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購理財產品需要董事會批准嗎
需要的。例如:
江蘇吳江中國東方絲綢市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關於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專項說明
江蘇吳江中國東方絲綢市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按照《證券法》、《深圳證券交易股票上市規則》、《關於做好上市公司 2013 年年度報告披露工作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要求,董事會對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情況進行了認真核查,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❷ 在買理財產品時要注意什麼
一、確定其風險性
投資者最應首先關注的便是理財產品投資方向中是否含有中高風險領域,因為這才是決定理財產品到期能否保本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倘若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較高,投資者更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中的投資方向,因為通常高收益的背後皆暗藏著一定的風險。很多市民對理財產品都不陌生,但多數人只是人雲亦雲地跟風購買。在挑選稱心的理財產品時,主要是看投資者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與理財目的,低風險投資者就要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或者像房易貸這樣用戶資金交由銀行存管,並且每筆債權都有實物作為抵押的網貸理財產品;高風險投資者可以選擇期貨、股票等高風險理財產品。
二、弄清理財產品具體投資向
從投資方向看,一般來講,信貸類理財產品收益相對要高得多,但這些理財品種通常對資金量要求也較高,一般要求的投資門檻都在百萬元以上,投資期限最長在一至兩年,因此那些資金量比較大且抗風險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可考慮這類產品。
三、購買之後切勿置之不理
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除了需要詳細了解理財產品本身外,還應確信這筆資金短時間內沒有其他應急需要,如果不得不提前贖回產品,則會產生相應扣款。
在購買理財產品後,投資者也應經常關注理財機構公布的信息。因為很多同類產品通常會明示收益率調整條款,即如果央行降息,產品收益也會跟著降息幅度調低。因此,投資者要時時留意相關信息,及時對投資進行必要的調整。
希望可以幫到你
❸ 購買理財產品會有哪幾樣憑據
理財憑條上有購買人姓名,購買金額;起息日期、到期日期\年化收益率、是保本、還是不保本;各家銀行的購買理財的樣式是不同的\望釆納、給我一個好評吧!
❹ 銀行理財產品投資三大紀律
樓主說的對,與其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當虧了錢,再想找回來,太難了。如果看不準還是不要輕易地出售,尤其不要追求高收益,從來都是貪心的人虧的多。
❺ 銀行讓你填一個同意購買R4及以上理財產品是什麼情況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等級的,R4以上的理財產品是不保本的,有風險。
❻ 購買理財產品會都將面臨哪些風險
(一)市場風險:投資者所購買的理財產品面臨的市場風險也大。(二)信用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如果與某個企業或機構的信用相關,如果這個企業發生違約、破產等情況,理財產品投資會蒙受損失。(三)流動性風險:在理財產品存續期間,投資者在急用資金時可能面臨無法提前贖回理財資金的風險或面臨按照不利的市場價格變現所致的虧損風險。(四)通貨膨脹風險:由於理財產品收益是以貨幣的形式來支付的,在通貨膨脹時期,貨幣的購買力下降,理財產品到期後的實際收益下降,這將給理財產品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可能,損失的大小與投資期內通貨膨脹的程度有關。(五)政策風險:受金融監管政策以及理財市場相關法規政策影響,理財產品的投資、償還等可能不能正常進行,這將導致理財產品收益降低甚至理財產品本金損失。(六)操作管理風險:銀行是理財產品的受託人,其管理、處分理財產品資金的水平,以及其是否勤勉盡職,直接影響理財產品投資的理財收益的實現。(七)信息傳遞風險:商業銀行將根據理財產品說明書的約定,向投資者發布理財產品的信息公告,如估值、產品到期收益率等。(八)不可抗力風險: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將嚴重影響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可能影響理財產品的受理、投資、償還等的正常進行,甚至導致理財產品收益降低甚至本金損失。
❼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有哪些
最近,銀行理財收益率超5%已成常態,甚至超7%的產品再現「江湖」。這種理財產品收益的節版節攀升,不但吸權引了個人投資者,也令A股上市公司嗅到了「錢味」。據統計,6月份以來,已有298家上市公司耗資629億元購買理財產品。
不過今年以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已經開始不淡定了,年初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明確規定上市公司不得將募集資金投向理財等財務投資領域。對於廣大股民和實體經濟發展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此外,投資者還要留意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比例情況,留意相關公告信息。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發生的重大訴訟、仲裁事項涉及金額占公司最近一期審計凈資產絕對值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500萬元,上市公司應該及時披露。
對於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相信監管層後續會繼續完善相關規定內容,更有效的發揮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作用,而不是簡單的用投資者的錢或者自有閑置資金用於財務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