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公司理財業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

公司理財業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

發布時間:2021-11-29 02:25:43

1. 融資融券業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你好,融資融券業務管理的基本原則:1依法合規,加強內控,嚴格防範和控制風險,切實維護客戶資產的安全;2.開展業務需經監管部門批准,未經批准不得為客戶與客戶、客戶與他人之間的融資融券活動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務;3.證券公司向客戶融資,應當使用自有資金或者依法籌集的資金;向客戶融券,應當使用自有證券或者依法取得處分權的證券;4.業務實行集中統一管理。

2. 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第一條、為使本
人事
作業規范化、制度化和統一化。使公司員工的管理有章可循,提高工作
效率

員工責任感
、歸屬感,特製定本
制度

第二條、適用范圍
1、本公司員工的管理,除遵照國家和地方
法令
外,都應依據本制度辦理。
2、關於試用、實習人員,
新進
員工的管理參照本規定辦理或修訂之。
3、本制度所稱員工,系指本公司所有
從業人員







第三條、公司各級領導和各類員工,必須自覺遵守《員工守則》。
1、忠於職守,服從
領導
,不得有敷衍塞責的
行為

2、不得經營與本公司類似或
職務
相關的業務,不得兼任其他公司的職務。
3、員工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
工作技能
,強化
品質意識
,圓滿完成各級領導交付的工作任務。
4、愛護
公務
,未經許可不得私自將公司的財物攜出公司。
5、
工作時間
不得中途任意離開
崗位
,如需離開應向主管人員請准後方可離開。
6、員工應隨時注意保持作業地點,宿舍及公司其他
場所

環境衛生
的清潔。
7、員工在作業時不得怠慢拖延,不得干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
8、員工應
團結協作
,同舟共濟,不得有吵鬧、斗毆、搬弄是非或其他
擾亂公共秩序
的行為。
9、不得假借
職權
貪污舞弊,收受賄賂,或以公司的名義招搖撞騙。
10、員工對外接洽業務,應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
原則
不得有損害本公司名譽的行為。
11、各級主管應加強自身修養,領導所屬員工,同舟共濟,提高工作情緒和滿意程度,加強員工安全感和歸屬感。
12、按照規定上下班,不得無故遲到、早退。
第四條、公司實行每天八小時工作制:上午8:30---12:30
下午2:30—6:30。以後如有調整,以新公布的工作時間為准。
第五條、所有員工應親自簽到,不委託或
代人
簽到。否則雙方均按曠工一日處理。
第六條、實行
彈性工作制
的,採取由部門經理記錄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本人確認,
部門
備案的考勤方法。
第七條、員工如有遲到、早退或曠工,一下列規定處理。
1、員工均需按時上、下班,工作時間開始後十五分鍾後到班者為遲到。
2、工作時間終了前十五分鍾內下班者為早退。
3、員工當月內遲到、早退合計每三次以曠工(職)半日論。
4、超過十五分鍾,簽到者以曠工半日論。因公外出或請假者(需經部門經理簽字證明)除外。
5、無故提前十五分鍾以上,下班者以曠工半日論。因公外出或請假者(需經部門經理簽字證明)除外。
6、上下班而忘記簽到者,應由部門經理在考核表上簽字證明。
7、未經請假或假期滿未經續假而擅自不到者,以曠工論處。
8、委託或代人簽到或偽造
出勤記錄
者,一經查實,雙方均以曠工論處。
9、員工曠工,不發薪資及獎金。
10、連續曠工三日或全月累計曠工六日或一年曠工三十日者予以除名,不發工資。

3.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原則:

