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當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發布以後,未來的理財產品都不再保本,自然也包括銀行理財。
至於我們應當如何理財,大家就需要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產品,比如從流動性、收益性、安全性和起投金額等眾多方面進行選擇。
1.流動性
比如貨幣基金,它就是流動性很強的一類開放式基金,投資標的主要是債券、央行回購、票據這種風險極低短期金融品種。具有高流動性、低風險、穩定收益的特點。大家可以隨時申購、贖回,具備非常好的便利性,較為適合對資金流動性有需求的個人購買。
而類似國債就不同了,因為國債的投資期限是固定的,不能提前支取,因此它的流動性較差。但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2. 安全性
拿結構性存款來說,因為它並不是普通存款,它的投資會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與普通存款一樣,運用在低風險、低收益的產品上,以獲得穩定收益保證產品本金相對安全;另一部分就要投資到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中,以獲得產品更多的收益。簡單來說就是收益並不固定,有損失的風險。
而現金管理類產品在如今市場較受大家歡迎,因為它屬於銀行產品,安全性能得到相應保障,這類產品受銀行存款條例保護,若出現損失,同一家銀行50萬以內,100%賠付,因此非常適合大眾投資。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起投金額,也有選擇區別,比如0.01元、1元、50元、100元、1000元、1萬元、20萬元、100萬元的起投的不同金額需求;還有收益的不同,想必大家都知道高收益對應高風險,低風險對應低收益,像股票這類高收益的產品,風險也是有目共睹的。畢竟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不足,大家只需要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即可。
B. 銀行理財產品有保本保息的嗎
沒有,銀行理財不保本,也是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最直接的結果。
2018年發布的《關於規範金回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答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明確了資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要求產品實行凈值化管理,凈值及時反映基礎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讓投資者在明晰風險、盡享收益的基礎上自擔風險,從根本上打破剛性兌付。
(2)銀行理財保本保息嗎擴展閱讀
作為《資管新規》的重要配套細則,今年7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正式發布了《標准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
一直以來,銀行對理財產品的估值採用攤余成本法,即將理財產品的整體預期收益平攤到期限內的每一天,即使某些天該理財產品出現了虧損,但是在賬面上也體現不出來。
《資管新規》則要求,金融機構對理財產品採取凈值化管理,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理財產品的價格變動更加精準和透明,每天的變動都能及時體現出來。
C. 銀行理財還保本嗎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內財產品。當然不承容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目前收益率大約在3.5%-4%左右。
根據《存款保險條例》,用戶在單個銀行的個人普通存款享受50萬限額以內的本息由「央行存款保險基金」賠付。
1、單個銀行所有渠道(例如通過銀行櫃台、APP或者互聯網渠道)購買的存款限額為50萬。
2、不同銀行的普通存款每個銀行均能享受本息50萬限額內100%賠付。例如A銀行存款50萬,B銀行存款50萬,則賠付限額為100萬。
所以可以關注中小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享受存款保險保障,「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定期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D. 銀行的保本保息理財產品安全嗎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未來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的風險等級。當然,如果是銀行在產品說明書中「承諾」保本了,那麼還是比較安全靠譜的,唯一的風險就是由於經營不善導致無法履行承諾,理財產品也不受國家「法律」保本保障的,和存款不一樣。
你可以關注一下中小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產品,享受存款保險保障,50萬以內100%賠付。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