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理財產品債權類資產

理財產品債權類資產

發布時間:2021-11-29 17:46:43

1. 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是什麼啊

固定收益類,定期存款,國債,國債逆回購,貨幣基金,還有就是銀行發行的理財。
固定收益類一般期限較長,收益較高;現金管理類的期限短,交易靈活,收益較低;
風險上都是很低的。

2. 銀行理財新規的非標資產是什麼意思

非標資產就是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但不限於信貸資產、信託貸款、委託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受(收)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


(2)理財產品債權類資產擴展閱讀:

受限管理

1、比例上限

銀監會在2013年3月27日下發的《關於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指出,近期商業銀行理財資金直接或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台等間接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業務增長迅速。

《通知》要求規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所有非標准化債權類投資,並設訂理財產品余額為35%的上限,且不得超過銀行上年度總資產的4%,新規定2013年3月27日起生效。

2、名單制管理

監管指向2012年以來,商業銀行理財直接或通過非銀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台等間接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業務迅速增長潛在的風險隱患。

針對理財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中存在之風險,銀監會重申一貫強調的「堅持資金來源運用一一對應原則」,即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應做到一一對應,做到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

「一一對應」是最重要的一條紅線。紅線之上,存量部分,即對於《通知》印發之前已投資但尚未達標的非標准化債權資產,銀監會規定,商業銀行應比照自營貸款,按照《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要求,於2013年底前完成風險加權資產計量和資本計提。同時,增量部分,如果無法達到相關要求,商業銀行應立即停止相關業務,直至達到規定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非標准化債權資產

3. 央行就標准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徵求意見

本報記者 劉 琪

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產品投資,強化投資者保護,促進直接融資健康發展,有效防控金融風險,10月12日,央行發布《標准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徵求意見稿)》(下稱《認定規則》)。《認定規則》作為「資管新規」的配套措施,明確了標准化債權類資產的范圍、應符合的條件,同時闡明之前部分屬性較為模糊的業界所謂的「非非標」亦屬非標。此外,還做出了過渡期安排,以保證政策的平穩推行。

《認定規則》的發布於資管行業而言,有著多方面影響。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是非標轉標路徑變窄,老產品壓降難度進一步加大;二是銀行理財投資模式受限,投資策略面臨轉變;三是作為主要非標通道的信託將受到影響,嚴監管推動信託加快轉型。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認為,《認定規則》對非標的較嚴管控使得穩增長壓力加大,後續正式稿仍存在適當放鬆的可能性。認定標準的出台意味著資管新規最重要的後續事宜落地,對金融機構適時調整資產結構、規范市場生態,均有較強的正面意義。

細化標准化

債權類資產認定標准

《認定規則》對標准化債權類資產進行了明確。《認定規則》中指出,本規則所稱的標准化債權類資產是指依法發行的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等固定收益證券,主要包括國債、中央銀行票據、地方政府債券、政府支持機構債券、金融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公司債券、企業債券、國際機構債券、同業存單、信貸資產支持證券、資產支持票據、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資產支持證券,以及固定收益類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等。

同時,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認定規則》充分考慮標債資產認定的可操作性,明確由為債權類資產提供登記託管、清算結算等基礎設施服務的基礎設施機構作為申請主體,向人民銀行提出標債資產認定申請,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根據下列條件及有關規定對相關債權類資產進行認定:

一是等分化,可交易。以簿記建檔或招標方式非公開發行,發行與存續期間有2個(含)以上合格投資者,以票面金額或其整數倍作為最小交易單位,具有標准化的交易合同文本。二是信息披露充分。投資者和發行人在發行文件中約定信息披露方式、內容、頻率等具體安排,信息披露責任主體確保信息披露真實、准確、完整、及時。三是集中登記,獨立託管。在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認可的債券市場登記託管機構集中登記、獨立託管。四是公允定價,流動性機制完善。

採用詢價、雙邊報價、競價撮合等交易方式,有做市機構、承銷商等積極提供做市、估值等服務。五是在銀行間市場、證券交易所市場等國務院同意設立的交易市場交易。

華創固收周冠南團隊認為,由於「資管新規」對於「標准化債權類資產」的認定標准描述較為簡單,《認定標准》對相關內容進行了補充完善,主要是為了未來出現新的債權資產時,可以依據更為嚴謹的條件對其是否滿足「標准化」認定要求進行判斷。

