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簽了一款理財產品的協議,但還未付款。是否可以取消合同
末付款的話應該可以取消,因為還沒形成合同,只是一項協議而已。
B. 請法律界人士看一份委託理財協議書
正如你自己開篇所言「替人理財,以基金的形式做,但聽說個人不能成立基金,算非法斂財」,本身是有問題的
根據基金定義 我覺得你的角色就形同於基金的管理公司
描述一下你想做的事情 假設A有一筆錢想投資債券、股票等這類證券進行增值,但自己又一無精力二無專業知識,但是你錢也不算多,就想到與其他10個人合夥出資,雇一個投資高手,操作大家合出的資產進行投資增值。但這裡面,如果10多個投資人都與投資高手隨時交涉,那事還不亂套,於是就推舉其中一個最懂行的牽頭辦這事。定期從大夥合出的資產中按一定比例提成給他,由他代為付給高手勞務費報酬,當然,他自己牽頭出力張羅大大小小的事,包括挨家跑腿,有關風險的事向高手隨時提醒著點,定期向大夥公布投資盈虧情況等等,不可白忙,提成中的錢也有他的勞務費。上面這些事就叫作合夥投資。
所以我覺得 如果你想要合法化 就應該按照合夥方式去寫合同而不是基金的方式。(需要大量修改:將期中基金化的格式條款的東西改掉)
最後我得說句 你們的金額最好不要太大 涉及的人員不要太多 以免你真的被逮進去了(只要影響一大 涉案金額太大 就不太好說)這個事情真的很棘手 請個律師幫你擬合同是必要的 如果因為他專業的原因導致你的合同無效 你還能讓他賠償損失 不要因小失大 如果僅僅是問你自己這個合同 在我看來那是肯定有漏洞的例如甲方要收回資本怎麼處理?再如甲方的知情權、撤銷權與乙方的封閉式操作之間等等
記住 不要因小失大!
我給你的提醒夠多了 我的提醒是用來在你咨詢律師時判斷他是否真才實學的 如果連我這個本科生能想到的東西他都想不到 意識不到的話 那就不用請他
如果你指望用這么點分要我給你寫份協議
對不起 不可能
第一 知識不是這么不值錢——如果你不想花錢 照你上述協議去擬定 未知的風險和可能的後果你自己去承擔
第二 作為未來的法律人 我也不會這么去作。砸同行的飯碗就是砸自己的飯碗 我是不會為之
C. 理財基金合同無擔保人,合法嗎
風險取決於借款人和擔保人的基本面以及擔保物的情況,其中銀行擔保的理財產品風險近乎於零,不需要擔保人。
銀行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D. 去存錢,銀行辦了個人理財產品協議書,怎麼回事
去銀行存錢也屬於一種理財方式,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雖然很小很小。因此需要有個理財產品協議書,以保證雙方的權益。
個人理財產品
是指甲方將人民幣資金委託在乙方,乙方為甲方進行組合投資,並在到期日按約定的理財單位凈值計算向甲方支付收益的產品。本產品的投向為信託投資理財計劃,具體投資比例以本協議書中記載編號的產品說明書為准。
交易日:指甲方和乙方簽署本協議且甲方將理財資金存入本協議指定理財交易賬戶所綁定的儲蓄結算賬戶,並由乙方系統做止付的日期。
產品成立日:理財產品正式成立,銀行開始進行委託投資信託計劃的日期。
到期日:指協議中若無提前終止權的情況下,結束理財計劃,計算本金和相應收益的日期。入賬日:指甲方在理財計劃實際終止,將甲方按照產品說明書約定,將應計本金和收益存入本協議指定理財交易賬戶所綁定的儲蓄結算賬戶的日期。
支取日:指甲方在產品實際到期日(含)後辦理支取本金和收益手續的日期。
E. 在中國銀行買理財產品沒有鑒協議怎麼辦
個人投資者持本人借記卡(或存摺)至營業網點,在簽署《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個人客戶理財產品協議書》並進行風險測評後,可在中國銀行各營業網點(或網上銀行等電子渠道)辦理理財產品認購、申購和贖回業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F. 買理財產品時的協議書贖回時必須要用嗎
理財產品到期後或滾動型理財辦理贖回,資金會在2-3工作日內自動打到你的儲蓄賬戶中了,不需要理財協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