系統原則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本身又由籌資管理、投資管理、分配管理等子系統構成。在財務管理中堅持系統原則,是理財工作的首要出發點,具體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整體優化只有整體最優的系統才是最優系統。理財必須從企業整體戰略出發,不是為財務而財務;各財務管理子系統必須圍繞整個企業理財目標進行,不能「各自為政」;實行分權管理的企業,各部門的利益應服從企業的整體利益。
(2)結構優化任何系統都是有一定層次結構的層級系統。在企業資源配置方面,應注意結構比例優化,從而保證整體優化,如進行資金結構、資產結構、分配結構(比例)優化。
(3)環境適應能力強財務管理系統處於理財環境之中,必須保持適當的彈性,以適應環境的變化,達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境界。

現金收支平衡原則
在財務管理中,貫徹的是收付實現制,而非權責發生制,客觀上要求在理財過程中做到現金收入(流入)與現金支出(流出)在數量上、時間上達到動態平衡,即現金流轉平衡。企業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發生,是因營業收入與營業支出產生的,同時又受企業籌資與投資活動的影響。獲取收入以發生支出為前提,投資以融資為前提,負債本息的償還支付及紅利分配要求企業經營獲利或獲得新的資金來源。企業就是要在這一系列的復雜業務關系中保持現金的收支平衡,而保持現金收支平衡的基本方法是現金預算控制。現金預算可以說是籌資計劃、投資計劃、分配計劃的綜合平衡,因而現金預算是進行現金流轉控制的有效工具。

成本、收益、風險權衡原則
在理財過程中,要獲取收益,總得付出成本,同時面臨風險,因此成本、收益、風險之間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理財人員必須牢固樹立成本、收益、風險三位一體的觀念,以指導各項具體財務管理活動。具體要求如下:
(1)成本、收益權衡在財務管理中,時時刻刻都需要進行成本與收益的權衡。在籌資管理中,要進行籌資成本與籌資收益的權衡;在長期投資管理中,要進行投資成本與投資收益的權衡;在運營資金管理中,收益難以量化,但應追求成本最低化;在分配管理中,應在追求分配管理成本最小的前提下,妥善處理各種財務關系。
(2)收益、風險權衡收益與風險的基本關系是一個對等關系,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低風險。但應注意的是,高風險並不必然帶來高收益,有時甚至是高損失。可見,認真權衡收益與風險是很重要但也是很困難的。在籌資管理中,要權衡財務杠桿收益與財務風險;在投資管理中,要比較投資收益與投資風險;在分配管理中,要考慮再投資收益與再投資風險;在分配管理中,要考慮再投資收益與再投資風險。在整個理財中,收益與風險權衡的問題無處不在。一般情況下,風險與收益總是相互矛盾的,為追求較大利益,往往要冒較大風險,如果風險過大會減弱企業未來獲利能力,如果收益過小也會增加企業未來風險。因此,財務管理的原則是:在風險一定的情況下,使收益達到較高的水平;在收益一定的情況下,將風險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3)成本、收益、風險三者綜合權衡在理財過程中,不能割裂成本、收益權衡與收益、風險權衡,而應該將成本、收益、風險三者綜合權衡,用以指導各項財務決策與計劃。權衡即優化,決策的過程即優化的過程。財務管理中,各種方案的優選、整體(總量)優化、結構優化等,都體現了成本、收益、風險三者的綜合權衡。

管理原則
在全面協調、統一的前提下,按照管理物資與管理資金相結合、使用資金與管理資金相結合、管理責任與管理許可權相結合的要求,實行各級、各部門共同承擔責任的財務管理,以調動全體員工管理的積極性,將各項管理措施落到實處,務求有效。

委託代理關系原則
現代企業的委託代理關系一般包括顧客與公司、債權人與股東、股東與經理以及經理與雇員等多種關系。企業和這些關系人之間的關系,大部分居於委託代理關系。這種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沖突的利益關系,需要通過「合約」來協調。在組成合約集的眾多關系中,都會出現代理難題和代理成本。由於委託人與代理人之間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會有多次利益背離,委託人為了確保代理人的行為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有必要進行激勵、約束、懲罰和監督,而這些強制措施都會帶來代理成本。為了提高企業的財務價值,可以預見,企業將採取更加靈活多樣的激勵機制,如員工持股、利潤分成、高層管理人員股票期權以及靈活的福利制度等,來降低企業的代理成本,同時也增加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另外,對於財務合約中的債務合約、管理合約等的執行情況要進行監督,建立健全完善的約束機制。