部分「非非標」被明確為「非標」

值得關注的是,市場一直關注的部分「非非標」,此次被明確認定為「非標」。《認定規則》中規定,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財直接融資工具,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的信貸資產流轉和收益權轉讓相關產品,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債權融資計劃,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收益憑證,上海保險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債權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以及其他未同時符合本規則第二條所列條件的為單一企業提供債權融資的各類金融產品,是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

「定性銀登中心、北金所與保險ABS為非標,非標轉標難度進一步提升。此前部分企業主體由於信貸額度或行業約束難以直接獲得表內信貸支持,只能藉助非標,在轉標難度提升後,銀行和理財等廣義基金可能會進一步限制對這些企業的融資」,聯訊證券李奇霖認為,債券逆回購、同業拆借等為非非標,但同業借款不在其中,可能被列入非標,影響金融機構對租賃公司、汽車消費金融公司和AMC等機構的資金融出,而這部分資金此前常以非標的形式流向城投等企業,城投融資因此也被間接限制。

《認定規則》對准化債權類資產進行了嚴格的細分及界定,對於未被納入本規則發布前金融監督管理部門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統計范圍的資產,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則表示,在《認定規則》過渡期內,可豁免《認定規則》關於非標准化債權類資產投資的期限匹配、限額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監管要求。過渡期結束後尚在存續期內的,按照有關規定妥善處理。

光大證券研究所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於增量「非標」而言,重要的是新業務的合規發展,主要面臨的是發展速度的問題;而對於存量「非標」而言,主要是防止流動性風險事件發生。從銀行業目前反饋的情況看,「資管新規」關於期限匹配、禁止資金池、合格投資者標准等監管要求,對非標資產限制影響較大。過渡期內存量非標處置既是重點又是難點,監管方面十分關注,需要系統施策。

在他看來,從目前的評估情況看,存量「非標」業務的處置難點主要有:一是存量問題非標資產處置。涉及問題資產的確認,回表資產的估值,回表的路徑,交易的合規性,回表計提撥備和處置方式等。二是長期非標債權由於距離到期日較遠,面臨新產品發行承接困難,回表會形成對銀行表內資本和流動性管理的一定影響。

短期內對實體經濟影響有限

《認定規則》的發布,對金融機構行為的影響而言,華創固收周冠南團隊認為,銀行理財方面主要關注資產配置的轉移與理財收益率的下行。在銀行理財投資端,一方面受限於期限匹配的要求,過去的「非非標」資產將與「非標」資產一同壓縮,部分資金從非標轉向標准化資產;另一方面,由於可投「非非標」減少進一步降低理財產品收益率,或將促使銀行理財進一步下沉信用資質或部分轉向權益市場獲取收益。在負債端,銀行會繼續引導投資者購買長期定開或定期理財產品,拉長負債端久期,以匹配非標資產期限。需要說明的是,對於非標的監管並不會影響目前的「現金管理類產品」。

同時,其指出,信託和券商既是非標資產的主要創設者,也是主要投資者。盡管信託計劃的產品久期要長於理財產品,但在完全期限匹配的前提下投資非標,其投資能力也會受到一定沖擊;券商資管產品則需要考慮證監會私募資管產品監管要求的相關約束,過去部分以非標投資為主的機構或面臨轉型。

廣發證券宏觀經濟研報中指出,未來值得關注的是票據交易所市場能否有創新產品被界定為標債資產。票交所是國務院同意設立的票據交易平台,滿足標債資產認定的第五個條件。現在票交所上面交易的票據無法滿足等分化等要求,不能算作標債資產。然而未來票交所的創新產品能否滿足「等分化,可交易」、「信息披露充分」、「集中登記,獨立託管」、「公允定價,流動性機制完善」等其他4條認定細則,從而被界定為標債資產,為實體企業融資拓寬渠道,這一點值得後續保持關注。

對實體經濟而言,明明認為,短期影響相對有限。從房地產開發資金角度看,一方面,信託貸款占房地產開發資金比重較小,影響有限。另一方面,融資量的減少對地產投資的傳導具有滯後性。從21世紀以來的房地產開發投融資數據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與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增速走勢趨於一致,而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拐點滯後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增速拐點約6個月,因此嚴監管下籌資的減少不會立刻反應在投資數據中,中間存在的反應時長擴大了政策維持穩定的空間。

