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威爾遜作為美國總統有什麼值得贊揚的地方
威爾遜是屬於為數並不多的對歷史產生影響的美國總統之一,盡管他的政治生命是在失敗的氣氛中結束的,但是他在國內實行的改革,以及他在外交政策上所宣揚的理想主義,仍得到後世美國人民的敬仰。1962年美國《紐約時報雜志》舉辦的歷史學家評選美國總統的投票活動中,威爾遜的得票在林肯、華盛頓和富蘭克林·羅斯福之後居第四位。
Ⅱ 中國最接近美國Wilshire 5000指數基金的指數基金是那隻
威爾遜5000屬寬基類市場表徵指數,目前國內跨市場指數中,中證流通指數與之有些相似,但是中證流通沒有發行指數基金。跨市場指數中另外有些相似的是中證800指數,但市值覆蓋率中證800可能只能相當於羅素3000或羅素2000,指數基金中也沒有中證800,倒是一些基金公司發了滬深300+中證500(如南方、鵬華、廣發等),自行合成應該可以擬合中證800。
單市場指數中,與上證綜指和深證綜指相似,上證綜指有一個ETF和一個指數基金。
Ⅲ 為什麼五四青年說美國總統威爾遜是騙子
因為,他說的話,沒有兌現。說白了就是,上世紀初,美國影響力不夠的體現,就像現在的我們一樣,實力還行,影響力不夠。
Ⅳ 美國駐伊拉克有叫金威爾遜的元帥嗎半個月前升職元帥,元帥之前是將軍
美軍現在沒有元帥軍銜,最高就是四星上將。美國的元帥(五星上將)只在大戰以後授予,二戰以後授予了10人,1981年最後一位五星上將布萊德雷去世以後,美軍再無元帥。
駐伊拉克美軍司令是中將軍銜。
Ⅳ 美國威爾遜DRWF怎樣退出
美國威爾遜第咋不DR2wf怎樣退出這個我也不清楚,這個要問專業人士的,一般人是不懂得這些的,是看不懂的,只有少數人才懂的。
Ⅵ 求 伍德羅 威爾遜 執政期間對中國的金融、經濟政策
1)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經濟高速發展時期(1898——1929年)
美西戰爭標志著美國由自由資本主義向現代資本主義的轉變,也是劃分美國近代和現代歷史的界標。美西戰爭的結果使美國名副其實地步入了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走上了對外經濟擴張的道路,在對華關繫上美國制訂了「門戶開放」政策。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大發戰爭財,並於1916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國。戰後的20年代美國經濟發展到新的高峰。
由於美國通過西奧多·羅斯福的「公平交易」、伍德羅·威爾遜的「新自由」政策、美國的進步主義運動,以及20年代美國經濟的自由放任,現代資本主義的經濟和政治統治得到進一步的鞏固,但在這同時,也孕育著潛在的嚴重危機。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先是中立,隨後參戰,這時在經濟和政治實力上,基本上仍然是一個羽毛未豐的新興現代化的資本主義國家,她企圖稱霸但是力不從心,在巴黎和會上受挫。戰後,美國在鞏固拉丁美洲基地的同時,開展了全球范圍內的爭奪經濟霸權的斗爭。
2) 經濟大危機、羅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929——1945年)
1929-1933年,美國經歷了人類歷史上空前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赫伯特·胡佛總統的自願聯合政策未能制止危機的蔓延。1933年3月富蘭克林·羅斯福上台執政,實行新政。他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通過強化國家全面干預金融財政、工業、農業、公共工程、社會保障等領域,緩解了經濟危機的嚴重惡果,保護了勞動生產力,避免了美國走上法西斯主義的道路,並為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勝利准備的物質條件。羅斯福新政的改良措施是有利於現代化發展的進步改革舉措,它的全面強化國家干預政策使壟斷主義發展到國家壟斷資本的新階段,標志著現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成熟,對於現代美國歷史的發展具有多方面的深遠影響。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先是中立,1941年底隨著珍珠港事件的爆發,參加組織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美國在經濟上發揮了民主國家兵工廠的作用;在軍事上通過組織參加一系列重大戰役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政治上推動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和發展,保證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這次戰爭的結果,使美國成為得益最大的唯一超級大國,奠定了美國在戰後稱霸資本主義世界的基礎。
3) 戰後最初25年稱霸資本世界的鼎盛時期(1945——1969年)
