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保險理財靠譜嗎
保險理財雖然靠譜,但是買保險,首要目的在於保障,切不可盲目進行投資理財。
1、理財功能越強風險越大
因為理財是保險的一個附加功能,保險產品的理財功能越強,其保障功能就越弱。然而市面上有不少保險公司為了迎合投資人的心理,過多強調了保險的理財功能。理財型保險產品是一種弱化保障功能、強化收益性的理財產品,主要為萬能型和分紅型的壽險產品,但一般為短期躉繳型。
2、不要盲目追求高利率
尤其是部分保險機構大力發展短期險和高收益的萬能險產品等理財型保險業務,期限多為1年或2年,結算利率達到5%甚至更高,這種產品為追求高收益率,大多配向收益高、流動性低的另類資產,比如不動產、基礎設施、信託等,形成了「短錢長配」的新情況,存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
3、警惕互聯網理財
不過,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最大的風險在於信息披露不充分。互聯網保險業務主要是通過消費者自主交易完成,與傳統交易方式相比,缺乏面對面的交流溝通。而網路銷售強調吸引眼球、誇張演示的營銷方式,與保險產品嚴謹審慎、明示風險的銷售要求存在較大差異。
4、理財前看清完整信息
而且部分第三方平台銷售保險產品,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弱化產品性質、混同一般理財產品、片面誇大收益率、缺少風險提示等問題,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注意事項:
1、收益通常與風險是成正比的,市場上絕大部分理財產品都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這種高收益也只是預期收益,背後往往要承擔更高的風險。因此一定要在了解風險承受能力的基礎上挑選適合的產品,並且詳細了解產品的投資方向和風險控制措施,購買適合的產品。
2、特別提醒家庭理財時,不能往往只關注收益,而忽視或輕視對家庭的保障規劃。如果理財金字塔的基座上一旦出現了一個大窟窿、無底洞,財富就會面臨大幅縮水甚至被消耗殆盡。就是說,只有在擁有完善保障的基礎上,再進行投資才是明智的選擇。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保險理財背後的玄機
Ⅱ 短期理財保險哪種最好
一、大學生人群:強制儲蓄
大學生沒有固定的工作,能做到的僅有「節流」,所以「每個月少花一點」就是大學生的終極目標。強制儲蓄只能通過自律,但是由於沒有「投資門檻」限制,非常適合大學生。另外結合少額的基金定投也可以達到強制儲蓄的效果。
二、小白領人群:月定投
月定投起投金額不高,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能夠達到強制儲蓄的目的。比較適合正在積累第一桶金的小白領,他們雖然沒有整個一筆較大數額的錢,但是日積月累還是可以提前實現第一桶金的目標。
三、30-35歲階段:中短期理財產品+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
這個階段是人生變化最多的階段,結婚生子花銷很大,收入變動情況也最多,積蓄雖有,但是保不準什麼時候就要用。如果理財產品的期限過於長,很容易有提前贖回風險,但是過短又拿不到合適的收益,所以中短期理財產品既能滿足拿到超額收益的目標,也能滿足一定的流動性,P2P網貸是不錯的選擇。
四、50歲階段:股票、固定收益類、外匯等
這個階段是人一生中最開心的階段,子女已經成人了,自己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也已經「媳婦熬成婆」,收入也達到最高峰,而且在前期也已經積累了不少理財的經驗,可以嘗試一些風險大一些的理財產品,當然,保證本金也很重要,所以要結合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一起投資。
五、65歲以上:定期收益類理財產品、信託
在這個階段,子女已經完全不需要操心,各類保險也已經開始生效,積累的財富也到了一定程度,是時候享受生活了。信託類的理財產品屬於定期支付類,另外,有一些到期還本付息的定期收益類理財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具體的情況還是要具體分析。根據收入情況,你也可以提前或延後將自己歸入某個時間段。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全國商業銀行中各銀行理財准入門檻最低多少錢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一些股份制銀行已經嗅出銀監會將提高「個人理財」門檻的意味。因此在今年頭10個月,山西省城的各商業銀行鉚足了力氣推出人民幣和外匯理財產品,認購金額普遍比銀監會新規定的門檻要低得多,如交行推出的外匯理財計劃數百美元就可以購買。另外,在人民幣理財產品方面,光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申請委託金額最低只有1萬元。