4. 債權類理財靠譜嗎會有哪些風險

理財的方式目前有以下幾種(按風險高低排序):1)股票;2)P2P;3)債券;4)股票基金(包含混合版型基權金);5)債券基金;6)貨幣市場基金;7)國債及銀行存款。選擇風險低的理財方式的話,有以下幾種:1)短期的話建議可以選擇P2P,貨幣市場基金,P2P得選擇可信的平台,後台背景比較好,經過好幾輪融資的大平台,要不然可能血本無歸。貨幣市場基金的話大同小異吧,余額寶,華夏活期通,都可以選擇,風險也比較低,利率大概是3%上下;2)長期的話,可以選擇國債,股票型基金定投,債券基金。基金定投有專家統計過,如果能堅持10年以上,基本都會賺,虧得概率很小,年化利率大概有10%左右。如果有什麼不懂,可以追問。

5. 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是指什麼

非標准化資產主要是非標准化債權資產,其范圍更為廣泛。主要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但不限於信貸資產、信託貸款、委託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受(收)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這類資產一般不公開發行,風險較高,流動性也低,缺乏標准化的證券特徵,但名義收益率會高很多。現在部分信託結構調整,已經開始布局標准化資產,其他的一些固收及類固收產品如私募等均為非標資產。銀監會對非標准化債券資產做出了如下要求。
一、比例上限
銀監會在2013年3月27日下發的《關於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監發[2013]8號,以下簡稱《通知》)中指出,近期商業銀行理財資金直接或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台等間接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業務增長迅速。
《通知》要求規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所有非標准化債權類投資,並設訂理財產品余額為35%的上限,且不得超過銀行上年度總資產的4%,新規定2013年3月27日起生效。
二、名單制管理
監管指向2012年以來,商業銀行理財直接或通過非銀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台等間接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業務迅速增長潛在的風險隱患。
針對理財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中存在之風險,銀監會重申一貫強調的「堅持資金來源運用一一對應原則」,即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標的物)應做到一一對應,做到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
「一一對應」是最重要的一條紅線。紅線之上,存量部分,即對於《通知》印發之前已投資但尚未達標的非標准化債權資產,銀監會規定,商業銀行應比照自營貸款,按照《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要求,於2013年底前完成風險加權資產計量和資本計提。
同時,增量部分,如果無法達到相關要求,商業銀行應立即停止相關業務,直至達到規定要求。

6. 銀行理財資金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是什麼意思

非標准化就是指不在場內交易的那些資產,場內交易的都是標准化的。銀行把賣理財的那些錢大部分投在了標准化債券。

(6)理財產品債權類資產擴展閱讀:

一、風險控制

風險是指由於將來情況的不確定性而使決策無法實現預期目標的可能性。在進行一項投資決策或籌資決策時,如果只有一種結果,就不存在不確定性,可以認為此項決策不存在風險。

但如果這項決策有多種可能的結果,實際的結果就有可能偏離預期的目標,則認為存在著風險。而且,這種偏離程度越大,該項決策的風險也就越大。

企業的財務決策往往面臨著各類風險。把風險從企業經營及財務管理的角度分類,可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兩類。

二、經營風險

也叫營業風險。由於企業生產經營方面的原因,而給企業預期的經營收益或稅前利潤帶來的不確定性,這種風險的來源分為企業外部原因和企業內部原因兩方面。

企業外部原因,就是指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及企業所處經濟環境的變化,市場供需狀況與價格變化,國家財政稅收政策、金融政策及產業政策的調整等各種外部因素的變化。

7. 銀行裡面最常見的幾種理財類型以及風險級別

第一類,投資於債券資產的理財產品


比如說國債、地方債以及私募債等等。這些債券都是屬於債權資產類別的理財產品。一般來說,這類理財的風險比較低,十分適合保守型的投資者。就比方說國債,風險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收益率還比較高,大家完全可以放心購買。不過,可惜的是國債每一期的發行數量都十分有限,如果不提前做准備,可能根本買不到。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這類型的理財風險等級比較低,但也不代表完全沒有風險。就好比私募債以及公司債,在這一類別中,就算是風險比較高的。所以,如果你不希望承擔風險,那麼對於這部分理財的投資比例,就不能太高!



