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股票風險高,潛在獲得高收益的概率也比較大,前提是需要能夠承擔股市的波動風險。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目前收益率大約在3.5%-4%左右。
可以關注一下(中小銀行)智能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定期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㈡ 銀行理財產品可以流入股市嗎
與股市各種指數掛鉤的理財產品,銀行往往是雙向設立的。設立一隻看空的,設立一隻看多的。如果買對了產品,會獲得比謹慎型理財產品高出2%左右的理財收益。如果買錯了產品,那麼會在保本的基礎上,給你較低的理財收益。買對方向的產品獲得的較高收益,由買錯方向的產品獲得的較低收益來承擔.
㈢ 銀行理財不得投股市為什麼會造成暴跌
之前銀行理財是通過結構化入市的,但是如果進入投資股市,就會有大量資金被抽離,產品被迫賣股票,造成大跌。對於這個問題,可以在金貝塔上的今日話題中仔細討論。
㈣ 銀行理財資金到底能不能進入股市
你好,這要看產品風險評級和產品結構而定。R3及以下平級的產品沒有進股市的,R4及R5的很多都有不同比例的股票投資。
㈤ 華夏銀行理財風波是怎麼回事
其實不是華夏銀行理財產品出了問題,而是通商國銀發行的私募到期不能兌付,恰好有相當部分私募產品由華夏銀行嘉定支行前員工濮婷婷私自銷售,通商國銀破產後,投資人要求兌付無果,便找華夏銀行求兌,演變成華夏銀行理財風波。
2011年11月起,通商國銀資產管理公司發行四期產品名為「北京中鼎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入伙計劃」,擔保方為中發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下稱中發擔保)。四期募集期共半年,計劃籌資超過1.5億元,實際出售1.19億元。自然人認購金額門檻分50萬元、100萬元和300萬元三檔,相應承諾11%、12%和13%三檔預期收益率。
四期產品中,2011年11月的第一期募集4000萬元,投資於河南省商丘市永恆生典當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同年12月,第二期募集2000-2500萬元,投資於河南鄭州新盛博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馬自達4S店)的股權;2012年初的第三期募集5500萬元,投資於河南省奧鑫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奧迪4S店)的股權;2012年3月第四期募集3500-4000萬元,投資於河南雲頂文化娛樂投資有限公司的裝修。
據報道,涉嫌私下銷售該產品的,不僅有華夏銀行支行前員工,還有其他銀行;上海一家第三方財理公司,亦曾向公眾宣傳、推薦和銷售相關理財產品。而為了把產品銷售出去,通商國銀對銷售人員的激勵高達5%~7%。
時任華夏銀行上海分行嘉定支行前業務經理濮婷婷銷售了以上產品的90%。
這是銀行業員工私售「飛單」造成糾紛並爆發的首個完整案例。惠譽評級在報告中稱,此事凸顯了「銀行在向投資者出售投資產品過程中引發的信譽風險」。
中金報告分析:從財務角度而言,若華夏銀行的聲明屬實,則銀行更多承擔內部管理不嚴的責任,並無兌付義務;即使確為銀行代銷(中金判斷可能性較小),按照投資合同約定,該產品不承諾保本不承諾收益,投資風險應由投資者自擔。但是,在維穩環境和過往案例剛性兌付的背景下,不能排除華夏銀行最終兜底的可能。即使兜底,假設1.19億全部都通過華夏銀行的理財經理銷售,則對華夏銀行2012年稅前利潤的影響約為1%。從聲譽的角度,若最終華夏銀行不兜底,中金認為「壞名聲」可能會影響理財產品短期內的銷售,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實際上幫助銀行排除了部分無視風險、只追求收益的客戶,未嘗不是一件幸事。「我們認為如果監管機構要求華夏銀行兜底將後患無窮。」中金報告認為,此次華夏銀行的事件對行業而言有標志性的意義,在產品並非銀行發行、渠道並非銀行代銷、高收益(11-13%)非保本條款、50萬認購門檻等情況下,若仍然需要銀行兜底,則進一步強化社會對銀行兜底的預期,對銀行甚至所有金融機構是災難性的沖擊,而且會進一步扭曲金融體系風險定價體系。
㈥ 銀監會迅速辟謠說銀行理財產品可以直接投資和股市無關,怎麼看
你說呢?銀行理財產品有無關,只有內部的人知道,銀行倒閉不是也只陪50萬嗎?不管你投資多少在銀行里倒閉都是50萬。
㈦ 在銀行理財的朋友們注意了,由於股市不斷下跌,銀行近期會有多款理財
國家馬上就要規范p2p了,所以以前做的,趕緊出來;
沒有做的,千萬別做,人家就是想騙你們接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