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理財投資講座
就這種水平也能收費??
⑵ 如果有一個理財講座,主題由你定,你會選擇那些方面
理財嘛,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性格,不同資產的人都有其個性化,互相不同的理財方式。
我認為如果開理財講座,就介紹最新的理財觀點即可。理財,無非達到財務安全,追求財務自由嘍。
但怎麼樣子就能達到財務安全?穩定的收入、住房、有現金准備、有社會保障、有商業保險作為社保補充、有合理的投資等。
何謂財務自由?收入靠主動的投資獲取,不是被動的工作。這個境界就比較高了。
正題:
規劃。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從低到高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5個需求。然後可以簡單將理財目標分為,合理支出、子女教育期望、風險管理、財富積累、安享晚年、遺產分配與傳承等。
如何理好一輩子的財?概括起來應該提早規劃、整體規劃。做到風險管理優於追求收益、消費投資與收入匹配、理財策略與個人情況的匹配原則。
關於上述資料可以繼續補充。
當然,理財少不了理財工具。理財工具根據個人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選取。具體有,銀行存款業務、基金、商業保險、銀行證券公司的理財產品、固定收益類的債券、股票、期貨、私募、外匯、黃金、房地產、個人信託、及一些套期保值、套利的衍生工具等等。
呵呵,這些工具都能給個人帶來一定的收益或者保障,都具有投資或投機功能。那麼很顯然,投資在理財中的作用:給予其他規劃資金上的補充、滿足。可以就這些理財工具挑選重點做介紹即可。當然,這些和國家宏觀面有密切聯系、有的和行業也密切相關,可以做些這方面的研究。
另外講解貨幣時間價值、機會成本、風險補償、流動性溢價等概念,這些與理財也息息相關。
其他自己完善嘍。希望能幫到你。
⑶ 建行的理財講座可以去聽聽嗎
這個答案可以確定的,因為這樣的話可以增長這些知識都是可以去的。
⑷ 理財方案
要想理好財,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基本情況,到底有多少家產?哪些是固定財產?流動資本有多少?所需還的債務又有多少?有多少可以用來再投資?自己(家庭)平時的總收入是多少?平時的總支出是多少?自己(家庭)處在什麼樣的社會經濟地位?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投資方式和投資技能?自己能承受多大的投資虧損?如果您對上面問題思考清楚了,才能認清自己的情況,從而不至於過於盲目。
說到理財有方,一定要得法,在理財方法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設計合理的理財組合,這樣才能有效地增值財富.
現在目前銀行的年利息剛2.5%,所以我建議你,應該分散投資。
其中留有20%日常開及應急用外,可以選擇10%做保本型保險,20%做基金債券。50%做風險較小易控制的黃金外匯投資。
以5萬為例
如果存銀行1年
50000*2.5%+50000=51250元
黃金外匯 1月收益10%-30%。以3個月為一季度,其中包括盈利分紅所得。
{50000+(50000*30%)*50%}*3=72500元
基金債還要看你選擇的類型根據實際情況來看。
債券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7%~10%
50000+50000*10%=55000元
具體的分散投資,還需根據的你實際情況,在做具體的理財規劃吧。
⑸ 銀行理財產品營銷方案該怎麼寫
應基於產品定位、目標客戶具體情況、競品分析分析,再具體寫時間、地點、營銷手段等實施手段。
1、產品定位:你這塊產品是入門門檻,風險大小,投資收益,這些決定了你面相不同層次的客戶群。
2、目標客戶:你要向那些客戶營銷。活期存款是全社會都參與,高端理財需要5萬以上,銀行私募需要100萬以上,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客戶群。這些目標客戶都有什麼特點。
3、競品分析:你的同行競爭對手都有什麼產品,優點是啥,缺點是啥,你這個產品能提供什麼更完善的。
4、營銷手段等實施方案:就是什麼時間地點,通過什麼方式傳達到客戶,切中客戶的需求促成交易。
⑹ 假如我有100萬,各大銀行的理財方案
首先,你為什麼不做股票的原因,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以前做過和損失,現在不敢了;其次,他沒有這樣做,聽人說股市是非常危險的,不敢做的事。
其次,有很多種方法來投資,除了股票和基金,債券,期貨,房地產等。但是,我們一個接一個,基金分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其中前三個與股票和債券市場,由於掛鉤的,所以股票和債券市場受收入方面,波動;而貨幣型基金被認為是內部的風險最低,最穩定的收入來源的基金,但整體盈利不只是普通的存款,只能發揮在熊市避險的作用高。
債券,周期較長,通常為一年,三年和五個更加火爆的時期,但長期持有的唯一收入是比較樂觀的。
期貨,不用說了,杠桿放大收益的同時,風險也被放大,非專業人士建議,一旦投入太多。
房地產,起點高,流動性差。
股票的優勢不來的吧!
⑺ 銀行舉辦的投資理財講座聽了有什麼好處
增加對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 以及對風險 對收益 對平台有一個理性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