第二類,資金拆借的理財產品。


意思就是指銀行或者其他的金融機構,在經營過程中,需要互相調劑資金的信用活動。一般來說,這類業務只在各個金融機構之間開展,所以相對來說也算是比較安全的一種理財。


第三類,信貸資產類的理財產品。


這類理財的風險相對來說,就會比較高一些。這類型的理財,銀行只能算是一個中介。投資者將錢放入銀行後,銀行再將錢借給企業,而風險銀行並不承擔,需要投資人自己承擔。後期如果收益了,企業就會歸還投資人的本金,並且支付一定的利息,也就相當於是我們所謂的收益。


第四類,可轉換的債權,以及參與打新股的理財產品。


這類理財產品的風險,在所有產品風險等級中,也只能算是一般。不過,這類理財因為具備炒股的屬性,所以相對來說風險也還算可以的。如果你沒有任何投資的經驗,還是不建議購買的。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承擔這部分的風險,那麼也還算是一個不錯的理財投資項目!


以上就是關於銀行裡面最常見的幾種理財類型以及風險級別的分享,送給大家,希望對你的理財之路有所幫助!

8. 債券型理財產品的種類

按發行主體劃分,債券可以分為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企業)債券
1.政府債券
政府債券是政府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的債券。主要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債。國債因其信譽好、利率優、風險小而又被稱為「金邊債券」。
2.金融債券
金融債券是由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在我國目前金融債券主要由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發行。
3.公司(企業)債券
公司(企業)債券公司債券是企業依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
債券
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債券。公司債券的發行主體是股份公司,但也可以是非股份公司的企業發行債券,所以,一般歸類時,公司債券和企業發行的債券合在一起,可直接成為公司(企業)債券。 按是否有財產擔保,債券可以分為抵押債券和信用債券。
(1)抵押債券是以企業財產作為擔保的債券,按抵押品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一般抵押債券、不動產抵押債券、動產抵押債券和證券信託抵押債券。以不動產如房屋等作為擔保品,稱為不動產抵押債券;以動產如適銷商品等作為提供品的,稱為動產抵押債券;以有價證券如股票及其他債券作為擔保品的,稱為證券信託債券。一旦債券發行人違約,信託人就可將擔保品變賣處置,以保證債權人的優先求償權。
(2)信用債券是不以任何公司財產作為擔保,完全憑信用發行的債券。政府債券屬於此類債券。這種債券由於其發行人的絕對信用而具有堅實的可靠性。除此之外,一些公司也可發行這種債券,即信用公司債。與抵押債券相比,信用債券的持有人承擔的風險較大,因而往往要求較高的利率。為了保護投資人的利益,發行這種債券的公司往往受到種種限制、只有那些信譽卓著的大公司才有資格發行。除此以外在債券契約中都要加入保護性條款,如不能將資產抵押其他債權人、不能兼並其他企業、未經債權人同意不能出售資產、不能發行其他長期債券等。 債券按其形態可分為實物債券、憑證式債券、記賬式債券
(1)實物債券(無記名債券)
實物債券是一種具有標准格式實物券面的債券。它與無實物票卷相對應,簡單地說就是發給你的債券是紙質的而非電腦里的數字。
在其券面上,一般印製了債券面額、債券利率、債券期限、債券發
債券
行人全稱、還本付息方式等到各種債券票面要素。其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實物債券是一般意義上的債券,很多國家通過法律或者法規對實物債券的格式予以明確規定。實物債券由於其發行成本較高,將會被逐步取消。
(2)憑證式債券
憑證式國債是指國家採取不印刷實物券,而用填制「國庫券收款憑證」的方式發行的國債。我國從1994年開始發行憑證式國債。憑證式國債具有類似儲蓄、又優於儲蓄的特點,通常被稱為「儲蓄式國債」,是以儲蓄為目的的個人投資者理想的投資方式。從購買之日起計息,可記名、可掛失,但不能上市流通。 與儲蓄類似,但利息比儲蓄高。
(3)記帳式債券
