戶指定賬戶。
在提前終止的情況下,客戶最終收益根據理財產品實際年化收益率及產品實際存續天數計算。如提前終止情況下理財產品實際年化收益率仍超過本條(一)款約定的最高年化收益率,超出部分作為銀行投資管理費用。
⑸ 保本型理財產品收益怎麼計算的
無論什麼理財產品收益都不同,計算方式也不同,不過理財通的貨幣基金是保本理財的首選。
⑹ 一般理財產品,保本和不保本,收益率大概多少
我只買過壹文財富里的壹文定投,是保本保息的,年收益率在18%,你要是感興趣可以了解一下。
⑺ 保本型理財產品多嗎一般收益率是多少呢
印金鑰匙錢道網的理財產品,都是保本型的,而且給出的收益,也非常的理想。
⑻ 500萬買銀行保本理財收益多少錢
保本理財一般就是貨幣基金和一般的儲蓄品種。
50萬,年利率應該可以拿到3,5以上
⑼ 中國人民銀行對對保本型理財產品的利率最高規定是多少
這個沒有規定的,理財師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化的。
理財產品是投資,不是存款,准確的說理財產品是沒有利率這個概念的,是預期收益率。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⑽ 銀行理財3%到8%一般最後收益多少
國有銀行:收益率在4%以上的共有84款,在4.5%及以上的共有11款,均為非保本型。
最高收益率為5%,期限三個月,為農業銀行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產品。
股份制銀行:收益率在4.5%及以上的共有32款,均為非保本型。
最高收益率為4.8%,期限96天。
城商行:發行收益率在4.5%及以上的有62款,均為非保本型。
最高收益率為5.08%,期限42天,為江蘇銀行「行慶特供版」理財產品。
截至12月23日,北京地區國有銀行共發行754款理財產品,其中,交通銀行發行數量佔比57.96%;股份制銀行共發行719款。
發行產品數量佔比超過市場10%的分別是,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渤海銀行及浙商銀行;城商行共發行774款,南京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和杭州銀行發行量佔比分別為:22.35%、18.09%、14.47%和13.95%。
上海地區
國有銀行:收益率在4%以上的有85款,4.5%及以上的共有3款,均為非保本型。其中,2款產品來自中國銀行。
最高收益率為4.5%,期限均在一個月左右。
股份制銀行:收益率在4.5%及以上的共有17款,均為非保本型。其中,8款產品來自渤海銀行。
最高收益率為4.7%,期限普遍在1~3個月左右,僅有1款為一年期。
城商行:發行收益率在4.5%及以上的有33款,均為非保本型。
最高收益率為5.08%,期限為42天,為江蘇銀行「行慶特供版」理財產品。
上海地區國有銀行共發行777款理財產品,其中,交通銀行發行數量佔比58.94%;股份制銀行共發行724款;城商行共發行810款。
廣東地區
國有銀行:無收益率在4%及以上的產品。
股份制銀行:收益率在4.5%及以上的共有6款,均為非保本型。
最高收益率為4.65%,期限三個月。
城商行:發行收益率在4.5%及以上的有33款,均為非保本型,最高收益率為5.08%,期限為42天,為江蘇銀行「行慶特供版」理財產品。
廣東地區國有銀行共發行779款理財產品;股份制銀行共發行728款;城商行共發行637款,其中,發行產品數量佔比超過市場10%的是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及杭州銀行,分別為21.35%、17.58%及16.80%。
12月份高收益產品增長310%
以往時至季末年末,受困於各監管指標考核,銀行都會選擇在這個時點大幅提升理財收益率沖規模。今年年末理財依舊延續了收益上行的傳統。特別是受年末流動性危機的特別因素影響,今年的情況就更為特殊。1
通過上述幾組數據,我們發現12月份4%以上的高收益理財產品數量環比上漲了310%。在統計的三個主要區域中,以北京和上海的增幅最為明顯。
在非北上廣地區,12月在售的理財產品中,共有10款收益率超過10%。其中,交通銀行有6款,預期收益率最高的為14.60%,與滬深300掛鉤;最低的是8%,與黃金掛鉤。其餘4款高收益理財產品分別來自平安銀行、營口沿海銀行、農業銀行和晉城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