4. 財務管理的原則包括哪幾個方面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本身又由籌資管理、投資管理、分配管理等子系統構成。在財務管理中堅持系統原則,是理財工作的首要出發點,具體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整體優化只有整體最優的系統才是最優系統。理財必須從企業整體戰略出發,不是為財務而財務;各財務管理子系統必須圍繞整個企業理財目標進行,不能「各自為政」;實行分權管理的企業,各部門的利益應服從企業的整體利益。
(2)結構優化任何系統都是有一定層次結構的層級系統。在企業資源配置方面,應注意結構比例優化,從而保證整體優化,如進行資金結構、資產結構、分配結構(比例)優化。
(3)環境適應能力強財務管理系統處於理財環境之中,必須保持適當的彈性,以適應環境的變化,達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境界。 在理財過程中,要獲取收益,總得付出成本,同時面臨風險,因此成本、收益、風險之間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理財人員必須牢固樹立成本、收益、風險三位一體的觀念,以指導各項具體財務管理活動。具體要求如下:
(1)成本、收益權衡在財務管理中,時時刻刻都需要進行成本與收益的權衡。在籌資管理中,要進行籌資成本與籌資收益的權衡;在長期投資管理中,要進行投資成本與投資收益的權衡;在運營資金管理中,收益難以量化,但應追求成本最低化;在分配管理中,應在追求分配管理成本最小的前提下,妥善處理各種財務關系。
(2)收益、風險權衡收益與風險的基本關系是一個對等關系,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低風險。但應注意的是,高風險並不必然帶來高收益,有時甚至是高損失。可見,認真權衡收益與風險是很重要但也是很困難的。在籌資管理中,要權衡財務杠桿收益與財務風險;在投資管理中,要比較投資收益與投資風險;在分配管理中,要考慮再投資收益與再投資風險;在分配管理中,要考慮再投資收益與再投資風險。在整個理財中,收益與風險權衡的問題無處不在。一般情況下,風險與收益總是相互矛盾的,為追求較大利益,往往要冒較大風險,如果風險過大會減弱企業未來獲利能力,如果收益過小也會增加企業未來風險。因此,財務管理的原則是:在風險一定的情況下,使收益達到較高的水平;在收益一定的情況下,將風險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3)成本、收益、風險三者綜合權衡在理財過程中,不能割裂成本、收益權衡與收益、風險權衡,而應該將成本、收益、風險三者綜合權衡,用以指導各項財務決策與計劃。權衡即優化,決策的過程即優化的過程。財務管理中,各種方案的優選、整體(總量)優化、結構優化等,都體現了成本、收益、風險三者的綜合權衡。 現代企業的委託代理關系一般包括顧客與公司、債權人與股東、股東與經理以及經理與雇員等多種關系。企業和這些關系人之間的關系,大部分居於委託代理關系。這種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沖突的利益關系,需要通過「合約」來協調。在組成合約集的眾多關系中,都會出現代理難題和代理成本。由於委託人與代理人之間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會有多次利益背離,委託人為了確保代理人的行為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有必要進行激勵、約束、懲罰和監督,而這些強制措施都會帶來代理成本。為了提高企業的財務價值,可以預見,企業將採取更加靈活多樣的激勵機制,如員工持股、利潤分成、高層管理人員股票期權以及靈活的福利制度等,來降低企業的代理成本,同時也增加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另外,對於財務合約中的債務合約、管理合約等的執行情況要進行監督,建立健全完善的約束機制。

5. 企業投資管理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認真進行市場調查,及時捕捉投資機會。捕捉投資機會是企業投資活動的起點,也是企業投資決策的關鍵。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投資機會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的,它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最主要的是受到市場需求變化的影響。企業在投資之前,必須認真進行市場調查和市場分析,尋找最有利的投資機會。

