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基金理財意識

基金理財意識

發布時間:2021-12-04 09:01:24

㈠ 人的投資理財的意識動力源於哪些人生目標

第一,人們最為關注的是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保障問題。當人們關注自己的收入時,自然就會關注自己的收入是否能滿足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需要,是否能夠保障自己和家人的長遠生活需求,是否能滿足自己和家人各方面生活的改善和進步的需求。當認真考慮這些問題的時候,自然就會想到要如何進行投資理財。

第二,希望造福於自己的後代。這個想法是許多人都會有的。古今中外,誰不愛自己的兒孫?誰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人們無不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過得更好,這本就是人類美好的願望。天下父母大多努力勞動、艱苦拼搏、艱難創業,只為了讓後代過更好的生活。因此,無數父母密切關注家庭財富的合理安排和更好的積累,從而產生了投資理財的動力。盡管也有人認為富有會害了孩子(也確實有這種情況發生,但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但更多的人還是選擇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

第三,希望能夠造福於社會,這也正是諸多社會傑出人士的崇高理想。他們創造了巨額財富來踐行這一理想。在這方面,大家最為熟悉的莫過於諾貝爾獎了。如果我們的國家和社會也有這樣的甚至更好的基金,國家幸哉!百姓幸哉!未來幸哉!

這類基金通常金額有限,但通過投資理財管理,幾近生生不息,這能更有效地實現基金設立者的美好夙願。但如果不通過有效而卓越的投資理財,有限的資金,即使是十分龐大的基金,也會日益耗竭,從而削弱基金所能發揮的作用。

所以,創造出巨額財富的傑出人士,依然需要憑借投資理財的理念,來有效地實現其更大、更長遠的理想,以對社會、國家、人類以及未來做出更卓越的貢獻。

㈡ 我是大一的學生,手頭有2000左右的閑錢,理財意識,想買基金,但不了解行情,該怎麼辦呢

不管你每天聽到多少媒體在宣傳保險多好基金多好銀行理財產品多好,那是因為他們相信謊言說一萬遍就變成真理,完全不建議買基金和保險.
因為基金是別人用你的錢來給大家賺錢,賺了是大家的,賠了是你的,不管賠賺你都要給他們工資的,即使他們持股不碰上雙匯之流,不做老鼠倉(這兩項比讓上帝答應中國足球隊當世界冠軍還難),總有一天基金公司也會在自身高額管理費抽取和醒悟基民贖回壓力下滾不動的;
保險,是用你的錢慢慢支付給你自己,你還要養著一大堆超高薪的保險高管;
銀行除了存錢和買債券,其它理財產品是在和你講:他們萬一做對了方向,最大化收益只比銀行利息高多麼一點點,大部分時間沒做好,就只能給你本錢了;
股票,只要不買垃圾股,套住了永不割肉,不管怎樣賺一個是一個,一不小心還練出絕世理財神功.
外匯期貨,你現在還在問這樣的問題就暫不考慮啦.

目前建議你先存銀行,等有5000塊時拿出來炒銀行股,賺了的取出來(只留本金在股市)+每月結余繼續存銀行,套住了就等待解套,直到本錢全回來(那時你已經有很豐富的經驗),再決定用多少資金來長期投資股市、期貨或外匯. 也可以股票定投,每月固定資金買入一隻銀行股.

㈢ 理財意識的基金

自1997年首批封閉式基金成功發行至今,基金一直備受國內個人投資者的推崇,2012年基金已經明顯超過存款,成為投資理財眾多看點中的重中之重。據有關資料,2013年國內基金凈值已近2000億元,佔到A股股票流通水平的10%以上。許多投資者們依然十分看好基金的收益穩定、風險較小等優勢和特點,希望能夠通過基金的投資以獲得理想的收益。
基金理財的七大技巧:
第一,正確認識基金的風險,購買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基金品種。 第二,選擇基金不能貪便宜。有很多投資者在購買基金時會去選擇價格較低的基金,這是一種錯誤的選擇。 第三,新基金不一定是最好的。在國外成熟的基金市場中,新發行的基金必須有自己的特點,要不然很難吸引投資者的眼球。可我國不少投資者只購買新發基金,以為只有新發基金是以1元面值發行的,是最便宜的。 第四,分紅次數多的並不一定是最好的基金。 第五,不要只盯著開放式基金,也要關注封閉式基金。 第六,謹慎購買拆分基金。 第七,投資於基金要放長線。購買基金就是承認專家理財要勝過自己,就不要像股票一樣去炒作基金,甚至賺個差價就贖回,我們要相信基金經理對市場的判斷能力

㈣ 基金理財的三大好處,一定要知道!

