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資系P2P平台理財靠譜嗎
你好,看一個P2P平台靠不靠譜,不管是看他的背景,給你以下幾點建議:
1、透明程度是大前提。
所謂透明,一是信息披露要充分,二是允許質疑,三是不造假。
2、人是否靠譜,是根本。
金融是基於信任的生意,人如果有問題,那是一切玩完。一個騙子,不管包裝的再好,始終還是要害人的。一個廚師,再怎麼用心,也做不了金融的活。現實中,我們看到有很多平台,甚至連銀行背景的人也沒有,試想這種平台還有人去投,無非兩種情況:第一,薅羊毛去的;第二,貪圖高收益去的,賭一把。
3、項目質量,體現了專業度。
所謂項目,就是大家的錢具體投向的借款項目。比如某個房地產公司的借款,某個製造企業的借款等。項目好壞,直接決定的風險大小。
4、平台的安全,是基礎。
所謂平台安全,就是所使用的網站、手機軟體的穩定、高效和數據安全。
通過以上幾點,可以幫你篩選出相對合格的平台,供您展開投資。
99祝您生活投資愉快~
Ⅱ 什麼是國資系p2p平台,國資理財平台特點簡介
目前,一般只要有國資股東成分,平台都會宣傳其為「國資系」,筆者也認可該說法。但投資人在選擇平台時,仍要注意國資參股網貸平台的具體形式,包括股份佔比、股東結構以及股東背景情況等。
Ⅲ p2p平台偽裝太深 國資系平台後台有多硬
透明度也不怎樣,
需要自己認真鑒別,
挑選P2P平台注意事項:
1、鑒別公司實力
不可一味看注冊資本,
平台的注冊資本可以側面的
反映出平台的部分實力,
注冊資本過小沒實力的概率很大。
但是注冊資本過大的不見得一定有實力。
還應關注以下幾點:
需要自己認真鑒別。
1.是否有金融背景或金融基因
P2P一直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實踐形式,歸其根源還是金融服務,只是服務方式更加快速,便民。運營團隊嚴謹的金融從業背景直接決定著P2P平台風控是否嚴謹。國內藉助傳統金融風控手段運營比較成功的P2P平台。
2.擔保公司實力是否雄厚
這種方式主要是由P2P理財平台跟第三方擔保公司進行合作,由第三方擔保公司來為平台的每一筆交易來進行連帶責任擔保。如借款人出現了逾期不付的問題,那麼第三方擔保公司將會為投資者進行一個全額的本息墊付,很多P2P理財平台都採用這種方式來做安全保障。
2、運營模式既決定平台業務內容及范圍,同時決定平台穩定性
P2P本質隸屬借貸雙方信息服務平台,國內大小平台根據自身特長出現了O2O、P2B等業務借貸模式。P2P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模式,個人債務屬於無限責任;P2B是個人對企業,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可能出現倒閉和破產,債務追回就會十分渺茫;O2O屬於P2P時代的創新,直接線上對線下模式,也是相對比較安全的P2P理財模式。基本線上尋找投資人,線下尋找借款人,同時引入第三方擔保或融資性金融機構擔保及實物抵押。
三.風控很重要
首先,要看平台是否有投資擔保公司擔保,而且擔保公司的實力是否足夠強。是否有第三方資金託管。其次,單一項目募集資金總額過大,是否超出了該P2P平台交易總額的5%。即使很多都提供本息全額擔保,也有自己獨特的風險控制機制。要規避大額借貸資金或者資金池操作。
其次,取決於風險管理能力是否足夠強大。風控這塊主要做兩個工作,一個是前期借款標審定的時候對風險進行評估,如風險在控制范圍之外則一票否決。另一個是貸後進行跟蹤,定期對借款人的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上門調查。
另外,線下催收能力也是風險控制能力的體現,這個判斷標准主要是在:
(1)對於抵押物的處理能力;
(2)公檢法社會資源協調能力 ;
(3)對於借款人心理分析、處理能力。
4、平台是否有逾期,逾期壞賬率具體情況
P2P平台是為借款人和投資人提供有效的信息撮合服務,使投資人資金最大化,借款人享受小微金融實惠。撮合借貸雙方過程中,肯定會產生一些小概率事件,這就是投資人和平台最討厭的壞賬和逾期,這種情況肯定存在,就連國內最權威的銀行業都不可避免。
Ⅳ 為什麼都說p2p理財平台國資、銀行的才安全因為背景強硬嗎
首先是資金充足,只要運營合理,很少機會出現擠兌導致的提現困難。其次是他們的業務結構比較穩妥,對風險要求嚴苛,以低收益來換取低風險。
不過並不是說國資就沒有風險,只是相對的風險較少而已。而且許多投資人 選擇P2P都是想要相對高的收益,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還會做這樣的選擇。
其實只要自己能清楚認識平台,分辨標的真實性,就能做P2P理財。
智融財富的網路貼吧
Ⅳ 國資系的P2P平台都有哪些啊
您好,在挑選平台時,您可以注意以下幾點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平台:
1、看注冊門檻:看平台的注冊資金,摸清了底細,將沒有資本能力的平台攔在門外,才能減少風險。
2、 看風險保證金:風險保證金,又叫風險備用金、風險保障金,是目前很多平台最常採用的安全保障方式之一。 當平台上的投資項目發生逾期時,由平台從風險保證金賬戶中取出資金為投資人進行本金或者本息墊付。
3、第三方擔保:平台採用第三方擔保公司擔保對平台上的投資項目進行本息或者本金進行保障,是比風險保證金更為安全的保障。
4、 理性看高收益:比如說愛投投的年化收益在7-15%之間,有些平台利率水平過高時,就必須要提高警惕了。
以上幾點僅供參考,您根據您的需求去進行選擇,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祝您生活愉快!