去年以來,由股份制銀行發起的「理財淘金熱」最終把國有商業銀行吸引起來,上演了一場「理財業務大賽」。全國商業銀行本、外幣理財產品日益豐富,目前已在市場上推出了20多個品牌、上百種理財產品。短短一兩年的時間,我國個人客戶理財資金已有上千億元的規模。
中國銀監會山西監管局曾經就「個人理財」業務門檻太低蘊藏風險,向有關商業銀行發出提示,並通過新聞媒介向儲戶「吹風」,說明個人理財業務並非宣傳材料所言「高利穩賺」,提醒儲戶謹慎選擇。但這並未擋住商業銀行追逐這一業務的熱情。在太原市各大商業街道和主要廣場附近,若乾股份制銀行的「理財業務」廣告櫥窗一度構成耀眼的風景線。而在太原市不少銀行,儲戶們一邁進銀行門地就會被「理財咨詢師」、「理財業務員」包圍。
在繁榮的背後潛藏著風險和隱憂。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認為,商業銀行在產品定價和風險對沖方面,缺乏科學的定價機制和完善的風險管理措施;在業務運作方式上,理財產品的銷售、管理、資金運用和會計核算等尚待進一步規范。這些問題的存在,造成我國商業銀行發展個人理財業務過程中出現了理財產品同質化、業務對象雷同、競爭秩序缺乏、產品層次不高等現象,成為銀行業新的風險隱患。
抬高門檻:銀行喜憂參半
把個人理財門檻強制性抬高,目的是控制商業銀行的風險,減少由此帶來的社會震盪。同時引導銀行在改善資產結構、進行業務創新上下功夫,從而迎接與外資銀行的競爭。但「高門檻」也給銀行帶來短期的影響和沖擊。
太原市的一家商業銀行透露,目前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中,投資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客戶只佔30%,銀監會設定的「新門檻」將70%的客戶都將擋在門外。尤其對眾多區域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來說,抬高門檻無疑將其大部分中低收入的目標客戶群劃走,他們這兩年在客戶中建立的「理財專家」形象將受到影響。
事實上,銀行不願立即「低門檻理財」的另一個原因是,不願意放棄通過個人理財服務爭取到的儲戶資源。而對點少線短的股份制銀行來說,爭奪中心城市的儲戶,全面開拓疆土「跑馬圈地」才是「低門檻理財」的深層動機。太原光大銀行一位長期從事理財營銷的女士說:「低風險偏好客戶可以選擇存款,高風險偏好客戶可以選擇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或其它衍生產品,這是里外都賺的事情!」
分析人士認為,在商業銀行開辦個人理財業務以前,金融業的高端客戶不斷被保險、基金、證券、信託所蠶食,尤其是貨幣市場基金,對銀行的沖擊非常大。而受制於分業經營的現狀,風險和受益長期不對稱的商業銀行急需改善資產結構尋找效益增長點。個人理財無疑給商業銀行打通了一條「低風險、高收益」的路徑。所以從爭奪儲戶和優質客戶的角度講,國有商業銀行也不會袖手旁觀。以人民幣理財為開端,商業銀行開可以為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組合,銀行從而既穩定了客戶,又獲得了較高的傭金收入。
當然,面對資產管理這塊大蛋糕,保險、基金、證券、信託等行業都在不遺餘力推出理財產品以吸引客戶。這更使得一些商業銀行不願輕易放棄「低門檻」。
Ⅳ 銀行理財門檻是多少
看項目的,活期沒有門檻,基金看類型,一般門檻也不高,而且相對市場上的所有理財項目,除了期貨,特別是股期,基本上門檻都不高!
Ⅳ 為什麼不建議買理財保險
首先,保險理財綜合收益率低
這個是最重要的,也是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去買理財型保險。
為什麼保險理財收益率低,因為它本質上還是保險,它要給你保障,必然會「分走」一部分收益。
本身,你如果買純消費型的保險,會花一筆錢。就這個錢,很多人都算不明白到底怎麼樣是劃算怎麼樣是不劃算。
一旦保險公司再在裡面加上滿多少年返還你120%、130%等,就更加算不清楚到底劃不劃算。
當然,我們也不用算,當然是不劃算。
有一種職業,叫精算師。
聽名字就知道,精於算計的老師。幾乎所有的精算師,都是給保險公司工作的,他們專門算各種保險產品的收益,利用各種模型,概率等,使得保險公司怎麼賣都賺錢,而普通人幾乎不可能算得過保險公司。
因此,不要試圖去占保險公司的便宜,你很難獲勝。
最簡單的就是:花錢買保障,不跟保險公司進行其他額外的理財上的交易。
這種情況保險公司的利潤是最少的。
現在很多保險產品和各種互聯網產品合作,包裝下來年化收益可以給你看到5%以上,甚至6%的,其實大部分都是噓頭。絕大部分產品的保底利率只有2.5%。
作者:羅叔生門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7efef9bed608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其次,保險理財的周期長,流動性差
絕大部分理財型保險,周期都非常長。
短則幾年,多則幾十年。
如果你自己理財,就是把錢放到銀行,也是時間越長,收益越高。
但是保險理財可能你放了幾十年,最後綜合收益也就跟你自己銀行理財一年的收益率差不多。
顯然,從時間上看你就虧了。
另外一點,流動性差。
