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銀行理財不保本對投資者好不好

銀行理財不保本對投資者好不好

發布時間:2021-11-16 17:44:23

銀行理財現在不保本了嗎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

可以關注一下「銀行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當然「存款」並不是說直接就去銀行存活期、或定期,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或者大額存單,收益率都能在4%-5%左右。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例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② 「以後銀行的理財都不保本了」,對於這類說法你怎麼看

銀行理財產品保本之路還能走多遠?這無疑牽動著投資人、銀行和監管層三方關切。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各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總規模已經高達29萬億,龐大的體量,即使出現10%的風險,那也是2.9萬億,會牽涉多少個投資人?猶如巨人走鋼絲,稍有閃失,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01普通投資人是如何看待的?對大多數人來說,可以保本,然後再盡可能地獲取較高回報,當然是最好的期望,這符合我國廣大老百姓的投資理念。

但是,在投資形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無論是像余額寶、理財通等互聯網理財,還是其他P2P理財,還是銀行、保險、證券信託金融機構理財,「保本」並非獨有面孔,而是一直與「非保本」並存,並不斷地融入到百姓理財理念之中,只是不同投資人根據自身投資偏好,進行自我判斷和取捨而已。

作為一個平台,募集的資金其實也沒有全部放在自家的「保險櫃」,說拿就拿那麼方便。而是在保留小部分備付金外,大比例資金還是用於再投資,以獲取利差,賺取利潤。再投資也不是100%絕對安全,況且一旦投資人出現大規模集中贖回資金(擠兌),資金池只算杯水車薪,引發群體性風險就會成為大概率問題。

2017年11月17日,央行聯合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和國家外管局起草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正式發布,並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

不僅是進一步規範金融理財市場秩序,確保經濟安全穩健運行的需要,而且也是保護投資人利益的需要。不僅廣泛徵求社會各方意見,而且留下過渡期,給金融機構和投資人逐漸適應和調整的時間,應該是比較慎重的。

③ 銀行理財產品都不保本了,還能買嗎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

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為推動銀行理財回歸資管業務本源,逐步有序打破剛性兌付,實現「賣者有責」「買者自負」,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理財)業務。且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應當主要投資於標准化債權類資產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因此未來銀行理財產品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有「固收」類產品,也有股票權益類資產,這類產品也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大家需要做好充分識別。

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

目前「最靠譜」的理財產品可以關注「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④ 銀行的非保本理財安全嗎

要說銀行的非保本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肯定低於存款類產品,但是絕對高於P2P、信託等其他平台類理財產品。所以,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肯定有風險,但是絕大部分屬於低風險產品。因為具有非保本屬性,所以無論風險的高與低,作為投資者都應該具備一定的風險意識和抗風險能力。說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風險低,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以2017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數據為依據)

三,普通投資者持有低風險理財產品佔比高。在全市場存續余額中,一般個人余額為14.6萬億,佔比49.42%;高資產凈值類產品余額2.91萬億,佔比9.85%;私行類產品余額2.28萬億,佔比7.72%;機構專屬余額6.5萬億,佔比22.01%;金融同業余額3.25萬億,佔比11%。即是說,後四類理財產品的購買對象並非普通個人投資者,要麼是高凈值和私行客戶(起購金額大門檻高,收益高風險大),要麼是機構類客戶,你想買還不一定夠門檻。

四,銀行系理財產品收益較為穩定。從2015年到2017年末,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兌付客戶實際年化收益率處於3.5%……5%區間,而2017年封閉式理財產品加權平均兌付客戶年化收益率為4.06%。2017年銀行理財產品全市場共有28.46萬只產品發生兌付,累計兌付客戶收益11854.5億元,個人投資者獲取收益6667.5億元。綜上所述,銀行系非保本理財產品大部分屬於低風險產品,本金和收益是比較安全的。當然,是否需要投資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還要看個人的投資偏好和抗風險能力。

⑤ 現在銀行的理財都不保本,這是為什麼

對於銀行很多人首先的印象就是穩定,而有些銀行為了吸引更多的儲戶,都會給客戶提供較高收益的銀行理財,可是由於現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銀行理財產品也存在可能虧損的情況,在2018年就出台了新規,規定金融機構在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收益,所以到現在銀行的理財都不保本了,所以大家在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在以前很多人把理財產品認為是儲蓄存款,其實是一種錯誤的理解,現在的理財產品風險也很大,但是收益也並不明顯,這也會導致購買理財產品的人越來越少,很多市民都把自己的積蓄拿來投資房地產市場,市民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那些大機構,因為這樣更加保險和安全存在虧損的概率較低。

⑥ 銀行理財不保本了,銀行存款是不是沒有影響

理財是理財,存款是存款,2個不是一回事的,理財是投資,所以,不保本,收益也上不封頂;存款不是,存款是按央行規定給,各家銀行只有浮動的權利,是死的。2碼事,沒關系,也不影響。

閱讀全文

與銀行理財不保本對投資者好不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