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百信銀行現在都和哪些理財子公司合作了
百信銀行到目前為止,已經與多家理財子公司達成合作,比如今年四月份合作的光大理財,再到前段時間合作的興銀理財和杭銀理財,百信銀行正在不斷加速線上化理財產品的布局,目前百信銀行已經陸續上線了多款理財產品。
❷ 最近銀行開始設立理財子公司,這個部分和市場上現有資管公司業務有什麼異同,將來的發展業內看好嗎
理財子公司算是個比較新鮮的東西,拿的是全牌照,目前更接近公募的形態。
將來的發展自然很好的,你求職的時候可以關注一下。
價值立方
❸ 外資銀行在華投資的特點及影響分析
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外資銀行規模迅速擴張,在華員工規模年增長率較高,發展企業客戶的周期縮短。 2.設立機構和參股中資銀行是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的主要方式。 3.五年來外資銀行在華業務發展狀況良好,業務品種逐漸多元化,外匯業務是外資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針對企業客戶主要提供國際結算業務,針對個人客戶,主要提供外幣個人理財及信用卡等服務 4.外資銀行通常採取定位於高端客戶的發展模式,企業客戶以外企為主,且這些企業年銷售收入偏高;外資銀行企業客戶多為規模較大的外資企業或外國公司,個人客戶發展集中在城市富裕階層,發展速度加快。外資銀行主要關注的中資客戶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大型國企,二是沿海及周邊城市的進出口貿易企業,三是一些資信良好的民營企業。 5.高效優質的服務是外資銀行參與競爭的重要手。 6.外資銀行認為其競爭主要來自其他外資銀行。 7.外資銀行的營銷手段獨特、客戶服務針對性強。 8.人才競爭激烈,員工薪酬增速高。 9.外資銀行基本認可我國銀行業開放的政策。
影響是提高了市場競爭等級。
❹ 銀行理財子公司是什麼意思
為推來動銀行理財回歸資自管業務本源,有序打破剛性兌付,實現「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監管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由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理財)業務。
未來「銀行理財」產品主要由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主要投資於標准化債權類資產以及上市交易的股票。因此銀行理財產品不再像以前一樣只有「固收」類產品,也有股票權益類資產,這類產品也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大家需要做好充分識別。
您也可以關注一些「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❺ 銀行理財子公司投資非標有什麼限制===價值立方
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理財子公司自有資金不得投向非標資產,而理財資金投向融資主體外部信用評級AA+含以上的非標資產,風險系數為1.5%,融資主體信用評級在AA+以下的,分為抵押質押類、保證類、信用類,對應風險系數分別為1.5%、2%、3%。
❻ 校招進入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從事金融非標業務,有前途嗎如何規劃
校招進入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從事金融非標業務,有前途嗎?我覺得理財公司是很很有前途的
❼ 銀行的理財子公司是什麼
商業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和現在的理財部門相區別,相當於把銀行負責理財業務的內設部門拿出來,單獨作為一個子公司,原銀行是母公司。理財子公司在經濟上受銀行母公司的支配與控制,但在法律上,銀行母公司、理財子公司各為獨立的法人。
「擬在理財子公司業務規則中予以採納」的意見建議,也就是商業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可能會接觸的業務主要有三大部分:
進一步降低理財產品銷售起點,擴大銷售渠道,將依法合規、符合條件的私募投資基金納入理財投資合作機構范圍,不強制要求個人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在銀行營業網點進行面簽,允許發行分級理財產品等。
允許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或者通過其他方式間接投資股票。
將依法合規、符合條件的私募投資基金納入理財投資合作機構范圍。
因《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還未出台,理財子公司和銀行理財的區別無法具體了解。
但可以明確的是銀行理財業務和理財子公司參考文件不同:銀行理財業務,即「銀行尚未通過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的,銀行開展理財業務需同時遵守「資管新規」和《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而理財子公司參考的是《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
《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擬作為《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的配套制度,其適用的監管規定與其他同類金融機構總體保持一致。
對於銀行類的理財產品,可以到辨險識財去查看各個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評價報告。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投資風險。
❽ 理財子公司投研崗怎麼樣
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作為資管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備受關注。到目前為止,包括全部的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部分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在內,超過40家銀行提出設立理財子公司的計劃,所以理財子公司投研崗還是有就業前途的。
2019年開始,銀行便成立了銀行理財子公司,專門用來開發和管理銀行理財產品,然後將銀行現有的理財業務剝離到理財子公司,主要就是為了打破銀行的剛性兌付。
在新的資產管理條例和新的財務管理條例的政策要求下,理財子公司承擔著整頓和轉變銀行理財業務的重任,而保本型理財也已經不適用於現行的資產管理條例。
成立了子公司後需要了解的就是理財子公司與母行之間微妙的關系變化——理財業務過去作為總行的資產管理部門,負責對全行前中後台業務部門資源的整合,是典型的「買方部門」。
而公司化運營後,理財子公司與母行之間將會以更市場化的方式展開合作,逐步演化為「賣房部門」。
機構未立,人才先行。最近這一年來,銀行理財子公司廣撒英雄帖,這些以市場化方式選聘而來的人才,和原有銀行資管部門劃轉過來的人員,一道構成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人才隊伍。對於從母行遷徙至理財子公司的人員而言,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轉型,所以子公司的壓力也還是有的。
但是子公司的能力也還是可以體現到的。理財這類專業的資產管理業務交由專門的理財子公司來操盤,可以將理財業務更加規范化,由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更加有利於理財業務的發展。
成立銀行理財子公司,那麼理財子公司就是一個獨立法人,以前只是銀行的一個部門。那麼之前在銀行體系內,理財產品是不能投資股票市場的。
而現在的理財子公司,理財業務可以允許投資公募股票型基金,從而間接的投資股市,這也意味著,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渠道更加寬泛,替客戶多元化理財的渠道也會越來越多樣性。所以投研崗作為其中的一個崗位,在子公司發展前景好的情況下也還是能夠發展好的。
❾ 五大行的理財子公司全部獲批,中小銀行還會遠嗎
放眼未來,或許退一步海闊天空。龍門君認為,中小銀行其實根本沒有必要打腫臉沖胖子,寧願砸鍋賣鐵也要爭取一張理財子公司牌照。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理財子公司的未來前景如何,也許並沒有想像的樂觀。雖然理財子公司出了取消投資門檻,取消了面簽,以及提高專業化理財水平等投資者利好,但其公募資金可以直接投資股市的規則改變,以及子公司以其自有全部資產對外承擔責任等,投資者是否買賬?還要打問號。其二,從目前看,理財子公司牌照的爭奪,無非是拼實力拚人才,自己家底不厚,怎麼拼?俗話說得好,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與其使出吃奶的勁干一件並不稱心如意的事,還不如專心經營好自己的主業,回歸本源。條條大道通羅馬,有理財子公司的銀行並非就因此賺得盆滿缽滿,沒有理財子公司的銀行也絕不會就此而止步。隨著金融業的進步開放,金融創新也許每天都會發生,但機遇總是更眷顧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