一、穩定的投資回報


舉個例子來說,在1965年到2005年的41年的時間里,“股神”巴菲特管理的基金資產年平均增長率為21.5%,當然對於熟悉股市的投資者來說,一年21.5%的收益率可能並不算太高。但問題的關鍵是,在長達41年的周期里能夠持續取得21.5%的投資回報。按照復利計算,如果一開始有1萬元的投資,在持續41年獲取21.5%的投資回報之後,擁有的財富總額將接近2935萬元。



二、基金具有專業理財的優勢


基金是由專業管理機構運作的,比如說大家熟悉的余額寶貨幣基金,就是由天弘基金負責管理。在證券投資基金中,基金管理人是專門從事基金管理運作的組織。在基金管理人中,專業理財包括這樣一些內容:證券市場上的各類證券信息由專業人員進行收集、分析和追蹤,各種證券組合方案由專業人員進行研究、模擬和調整,投資風險及分散風險的措施由專業人員進行計算、測試、模擬和追蹤,投資運作中需要的各種技術由專業人員管理、配置、開發和協調,基金資金調度和運用由專業人員管理和監控,市場操作由專業人員盯盤、下達指令和操盤。


正由於是在這種專業管理運作之下,證券投資的費用明顯小於由各個投資人分別投資所形成的總費用。因此,在同等條件下,投資成本較低而投資收益較高。


三、基金具有組合投資與風險分散的優勢


根據投資專家的經驗,要在投資中做到起碼的分散風險,通常要持有10隻左右的股票。然而,中小投資人通常沒有時間和財力投資10隻以上的股票。如果投資人把所有的資金都投資到一家公司的股票,一旦這家上市公司經營不善甚至破產,投資人便可能盡失所有。而證券投資基金通過匯集眾多中小投資人的小額資金,形成雄厚的資金實力,可以同時把投資人的資金分散投資於各種股票,使某些股票跌價造成的損失可以用其他股票漲價的盈利來彌補,分散了投資風險。


以上就是關於基金理財的好處的分享,總之,基金是一種以投資時間的長度換取低風險高收益的品種,是一種少勞而多得的投資品種。它能在獲得收益、承受風險、投入時間之間取得很好的平衡,讓投資人在享受財富增長的同時,擁有一份安心而舒適的生活。

㈤ 運用基金理財的認識

正確看待理財產品的風險

基金股票不是洪水猛獸,是一種投資品。投資品的風險主要來自投資標的物的自身風險。投資國債銀行存款這類較為安全的資產顯然安全一些,安全代表收益和流動性可能低;投資給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兩者還款能力不同造成的投資風險也不同。我們知道,風險、流動性、收益三者不能同時滿足,即風險低必然流動性或者收益差,流動性和收益高必然風險不低。假設你可以開發一款理財產品,這款產品就投資銀行定期,銀行給你的利息你要拿出一部分給客戶,留一部分作為經營費用和利潤,那你給客戶的利息一定是低於銀行儲蓄的。理論上來說,各種投資品的風險大致是這樣排序:銀行存款<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期貨(虛擬幣?)。

以上是投資品天然的風險。還有一種風險值得特別注意。那就是自我膨脹滿倉投入。人們常說「牛市人人都是股神」,市場好的時候,如果你的投資准確率高達90%,意味著你投資每10次會正確9次,你會傾向認為自己很厲害,從而加大投入,因為准確率高,你會投入多次盈利作為本金,但只要有10%的失敗概率存在,你總有一次會虧損掉所有利潤。

四、謹記閑錢理財,拒絕杠桿

什麼是杠桿?加杠桿這個詞很形象,假如你有投資某個股票有10%收益,你有一萬塊本金,這樣一年後你會得到一萬一千塊。這時你像某個機構借款9萬,這樣你有十萬,一年後你的收益是一萬塊,借的9萬可能需要你付出成本1000塊,這樣你最終歸還借款和借款利息後剩下9000,你看,一萬塊錢加杠桿後賺到9000,是不是很誘人?

