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花旗銀行理財怎麼樣
花旗銀行理財存在問題,
可及時向銀監會反映。
花旗銀行,是花旗集團旗下的一家零售銀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並購,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也是一家在全球近一百五十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國際大銀行,總部位於紐約市公園大道399號。2012年9月19日,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在中國的信用卡業務正式運作。
Ⅱ 花旗銀行的理財產品怎麼樣最近被花旗建議投資新興國家市場債券。
看一下該產品收益率是預期還是保證,收益率是否寫在合同里
Ⅲ QFII或者QDII的案例,要有過程和結果,越詳細越好
個案
張先生在07年購買了一款銀行QDII.隨後金融危機爆發,這款Q DII凈值一路下跌,張先生深套其中。隨著今年全球市場的回暖,張先生的Q DII漸漸回到了1元凈值。對於這款困擾了其兩年的產品,他想等一回本就贖回,但算上兩年的時間成本資產其實仍縮水。萬一QDII凈值持續上漲,現在贖回豈不是倒在豐收季節來臨之前?
老QDII:看掛鉤市場決定去留
根據普益財富統計,上兩周由於海外市場持續走高,超過92%的Q D II理財產品收益再次實現上漲,平均周漲幅為2.80%.QDII理財產品收益率曲線反彈持續。在中資銀行的44款QDII理財產品中,除了1款產品虧損超過50%外,所有理財產品凈值均大於0.5.其中,3款理財產品實現正收益,佔比為6.82%.外資銀行的288款Q DII理財產品中,24款理財產品實現正收益,其餘仍在面值之下。
據Wind資訊統計,QDII配置最重的港股表現極為搶眼,恆生指數和國企指數分別大漲11.94%和10.59%.亞太市場方面,新加坡海峽指數大漲13.98%,韓國綜合指數以12.03%的漲幅緊隨其後,印度、澳大利亞等Q D II主要配置地股市漲幅也超過7%.而那些與港股、新興市場掛鉤的QDII,其凈值增長相對表現更好。那些與成熟市場掛鉤的QDII,其表現則相對遜色一些。
這只是整體的統計數字。細致到個體,即使是同一家銀行發的Q D II也冰火兩重天。比如渣打銀行的鄧普頓環球總收益基金(歐元)收益率已經達到18.08%,但其另一款DWS投資氣候變化商盈基金(美元)仍虧損38.50%.上周大宗商品市場表現不佳,掛鉤大宗商品價格類QDII理財產品下跌明顯,渣打銀行「瑞銀彭博固定期限黃金超額回報指數」與「瑞銀彭博固定期限成分原油回報指數」兩款理財產品跌幅均超過3%.
操作提示:普益研究員張星建議,QDII產品往往結構比較復雜,且投資標的不僅掛鉤股票、基金、大宗商品,也掛鉤於不同海外市場,因此不同Q D II產品在不同階段的表現也不一樣。目前來看,全球經濟已經走出了最壞的時刻,雖然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仍存在,但對於市場走勢產生影響的整個大環境沒有改變,寬松的貨幣政策支持著股市的反彈。持有掛鉤股票、基金類Q DII的較為激進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再持有一段時間,然後根據自己的資產收益預期值選擇贖回或持有。掛鉤商品市場、能源的QDII目前表現比較落後,但受美元貶值壓力影響,長期看仍有上漲潛力,投資者仍可繼續持有一段時間。
銀率網分析師趙瑞昆則表示,目前收益上漲的多為投資於新興市場和大宗商品的QDII理財產品。而在新興市場中,亞洲股市的反彈最為明顯。港股年初至今漲幅達35%,投資於港股的QDII理財產品凈值反彈幅度也在30%至50%之間。對於去年虧損比較多的保守投資者來說,如果凈值的回升已經挽回當初的虧損,可以考慮及時贖回。
李先生最近接到一些銀行Q D II產品推薦信息。銀行人士表示如今的QDII增強了安全性,即使未來市場可能下跌,銀行仍保證其本金不虧損。而市場好轉,李先生就可獲得不低於4%的收益。李先生之前對銀行QDII也有了解,但保本QDII還是頭一次聽說。他想,如果Q D II也能保本,現在海外市場估值也不貴,或許可以買一些作為資產配置的需要。但這其中真的沒有風險嗎?
