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600億理財產品騙局曝光多少人被捕
自2015年2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雲又在互聯網上開設「善林財富」、「善林寶」、「幸福錢庄」、「廣群金融」等線上理財平台,對外大肆銷售非法理財產品,涉案金額600餘億元。
4月24日晚間,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車-上海」發布《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雲等8人今被批捕》。
善林金融微信公眾號歷史文章分為善林動態、行業聚焦、國際形勢、正能量類(雞湯文)等多個類型,而在4月11日,也就是在善林金融董事長周伯雲自首後,該公眾號發布的文章類型就變為正能量類「雞湯文」一種。
善林金融官方認證的微信公眾號目前依然每日更新,而內容都是類似的「雞湯文」。
錢砸進去了。能不抱希望嗎?
消息來自網易。
⑵ 億眾理財會騙人嗎
這個是騙人的,目前很多網友都反應過被騙。
選購理財產品應當注意:
一、產品收益:要知道高收益一定對應高風險,關鍵是風險背後都有哪些保障措施,收益是年化收益還是好幾年的累計收益,一般理財產品都是年化收益,就是1年能得到多少錢,但也有部分產品是好幾年的累計收益,這個投資人一定要問清楚;還有就是當產品收益達到一定比例時,是否提取「業績分成」,例如:產品每年收益超過10%以上,需要提取收益2%的業績分成。
二、是否能提前支取:這是關於資金流動性的問題,一般理財產品是不能提前支取的,部分可以在規定時間內贖回,可能是每季度或每半年,這個也要問清楚,還有就是如果確實著急用錢是否可以辦理質押貸款。
三、是否有手續費:一定要問清產品所需要支付的相關費率,有還是沒有?有是前端收費還是後端收費?是否有免手續費的政策?提前贖回是否需要扣減額外的費用?了解了支出才能更好的算清收益。
四、關於本金的保證:一定要知道這個產品對於本金的保證是如何描述的,是保證收益型還是保本浮動型,還是非保本浮動型,還是保本一定比例型。
五、關於產品投向:這個問題是我們投資者最難弄懂,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在此建議投資者做自己熟悉領域的投資理財
⑶ 億綁投資理財是騙子公司嗎
不知道,不過高利息就是高風險,小心為上,別碰最好
⑷ 我最近投資一個億旺寶的投資理財產品,突然就打不開了。是不是被騙了
跟官網或其他方式聯系一下,聯系不到就是真被騙了。
⑸ 上億人理財被騙,政府難道沒有責任嗎
投資理財是市場行為
理財時都要簽訂理財協議
很多人連理財協議都不知道
就把錢交給陌生人了
而且很多人不到正規金融機構理財
而相信一些沒有金融經驗的小公司
也不看金融許可,也不看注冊資本金多少
管理部門有管理責任
但沒有法律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