Ⅵ 在p2p上理財,大家為什麼總是喜歡有國資背景的呢
這個其實很簡單,因為具有國資背景的平台實力總是很強大,資金安全比較有保障,不說別的,就拿e路同心來講吧,這個平台注冊資金兩億元,把風險控制放在首位,另有多層安保措施。加上未來和保險公司保單的資產合作,增加投資者的安全系數,還要和保險公司做產品級的合作,保證平台上的資產是安全的。有了這些措施,你說讓人怎麼會不放心呢,目前已有用戶70000多,融資2.1億以上,短短3個月已經躋身全國P2P平台前80強。
Ⅶ 國資系p2p網貸平台有哪些 國資系p2p名單排名
個人覺得選擇理財平台,應該有這樣幾個判斷標准:
第一,有一個非常完善的理財系統。打開網站,看上去美觀完整。注冊賬號之後,從投資、收益查看、取現等等一系列都完整系統化;
第二,做好理財風控工作,避免本金和收益的損失;
第三,理財年化收益在合理范圍之內,高收益也就意味高風險,P2P行業整體在8%-13%之間。
第四,口碑效應。對於一個好的理財平台來說,不僅在行業中有良好的口碑,而且在用戶中的傳播率也高,時時刻刻受到業界和用戶的關注,媒體曝光率很高;
第五,理財產品合理。平台上的標的,有長期的,有短期的;有金額高的,有金額低的。要看利率和期限的搭配是否合理。
投資理財,風險和收益都是成正比的,安全無風險就不可能會有高收益,高收益隨之而來的就是高風險。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你可以根據你的資金量以及你願意承擔的風險來選擇適合你的投資方式,如果你想要無風險,那麼你就只適合銀行儲蓄。
Ⅷ 為什麼那麼多暴雷的p2p後面都有國資背景
為什麼國資系的問題平台怎麼多?拋開偽國資的不談,我們扒一扒真正的國資背景平台。其實一般情況下都是P2P平台主動要求國資企業入股,而且還是倒貼的那種,比如出資250萬,佔比只有5%。要知道合規對P2P平台注冊資金的要求是最低5000萬,而P2P平台為了搭上國資背景,往往免費把這5%的股份給國資企業,其實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畢竟這也算是國企直接控股5%,更不靠譜的就屬孫子輩。
那什麼是「孫子輩」?簡單來說就是某國企旗下有子公司A,A公司旗下還有B,然後B公司入股某P2P平台,那麼該平台就是「孫子輩」,這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國企不想擔責任,因為國企也不是很看好該平台,萬一平台雷了,跟自己也沒多大關系。所以這些擁有國資背景的平台跑路了,國企也是不會賠付。
御 泰金服告訴你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希望題主收到回答能夠採納一下唄,十分感謝您。
Ⅸ P2P理財平台有國資股東入股後有什麼好處呢哪個平台有國資股東入股
現在很多平台宣傳國資背景,抱國資大腿,乾爹崇拜(背景依賴),源於行業的混亂和規則、規范的缺乏。引用「後河財富「CEO郭慶新的話說,很多朋友迷背景、迷實力、迷託管、迷擔保等,結果仍然中了雷,開始變得懷疑和絕望。在絕望的心境下,人們容易武斷地做出簡單的選擇,就像一個在感情中受盡傷害的姑娘「有錢的會變壞,沒錢的也會變壞,不如找個有錢的;帥的花心,不帥的也花心,還不如找個帥的……」
客觀來說,這是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選擇安全平台的一個不錯的方法。,相對於一般的草根民營平台來說,至少他們不會詐騙、跑路,就算經營出了嚴重問題,最終也是「資產重組」( 雖然對投資人的損失是一樣的)。對於這一點,已經達成共識,我就不再多說,需要重點討論的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 這不代表銀行系、國資系沒有風險,道德風險、經營風險在任何一個平台都是存在的。比如最近,招財寶(阿里旗下的)就出現了逾期,陸金所還爆出因為頻繁逾期而遭部分老投資人拋棄。
安全的平台不跑路,但不跑路離一個好平台差得遠。乾爹的信用背書,在快速建立品牌上的確有幫助,能夠幫助平台與用戶間較快速地建立信任關系,但打鐵還需自身硬,平台的安全性、發展能力最終起決於自身的風控和生意模式。銀行背景並不等於銀行風控、銀行兜底,國資背景不代表國資兜底,這裡面的經營風險和壞賬風險,依然是投資人需要警惕的。
2014年以來,銀行、國資、上市公司、風投資本不斷湧入網貸行業,加速網貸行業布局。截止到2015年8月底,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110家平台擁有「爹」或者「乾爹」,成為P2P領域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族群。