(2)建立科學的投資決策程序,認真進行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投資決策都會面臨一定的風險。為了保證投資決策的正確有效,必須按科學的投資決策程序,認真進行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投資項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任務是對投資項目技術上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有效性進行論證,運用各種方法計算出有關指標,以便合理確定不同項目的優劣。財務部門是對企業的資金進行規劃和控制的部門,財務人員必須參與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

(3)及時足額地籌集資金,保證投資項目的資金供應。企業的投資項目,特別是大型投資項目,建設周期長,所需資金多,一旦開工,就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供應。否則,就會使工程建設中途下馬,出現「半截子工程」,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在投資項目上馬之前,必須科學預測投資所需資金的數量和時間,採用適當的方法,籌措資金,保證投資項目順利完成,盡快產生投資效益。

(4)認真分析風險和收益的關系,適當控制企業的投資風險。收益和風險是共存的。一般而言,收益越大,風險也越大,收益的增加是以風險的增大為代價的,而風險的增加將會引起企業價值的下降,不利於財務目標的實現。企業在進行投資時,必須在考慮收益的同時認真考慮風險情況,只有在收益和風險達到最好的均衡時,才有可能不斷增加企業價值,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

(5)公司理財業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擴展閱讀:

企業投資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增加利潤,增加企業價值。企業能否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在於企業能否在風雲變換的市場環境下,抓住有利的時機,作出合理的投資決策。

隨著我國市場機制的不斷健全,市場監管層、投資者、債權人和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者 對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

6. 固定資產管理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固定資產管理的基本原則:

1、正確預測固定資產的需要量;

2、嚴格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合理確認固定資產的價值;堅持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正確區分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

3、加強固定資產實物管理,提高其利用效率。企業要建立和健全固定資產的管理責任制度,嚴格固定資產的投資、驗收、撥出、出售和清理報廢等手續;還要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

4、正確計提折舊,確保固定資產的及時更新。

固定資產管理屬於產品生產過程中用來改變或者影響勞動對象的勞動資料,是固定資本的實物形態。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可以長期發揮作用,長期保持原有的實物形態,但其價值則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而逐漸地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並構成產品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

根據重要原則,一個企業把勞動資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價值劃分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對於原始價值較大、使用年限較長的勞動資料,按照固定資產來進行核算;而對於原始價值較小、使用年限較短的勞動資料,按照低值易耗品來進行核算。

(6)公司理財業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擴展閱讀:

一、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有形資產:

1、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壽命超過一個自然年度

二、固定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7. 投資理財有哪些基本原則

一、風險意識。要清醒認識到,任何投資皆有風險,高收益則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在6%以上的投資需要慎重考慮。要根據自身的理財目標合理的選擇投資產品,理性進行投資,切勿盲目跟風。
二、證據意識。在投資理財過程中,會經過很多手續並簽訂很多文件,要善於留存和妥善保管投資理財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資料證據,特別是合同、轉賬憑證、收條等核心證據,以確保後續出現問題時,有相應的應對措施和文件資料。
三:區間意識。投資理財時,切勿選擇超出自身承受范圍的高利息投資產品,如到時無法還款,不僅會高額負債,而且也不會有法律的保障。一般來說年利率小於等於24%的利息約定是司法保護區,貸款人請求按照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24%至36%的區間為自然債務區,借款人如自願支付的,亦有效。高於36%的利息約定為高息無效區,超過部分無效。
四、合法的資質和經營場所。投資理財時要考察理財公司是否有正規合法的經營場所,並且查驗是否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和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頒發的金融許可證,確保理財在合規合法的過程中進行。
五、合法的合同簽訂者。要慎重考察營銷人員是否與理財公司具有合法有效的勞動人事關系,是否能代表公司簽訂民事合同。要提前確認客戶經理宣傳的是理財產品是屬於銀行自身的產品還是其他公司的產品。
六、合法的支付方式。在支付時一定要向合同相對方的賬戶內支付款項,並留存憑證,切勿向營銷人員指定的第三方個人賬戶付款。