利潤與風險是成正比的!

加杠桿是極端高風險的行為,因為加杠桿會放大風險。假設你有一萬塊,一年後大概率能收益10%,但一年中有些時候股票上下波動20%。假設你加杠桿了,十萬下降10%就剩下9萬了,這時候杠桿出借方就會「強制平倉」,也就是說你的本金都沒了,借的錢也會直接被強制收回。你看,加杠桿使得你的股票曲線向上波動范圍不限,向下受到嚴格限制,抗風險能力極差。我們知道除非股市一直上漲,否則上下波動的概率應該是差不太多的,股市又是波動比較大的市場,加杠桿只會使你損失本金變得更快。

五、風險這么大,為什麼還要理財

理財的目的是資產保值,跑贏通脹。

我覺得確切地講應該是盡量降低通脹的負面影響,因為跑贏通脹的目標並不低。國家統計局會定期公布通脹指標,比如CPI為4%代表通脹是4%,也就是說你的錢貶值了4%。以18年官方名義通脹率3

㈥ 如何樹立正確的理財意識

一、懂得積少成多
很多投資者都認為自己手頭上的錢並不寬裕,而投資得有一大筆錢才能開始,他們認為投資一次性至少也得上萬的,否則沒什麼意義。其實這種心理是錯誤的,財務自由不是一天就能實現的,百萬富翁的錢也是從小錢攢起來的。
二、為實現財務自由做准備
有投資者不願意投資,因為他們不想10年20年才成為富翁,他們更喜歡享受眼前的生活。這種思想的不利之處在於,10年後他們將面臨的問題是他們是否比現在過得更好。所以從現在開始,節約下來的每1元錢,都是將來實現財務自由的堅固基石。攢錢是如此,花錢亦是如此,花10快錢與花20快錢相比也許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時間長了,所產生的貧富差異卻十分懸殊。所有,當前的生活條件是由過去所做的投資決定的,所以,不妨從現在開始,為將來實現財務自由做好准備。
三、勇於投資理財
有些人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總存不下錢來,主要原因是他們花出去的錢,並沒有為其帶來任何回報。美國對年收入萬美元或持有300萬美元資產的有錢人做過的一項調查表明,富人會把他們全部收入的30%左右拿去投資或儲蓄,這也是他們成為富人的首要原因。因此成功地進行儲蓄和投資是極其有必要的。更重要的一點是,不要輕易自滿,定期儲蓄更是不能貿然停止。

㈦ 基金是什麼意識,謝謝!

所謂自主管理型信託就是通過募集資金把錢投資到不特定的項目中,根據需要去管理投資,一般採用資金池的模式運作,和那些投資標的確定的信託產品相對。一般都有明確的投資范圍,但是在這些范圍內選擇很多,可以投資於更好的項目。
主動管理型基金就是平時所說的基金,募集後有基金經理操盤,把資金投資於他所偏愛的股票,債券等,需要很多的管理成本,不像被動型的基金,如指數基金,把資金募集後按比例投入到相應的股票即可
股票

㈧ 購買基金,對於普通人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購買基金,對於普通人的意義是:

1.購買基金可以增加我們的理財意識,學到更多理財知識;

2.購買基金可以讓我們實現財富穩健增值,這對今後生活帶來便利;

3.購買基金可以讓我們體驗到股市的刺激和無情,讓我們對風險充滿敬畏。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理財意識越來越強,如果還是傳統的把錢存進銀行,基本上跑贏通脹都比較困難,只有學會理財才會讓我們的財富實現增值。購買基金可以讓我們增加理財意識,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理財方式,同時也對股市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這對我們今後的投資非常有利。

三、購買基金可以讓我們體驗到股市的刺激和無情

購買基金不一定都會賺錢,購買基金也有一定的風險,我們通過購買基金可以體驗到股市的刺激和無情,當我們看到基金市值不斷變化的時候,這種心理感受能夠讓我們意識到股市的風險,同時也讓我們更加敬畏市場,對整個市場也有更加深刻的認知,這對我們積累投資經驗非常重要。

閱讀全文

與基金理財意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