既然很多朋友都認為背景很重要,無非是想安全一點,關鍵時刻有個依靠、保障。但是要學會鑒別、比較,就像女孩子找婆家,考察對方的家庭一樣:一看爹是否有實力?從事行業、行事作風?經營狀態?目的何在?不要讓沒落貴族和假大空所忽悠。很多已經是昨夜星辰、沒落貴族(如前兩天高調宣傳的某前富豪,XX寶, 專注光伏產業融資);還有一些是看準市場機會來投機的(這裡面上市公司中很多),所謂產業布局;也還有一些是實業經營困難,為自己融資,服務實業的……
比如上市公司,企業上市的目的就是融資,P2P做的也是融資,不排除很多上市公司參股P2P是為了自融或者抬高股價,就像當年收購手游,特別是一些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況且,還有那麼多的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堪憂。所以看到上市公司四個字,不妨先往壞的地方想,查一查經營狀況(好多家都虧損嚴重,快要退市了),看一看其意圖何在?投了多少錢(上市公司的都需要公開披露相關信息)?今年上演過多個上市公司與平台的鬧劇,先是高調宣布控股,過一段時間,有的宣布分手,也有的將控股改成參股,還有的直接雷了(想必大家指導我說的是誰)。
二要看娘,很多雖然爹很厲害,卻是丫鬟所生。看娘, 比如常說的國資背景, 我們通常以為是中石油、中石化、移動電信這樣的巨無霸,其實還有很其它企業,但大多是實力不咋地。國資二字有講究,這個國資,是全民、集體?國屬、省屬、市屬、縣屬,很大不同;是全資、控股,還是參股?是「兒子」、還是「孫子」,抑或是「侄子」、「外甥」最怕的是「七舅姥爺的三外甥女」,「血統」和背景中間差很遠。
看娘,比如銀行,提到銀行背景,我們就聯想到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風控團隊,甚至是賬戶里取之不盡資金。但真實的情況是,P2P只是銀行旗下的一個子公司,很多銀行背景的平台風控並非是由銀行的風控團隊來完成的。前一段時間,擁有銀行背景的小馬BANK,核心團隊與股東包商銀行因為理念問題,最終分道揚鑣,很能說明一些問題。最近的說法, 是銀行系的平台, 業務基本處於停滯。最近還爆出來很多老投資人因為陸金所頻繁逾期而撤離。
三、是要看自己的秉性,很多富二代都是敗家的子孫。P2P拼爹不如自身硬,巨頭平台仍以草根系為主。爹的信用背書,在快速建立品牌上的確有幫助,能夠幫助平台與用戶間較快速地建立信任關系,但平台的安全性、發展能力最終起決於自身的風控和生意模式。比如某個巨無霸的大平台,仗著有爹大肆低息圈錢,但其風控幾乎成了業內笑談;還有一些平台,仗著有爹的背書,大肆自融,關聯擔保,虛假宣傳,不規范運作、忽悠投資人(比如最近某個很火的XX金融)……
四、如果是乾爹,更要多一層心眼,關系遠近、乾爹實力、眼光等都很重要。從一般意義上說,能夠獲得風險投資,自然是某些方面做得很好,是行業的佼佼者。首先要驗明一點,是著名機構,很多平台為了增信,隨便找個公司簽個協議,就宣稱自己獲得了風投(並不少見)。同時,在引入風投時,宣傳中虛增投資額幾乎成了行規,少的3倍,多的十數倍的都有。比如深圳的平台人人聚財,宣布獲得博時基金投資時, 擴大了數倍被揭穿(後解釋說計算錯誤), 為此而道歉;比如勤上光電投資好又貸,只投了60萬元。以上說的,還都是比較好的情況,很多騙子平台,看準了這一點,也找一些機構進行所謂的風險投資。記住一點,一定要是著名的機構,像前一段時間,廣東「橫空出世」了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P2P平台,被引為笑談(美國二級市場成了新寵,最近陸續出現了兩家美國上市的P2P平台)。前海和上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成了一些平台宣傳的熱點。
借用一個網友幾句很粗俗的話(說的真有點讓人臉紅):這些上市公司也好、銀行也好,說得難聽一點,多是來P2P這個紅樓里逛窯子的,他們只是逢場作戲的,賺點快錢,玩個概念。作為投資人,我們很難接受這一點,總是想把他們和某個孩子聯系起來,希望他們是某個孩子的爹。但是,爹並沒當回事,甚至都不太認這個孩子,因為孩子太多了。但是作為旁觀者的投資人, 我們大腦里想的,都是家庭和睦,老子英雄兒好漢。
爹不是一切,還需客觀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