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區分基金,保險,理財三類產品
一、目的性。基金和理財產品是投資,是讓"錢生錢"的工具,保險產品是以保障為目的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分散風險,獲得收益不是主要的。
二、流動性。三者相比基金流動性最好,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靈活性很高,像余額寶、餘利寶、理財通等隨時存取。門檻低,有錢即可購買,貨幣基金1分錢即可起購,其他一般最低1000元。
理財產品分也有很多品種,國家發行的債券,銀行及互聯網託管的理財產品,這些產品一般是定期的,至少為7天,多則幾年的都有,按照合約在封閉期內是不允許提前贖回的。理財產品的門檻相比基金要高,一般是最低5萬元起投,像微信理財通、余額寶等互聯網也有1000元起購的。
3、保險產品是有限制的,購買流程相對復雜,條件也嚴格,比如很多保險品種有年齡、身體狀況限制,超過55歲或身體有某些病史,保險公司是拒保的。一般這些產品周期較長,20年、30年的甚至還有更長的。只要過了10天的猶豫期,退保的損失很大。
三、收益性。從收益回報看定,開放式基金收益最高,但是風險也高,很多股票型基金年收益達到了30%以上。其次是理財產品,半年以上的定期超過了5%。保險產品一般即保病、又保本,收益率相對低,接近銀行利率。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基金和理財產品是用來投資的,保險主要是用來保障的,理財是次要的。因此我們在投資時一是目的性要明確,二是根據自己的家庭、收入等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品種。
② 香港友邦保險分紅型理財保險復利多少
很多客戶看了保誠公司的雋升儲蓄計劃之後,對其中的收益總額如此之高感到驚訝。
比如:
假定每年投入5萬美元,連續投入5年,即總投入為25萬美元。
若積存生息,期間一直不提取現金,那麼,
第25年,賬戶總價值為100萬美元;
第35年,賬戶總價值為200萬美元;
第50年,賬戶總價值為500萬美元;
第60年,賬戶總價值為1000萬美元;
第70年,賬戶總價值為2000萬美元;
第100年,賬戶總價值為1億美元;
咋一看,很多人會不屑一顧地表示這樣的產品不可信,怎麼可能通過購買保險產品將25萬美元增值到上千萬美元乃至上億美元呢。
但如果理性地做一個簡單的計算,會發現實現這樣的增值只需滿足兩個條件:1)穩定的復利年收益率6.5%;2)時間。打開手機或者電腦上的計算器,計算(1+0.065)的35次方,得出來的數值大約是9;這意味著從30歲開始投保到65歲退休時的35年裡,投入的資金從25萬增值到200萬並非難事。在眾多理財渠道中,收益率6.5%並不算高,比如基金通常能夠達到甚至超過這個收益率;難得的是在幾十年時間里維持這樣一個收益率,而且是以利滾利(即復利)的形式。
以下兩張圖顯示的是投資收益總額以6.5%的平均年復利收益率隨著時間的增長曲線。圖(a)的時間尺度是50年;圖(b)的時間尺度是100年。
③ 在香港買的理財保險交50萬銀行開戶還退嗎
銀行開戶根本用不著那麼多錢,隨便存個十塊錢就夠了。因此,你這50萬很有可能是直接轉到基金賬戶中用於購買理財保險,不會退的。
④ 香港友邦理財保險產品
香港保險理財規劃找港匯保,理財保險交5年,10年分紅到終身,重疾險,保100多種,大人, 養老,小孩教育都可
⑤ 香港馬上就快通關了,手頭有一些閑錢,香港的保險公司除了保險還有哪些理財產品值得入手!
還有一些儲蓄分紅險也是不錯的,比如永明的優月儲蓄計劃、安盛的豐進儲蓄,還有友邦的充裕未來,都是大公司的主打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