新QDII:風險低收益亦低
在老QDII開始回暖的同時,新Q D II也重新開閘。近期,花旗、匯豐、東亞均推出Q D II產品。跟以往激進風格相比,新QDII也套上了時下流行的保本外衣。外資行人士表示,QDII本可以保本,但早期Q DII在資本市場發燒期推出,為了迎合投資者高收益預期需求,在風格上也變得激進。而如今QDII安全系數增加,但收益也隨之降低。
比如匯豐銀行上月發售的「代客境外理財計劃———美元固定收益票據」就是一款保證收益型產品,投資於由英國匯豐銀行發行並以美元結算、期限為3年的票據,預期年收益率為2.1%.花旗銀行近期推出的「4年期掛鉤指數和基金每日累計相對表現可自動提前終止美元票據」,雖然產品表現掛鉤盈富基金、新華富時A 50中國指數基金和標准普爾金磚四國40指數等,為非保本浮動型,但到期100%美元本金保證。
而東亞銀行正在發售的「溢利寶」投資產品系列22,產品期限為18個月,承諾到期100%本金保障。該產品掛鉤4隻分別在香港和美國上市的中國能源、港口、旅遊、互聯網行業公司股票,若滿足觸發條件可獲得約7%年收益,否則只能取回本金以及相當於本金0.54%的投資收益。此外,QDII產品的銷售門檻也有所提高。按照最新監管要求,QDII產品申購的起點金額由人民幣5萬元調整為10萬元。
操作建議:對於新發行的QDII產品,銀率網研究員趙瑞昆建議投資者可多關注。經歷了金融海嘯後,新開發出的銀行系QDII開始淡化激進的投資策略,轉而追求更為穩健的回報,產品甚至加上了「保證收益」的條款。之前的銀行QDII產品,標的均為海外的開放式基金,市場風險和匯率風險較大,屬於高風險類產品。7月份的幾款固定收益類產品,也讓投資者有機會參與境外低風險固定收益產品的投資。從絕對收益看,僅僅略高於同期的美元存款利率。但其優勢體現在流動性上,比如允許投資者提前贖回,每6個月進行一次派息等。同時銀行系QDII的股票倉位較低,不會超過50%,比較適合穩健的投資者。
此外一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這些新QDII雖承諾本金安全,但其匯率風險不可忽視。隨著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還要額外加上匯率損失帶來的風險,QDII名義保本實際上本金仍有損失,除非收益率能彌補這些損失。因此QDII可能更適合於高端投資者出於資產全球配置的需要而長期持有。普通投資者如短期想在QDII上獲益比較困難,這類投資者還不如買A股基金。
Ⅳ 花旗銀行的理財產品合算么有沒有在大陸買過的,介紹下貌似還得辦個50萬的卡吧。。。
樓上的怎麼那麼多無知的噴子= =
首先在中國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的業務是分開的,雖然花旗銀行是投資銀行,但目前在中國只能做商業銀行的任務,並且,賣的產品不可能是自身的產品。這和國內銀行是一樣的,因為銀行很多時候在很多理財產品銷售都只是一個中介,並且法律規定只能是中介。
關於陽光私募基金,不知道樓主有木有研究過海外基金和國內基金的管理方法區別,兩者的薪酬機制是不一樣的,前者的薪酬是直接和基金盤漲跌有關,後者即便盤縮水了也可以吃管理費吃到飽,但是這並不是說國內基金就一定不好,中國的基金公司還在初始成長階段,還是有比較好的基金經理,他們也確實管理著還不錯的基金,再加上考慮到一定程度的投資分散化,國內基金還是很重要的。
關於直接投資企業,這位仁兄的說法並不是特別理解,如果是股票或者債券的話還好,但如果是只直接作為合夥人投資的話,當然潛在回報會更多,但是也意味著更大的風險。
金融市場就是這樣子的,更大回報的同時通常伴隨著更大風險。
至於花旗銀行的理財產品到底如何,我覺得百聞不如一見,樓主你還是直接去行里問問吧
Ⅳ 花旗銀行個人理財投資