8. 理財規劃有哪些基本原則

一、4321原則

所謂4321,就是說我們可以把家庭的收入分成4份,比例分別為40%、30%、20%和10%,把這些錢分別用於投資、基要生活開銷、機動備用金以及保險和儲蓄。

這種劃分理論比較像一個理財金字塔,其中,投資的部分由風險投資和穩妥投資合並而成。

二、80法則

80法則是理財投資中常常會提到的一個法則,意思就是放在高風險投資產品上的資產比例不要超過80減去你的年齡。

比如說你今年30歲,包括存款在內的現金資產有20萬,按照80法則,你放在高風險投資上的資產不可以超過50%,也就是10萬。

而到了50歲,你的現金資產有200萬,那麼也只能放30%,也就是最多可放60萬在高風險投資上。

80法則的目的很明顯,其實就是強調了年齡和風險投資之間的關系——年齡越大,就越要減少高風險項目的投資比例,從對收益的追求轉向對本金的保障。

三、雙十定律

雙十定律的規劃對象主要是保險。

所謂雙十,就是指保險額度應該為10年的家庭年收入,而保費的支出應該為家庭年收入的10%。

打個比方,你目前的家庭年收入是10萬,那麼購買的意外、醫療、財產等保險的總保額應該在100萬左右,而保費不能超過1萬。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用最少的錢去獲得足夠多的保障。

(8)公司理財業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擴展閱讀

1、必要的資產流動性。老百姓持有現金主要是為了滿足日常開支,預防突發事件和投機性需要。

家庭生活中,應通過現金規劃,用手頭現金滿足短期需求,預期的現金支出則通過各種儲蓄、活短期投資工具來滿足。

2、合理的消費支出。個人理財的首要目的是使財務狀況穩健合理。實際生活中,學會省錢有時比尋求高投資收益更容易達到理財目標。通過消費支出規劃,使個人消費支出合理,使家庭收支結構大體平衡。家庭負債率不能超過25%—30%。

3、實現教育期望。隨著人們教育需求的逐漸增長,教育在家庭開支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家庭需要及早對教育費用進行規劃,確保將來有能力合理支付自身及子女的教育費用,充分達到個人(家庭)的教育期望。

4、完備的風險保障。人的一生中,風險無處不在,應通過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將意外事件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更好地規避風險,保障生活。專業人士建議大家關注消費型保險。

5、合理的納稅安排。納稅是每一個公民的法定義務,但納稅人往往希望將自己的稅負減到最小。為達到這一目標,通過對納稅主體的經營、投資、理財等經濟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充分利用稅法提供的優惠和差別待遇,適當減少或延緩稅費支出。

6、積累財富。個人財富的增加有可能通過「省錢」來實現,但財富的絕對增加則要通過收入的增加來實現。薪金類收入有限,投資則具有主動爭取更高收益的特質,個人財富的快速積累主要靠投資實現。

根據理財目標、個人可投資額以及風險承受能力,可以確定有效的投資方案,使投資帶給個人或家庭的收入越來越多,並逐步成為個人或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最終達到財務自由的層次。

7、安享晚年。人到老年,獲得收入的能力有所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青壯年時期進行財務規劃,以便到了晚年可以過上「老有所養,老有所終,老有所樂」的有尊嚴、能自立的老年生活。

8、合理的財產分配與傳承。

財產分配與傳承是個人理財規劃中不可迴避的部分,要盡量減少財產分配與傳承過程中發生的支出,對財產進行合理分配,以滿足家庭成員在家庭發展的不同階段產生的各種需要。

要選擇遺產管理工具和制定遺產分配方案,確保在去世或喪失行為能力時能夠實現家庭財產的世代相傳。

閱讀全文

與公司理財業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