記帳式債券指沒有實物形態的票券,以電腦記帳方式記錄債權,通過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我國近年來通過滬、深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的記賬式國債就是這方面的實例。如果投資者進行記賬式債券的買賣,就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所以,記賬式國債又稱無紙化國債。
記賬式國債購買後可以隨時在證券市場上轉讓,流動性較強,就像買賣股票一樣,當然,中途轉讓除可獲得應得的利息外(市場定價已經考慮到),還可以獲得一定的價差收益(不排除損失的可能),這種國債有付息債券與0息債券兩種。付息債券按票面發行,每年付息一次或多次,0息債券折價發行,到期按票面金額兌付。中間不再計息。
由於記帳式國債發行和交易均無紙化,所以交易效率高,成本低,是未來債券發展的趨勢。
帳式國債與憑證式國債有何區別?
(1)在發行方式上,記帳式國債通過電腦記帳、無紙化發行,而憑證式國債是通過紙質記帳憑證發行;
(2)在流通轉讓方面,記帳式國債可自由買賣,流通轉讓也較方便、快捷。憑證式國債只能提前兌取,不可流通轉讓,提前兌取還要支付手續費;
(3)在還本付息方面,記帳式國債每年付息,可當日通過電腦系統自動到帳,憑證式國債是到期後一次性支付利息,客戶需到銀行辦理。
(4)在收益性上,記賬式國債要略好於憑證式國債,通常記賬式國債的票面利率要略高於相同期限的憑證式國債。 按債券是否能轉換為公司股票,債券可以分為可轉換債券和不可轉
債券
換債券。
(1)可轉換債券是指在特定時期內可以按某一固定的比例轉換成普通股的債券,它具有債務與權益雙重屬性,屬於一種混合性籌資方式。由於可轉換債券賦予債券持有人將來成為公司股東的權利,因此其利率通常低於不可轉換債券。若將來轉換成功,在轉換前發行企業達到了低成本籌資的目的,轉換後又可節省股票的發行成本。根據《公司法》的規定,發行可轉換債券應由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發行公司應同時具備發行公司債券和發行股票的條件。
(2)不可轉換債券是指不能轉換為普通股的債券,又稱為普通債券。由於其沒有賦予債券持有人將來成為公司股東的權利,所以其利率一般高於可轉換債券。 (1)零息債券
零息債券,也叫貼現債券,是指債券券面上不附有息票,在票面上不規定利率,發行時按規定的折扣率,以低於債券面值的價格發行,到期按面值支付本息的債券。從利息支付方式來看,貼現國債以低於面額的價格發行,可以看作是利息預付,因而又可稱為利息預付債券、貼水債券。是期限比較短的折現債券。
(2)定息債券
固定利率債券是將利率印在票面上並按其向債券持有人支付利息的債券。該利率不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調整,因而固定利率債券可以較好地抵制通貨緊縮風險。
(3)浮息債券
浮動利率債券的息票率是隨市場利率變動而調整的利率。因為浮動利率債券的利率同當前市場利率掛鉤,而當前市場利率又考慮到了通貨膨脹率的影響,所以浮動利率債券可以較好地抵制通貨膨脹風險。其利率通常根據市場基準利率加上一定的利差來確定。浮動利率債券往往是中長期債券。 按是否能夠提前償還,債券可以分為可贖回債券和不可贖回債券。
(1)可贖回債券是指在債券到期前,發行人可以以事先約定的贖回價格收回的債券。公司發行可贖回債券主要是考慮到公司未來的投資機會和迴避利率風險等問題,以增加公司資本結構調整的靈活性。發行可贖回債券最關鍵的問題是贖回期限和贖回價格的制定。
(2)不可贖回債券是指不能在債券到期前收回的債券。 按償還方式不同,債券可以分為一次到期債券和分
債券
期到期債券。
(1)一次到期債券是發行公司於債券到期日一次償還全部債券本金的債券;
(2)分期到期債券是指在債券發行的當時就規定有不同到期日的債券,即分批償還本金的債券。分期到期債券可以減輕發行公司集中還本的財務負擔。

9. 什麼是債權理財

債權是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權利。本於權利義務相對原則,相對於債權者為債務,即必須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義務。因此債之關系本質上即為一司法上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和債務都不能單獨存在,否則即失去意義。

閱讀全文

與理財產品債權類資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