從產品來看,花旗銀行的理財產品各為多樣,包括各種增值保值、投資、養老、教育和避稅等理財產品。他們的理財產品也更為貼近客戶需求,通過與客戶的深入溝通,了解客戶的實力、風險偏好和各種期望,而後通過各種組合,為客戶設計最適合的產品。如果你是高端型的客戶,那你得到的投資組合就更為豐富和強悍。 服務方面,強調以客戶為核心,突出人性化和專業化服務。美國的銀行和國內不同,他們的競爭對手除了其他商業銀行,還要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共同基金等等五花八門的金融機構競爭。他們的銀行很多時候在理財方面都不佔有優勢,很多長期的大量的個人資金都是流向投資銀行、養老保險基金和保險公司,商業銀行必須在服務、人性化和專業化上要下更多的功夫,否則毫無疑問被淘汰。反觀國內,銀行是壟斷部門的。。。 從居民理財的目的上看,美國人普通老百姓理財產品主要還是以養老、教育和避稅為主 不明白再問我。可以選擇,2011/10/2 1:38:51
Ⅵ 買花旗銀行的理財產品後,本金虧損。
您好!市面上的理財產品所涉及的合同基本上都是有利於非購買方的,根據您的描述,花旗銀行與您簽訂合同後因負責具體操作的人員離職而未通知您,存在過錯,應當承擔過錯責任。具體還應當以雙方簽訂的合同為准,建議您仔細研究一下合同的相關約定,因為理財產品屬於投資,既然是投資,則一定存在一定風險。
Ⅶ 花旗銀行做貴賓理財有發展嗎詳細說說
工作職責:
通過現有的個人關系網路開發新的銀行客戶
通過各種銷售渠道完成每月銷售指標
與分行及市場部協調合作開發市場
建立及發展良好的客戶關系 剛開始都是要拉客戶的,將非花旗用戶發展為花旗用戶,花旗有兩種賬戶,一種是citi blue,8萬開一個;另一種是citi gold,50萬開一個。成功開一個有效的 citi blue 積1分,成功開一個有效的 citi gold 積3分,每個月都有業績要求,每月會對你的業績考核評分評級,評分會影響到你的晉升。積分有效期為4個月,即7月1日前積的分數,在10月1日後清零。6個月後積夠126分即可晉升成為理財顧問。
貴賓理財專員在沒有積累到一定業績之前都要發展客戶,業績過關了才能成為理財顧問、理財經理等。路漫漫其修遠兮流動性很大 屬於銀行最最底層
Ⅷ 花旗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
為了使廣大網友不要再被忽悠,認清花旗理財的真面目,才上來這個貼吧發帖,我是有信仰的人,說話本著良心,絕沒撒謊, 今天是2014年12月6號,我存進去112000元進花旗半年,全買了基金,經理一臉誠懇的說,是很穩定的產品,基金利息6.4%沒問題,不會怎麼虧的,我想利息也比其他銀行的理財高不了多少,應該不會虧到哪裡去吧,現在看來我當時太天真了,我才放進去這么點錢,不到半年加手續費就虧了8000,經理從上個兩月就一直說,最近會漲回來的,再等等吧,結果呢,是一跌再跌,今天看2天內又跌了1000元,我就納悶了,又不是玩股票,又不是十幾個點高利息的理財,怎麼會在短期內虧這么多,經理跟我」解釋「說的是按照本金的百分比跌的,就是說存得越多,虧得越多!! 決定下個星期果斷全部取出,再也不睬那個什麼理財經理了,實在是太不靠譜了! 重點是我們虧5000多的時候,是我們偶爾自己上網上銀行發現的,他每個月都會打電話通知說:「利息照舊發放了「,可是怎麼不說本金虧了幾千呢?這不是騙人嗎?沒有職業道德,虧錢不通知,發利息就通知,郁悶,還拖著我們說過幾天會好的,到今天為止我已經不再相信他說的話了,就算買個教訓吧,勸告廣大網友,沒事千萬別買花旗的理財,實在要開賬號方便出國就存定存或者活期吧!
我老公上星期說要等這期利息出來再拿出來(12月14號),結果幾天又跌了2個點,剛剛打電話給理財經理,問他最多跌多少,他的回復極其經典,說:「銀行的責任是跌到本金10個點就通知客戶強力贖回,如果不贖回,銀行沒有任何責任。」 我就納悶了,那我按你的要求贖回的話你就負責了嗎?同樣也不負責任啊,就是說,他們只有通知的責任,還是要等你跌殘了才通知。才6.4%的利息,客戶要自己承擔本金10%損失的風險,簽合同的時候怎麼不說,說了哪個傻子會簽?? 真的是一群高級騙子!
Ⅸ 不了解花旗銀行,千萬不要把錢往裡面扔,什麼理財經理完全是一個推銷員,都是騙人的,千萬不要相信.
只管買不管賣是必然的,你買他們就得到高額手續費和傭金,你怎麼賣和他們沒有一毛錢關系,錢已經落他們兜里了,他們還有時間操心幫你看盤,可能嗎?他們要趕緊找新的客戶,賺下一筆傭金去了,投資建議也是投其所好,以成交為目的,總之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