保險費你每年都要交,但是如果你只是每年往銀行存錢,你想拿錢出來的時候,基本上即使是定期,也會一段時間就釋放出一定本金出來了。
但是保險理財你可就不能隨便拿錢出來了。
當然,保險公司考慮到你的資金流動性,會很「人性化」地給你保單抵押的功能,你可以利用你的保單,從保險公司借錢,保險公司只收很低的利息。
但是這個很低是相對的,比保險公司給你的收益還是要高的。
因此,保險公司拿你的錢,貸款給你,你還要付利息給保險公司,聽著是不是有一些荒謬?事實就是如此。
最後,保險公司其實它們的資金投向都不是很透明
不過好在這點不需要我們關心,因為保監會一直在幫我們監管者保險公司。
雖然保險公司可以拿著我們的保費去做各種投資,去買股票等,但是基本上我們的保單在到期前是一直生效,即使一個保險公司倒閉了,保監會也會讓另外一個保險公司繼續履行你的保單合約,只是更麻煩一些。
作者:羅叔生門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7efef9bed608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目前在我國開展的理財保險險種主要有分紅保險、投資連結保險和萬能保險。通過保險進行理財,是指通過購買保險對資金進行合理安排和規劃,防範和避免因疾病或災難而帶來的財務困難,同時可以使資產獲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
不管是買哪種保險,針對不同的人群,都有不同的險種,所以在選擇理財保險的時候,一定要理智、謹慎,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Ⅵ 目前銀行理財門檻是多少
看項目的,活期天天理財沒有門檻,基金看類型,一般門檻也不高(500-1000),而且相對市場上的所有理財項目,基本上門檻都不高! 也有1萬和5萬門檻的。
Ⅶ 詳談保險理財優缺點
現如今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手裡剩餘閑錢多了,不少理財意識好的人群開始紛紛尋求新興的金融工具進行投資理財了,一時之間,各大投資理財工具興起,但一直深受人們關注的是保險理財產品,尤其是近期各類理財產品收益萎靡不振。因此理財型保險借機上位,成為廣大投資者寵愛的對象。
詳談保險理財優缺點
在近年來,由於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很多人在股市或別的理財渠道理財資金受到了影響,所以如今很多人都紛紛把目光投向了穩定的保險理財,在投保前,人們可以先了解下保險理財的優缺點,以助於有效投保。
保險理財的缺點:
1、保險理財的投資期長,回報期長,流動性差。期限過長,投資收益很難在短期內體現出來,並且資金變現能力弱,容易影響到投資的流動性。從投資理財角度上說,並不是最合適的理財產品。
2、額度有限,有「噱頭」嫌疑。
3、保險理財資金投向的信息披露透明度差。
保險理財的優點:
1、豐厚的投資回報和安全性
與普通的投資相比,保險理財是低投入高保障,例如普通投資是投入100元賺取1元的買賣,而保險卻是投入1元賺取100元的投資。普通的投資遵循「高收益、高風險」的規律,而保險理財投資卻非常的安全。國家對保險公司嚴格的監管和對保險資金運用嚴格的監控,把投資的風險降到很低。保險公司哪家強,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全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2、建立一項應急儲備金
保險理財的保險費,具有現金價值,表面上是交給了保險公司,實質上是「儲蓄」在保險公司里,投保人隨時可以動用,這筆資金,積少成多,當投保人遭遇經濟困難時,可以動用這筆資金,以渡困境。
3、保單不被凍結且不受債務人索債
當企業破產時,股票、債券、存款等都會被凍結,唯有保單不被凍結。另外債權人也無權要求受益人以保險收益來償還債務。這也是保險投資與其它投資大不相同的地方。
4、保險保障與理財兼具
保險理財還有一大優點即是在於其產品設計本身,具有保險功能的同時,也能投資理財、創造收益。而且投資門檻低,無募集期的特點。
以上便是保險理財的優缺點介紹,保險理財既具有優點又存在一些缺點。它可以在具備保險功能的同時幫消費者創造收益,但保險理財的投資期較長,因此流動性較差,無法滿足消費者對資金的流動需求。所以,消費者在購買保險之理財前,一定要仔細考慮清楚,避免買過之後又後悔。
相關推薦:
投保保險理財注意事項
在近年來,保險理財產品盛行,雖然通過投資獲得利益也是有很大的風險存在的,現在大多數的投資人都選擇走保險理財這一條路,相對較小的風險,既有生命保障又有利益可收,是吸引人們投保最大的特點,隨著購買保險理財產品的人越來越多,難免會被保險市場上五花八門的保險理財產品所迷惑,現在就隨著本文來了解下投保保險理財都有哪些注意事項吧。
保險理財作用有哪些
現如今,人們投資理財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常見的:儲蓄、股票、債券、房地產等,很多人會利用保險理財,來到達保障與投資的目的。但是,大部分人對於保險的認識還停留在保障上,對於其理財的作用其實並不了解。下面我就通過本文來為大家介紹保險理財的作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