美國在這一時期登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高峰。由於以原子能技術、宇航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發展為標志的新科學技術革命,在美國的興起推動美國經濟高度現代化的發展。加上美國現代企業組織的新發展,國家和國際壟斷組織的新發展以及跨國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國成為高度現代化的超級大國,並開始向後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轉化。60年代是美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時期,在這期間,美國由海外擴張走向全球擴張,奉行對蘇冷戰和對華遏制政策,也與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發生尖銳對抗,還與願意與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改善關系的西歐與日本發生矛盾。
在對內政策上,戰後初期,美國一度強化了反共主義的麥卡錫主義反民主政策,不過整個說來,美國依然實行擴大資產階級民主體制的政策。在經濟上,從杜魯門的「公平施政」到肯尼迪的「新邊疆」政策和約翰遜的「偉大社會」政策,都在新的條件下不同程度地繼續推行羅斯福的新政政策。而艾森豪威爾的折衷路線的「現代共和黨主義」,也沒有改變強化國家干預和福利國家政策的基本軌道。
4) 超級大國地位一度相對衰落和再度強勢振興時期(1969以來)
70年代以來,美國仍然保持全球超級大國地位,90年代起美國更成為唯一的全球超級大國,但是它的整體實力在70-8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開始相對削弱,90年代以來又再度強勢振興。
盡管美國經歷經濟滯脹和1979-1982、1990-1992、2000-2003年的四次經濟危機,但是整個說來美國經濟仍然在發展,80年代中期和1992以來經濟發展出現少有的好勢頭,2004年以來美國經濟復甦勢頭已經顯現。
為了適應滯脹經濟和國際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在國內經濟政策上美國面臨控制政府幹預規模和重點,強化市場經濟機制的重大調整,尼克松的「新聯邦主義」、卡特的「反滯脹政策」、里根經濟學的振興經濟政策、以及柯林頓新民主黨人刺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政策都證明了這一發展趨勢。在外交政策上,2001年「9·11」事件前美國實行了比較現實主義路線的重大調整。在政治和思想領域,美國的保守主義思潮明顯強化。但是「9·11」後美國的內政和外交明顯向右轉
美聯儲的基本特點就是金融寡頭們的行業協會,它的最高決策權看似掌握在7人委員會的手中,實際上仍然是操縱在金融寡頭們的手中,因為所有的信息和形成決策的基礎設施是最終掌握在銀行家的圈子裡。1907 年銀行危機以後, 一群銀行家們策劃成立一個全國性的中央銀行系統,並掌握這個系統的核心權力。在幾次試圖通過這一法案的努力失敗以後,他們開始資助當時正在競選的威爾遜,威爾遜-答應在當選以後簽署這一法案。1913年,機會終於來了,由大富豪洛克菲勒的祖父,參議員Nelson Aldrich在聖誕節前幾天趁著許多議員休假之際,提出了聯邦儲蓄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並於12月23日通過,威爾遜總統立即兌現了諾言,簽署了該法案。為了低調起見,中央銀行的名稱被刻意迴避了,代之以不太招眼的美國聯邦儲蓄委員會。
美國中央銀行的大權終於落入了紐約銀行家們的手中。多年以後,威爾遜總統提及此事,懊悔地表示「我無-意當中摧毀了我的國家」。私營公司卻掌管著美國的官方貨幣發行權和貨幣政策,影響甚至主宰著全世界的金融市場,不能不令人吃驚和懷疑。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阜康-錢庄的胡雪岩和其它大錢庄的掌櫃們掌管了大清朝的貨幣發行權,他會更多地考慮大清百姓的切身利益,還是他們自己錢庄的利益呢?
事實上,自從美聯儲誕生之日起,就一直處在爭議之中,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議員LouisT.McFadden在1933年5月23日對美聯儲的正式起訴,罪名包括:陰謀,欺詐,非法兌換等。作為國會銀行和貨幣委員會主席長達10年的McFadden議員,對金融事務非常熟悉。他在指控中說:「有些人認為美聯儲是美利堅和眾國的政府部門,其實它是一家私有的壟斷公司。為了他們自己、他們的國外客戶、國內和國際投機者和騙子,富裕和貪婪的高利貸者的好處,來掠奪美國人民。那些黑暗的金融強盜們,正是那些把刀架在別人脖子上而從人家口袋裡拿錢的人,正是那些到各州用金錢購買選票來控制立法的人,也正是那些控制著國際宣傳機器來欺騙我們對他們過去的罪行讓步並開始新的罪行的人。」結果,McFadden在從國會山賓館前的計程車中下來的時候,兩發左輪手槍的子彈飛向了這位勇敢的議員,結果他的命大,兩發都沒射中。不久,McFadden在華盛頓的一個宴會上吃了一些東西後,突然覺得胃部劇烈疼痛,恰好一位醫生朋友在場,立即對他進行洗胃,McFadden又躲過一劫。最後一次-,McFadden終於還是突然由於「心臟衰竭」於1936年10月3日闔然長逝。
在此後,凡是質疑美聯儲合法性的議員,總是會在-連選時遇到資金無比雄厚的競爭者而敗北。一隻看不見,甚至想不到的手,左右著國際金融市場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懷疑美聯儲80年代以來,人為和刻意地在扭曲黃金和-石油價格。當然。美聯儲從不直接出手干預市場,而是通過一個神秘的基金-美國交易穩定基金ESF(US Exchange Stabilization Fund)來實施干預。甚至ESF也不直接進入外匯和黃金期貨市場,而是找幾家大型代理銀行來執行美聯儲紐約銀行的干預意圖,由於這些銀行交易量非常驚人,ES-F的單子可以混在其中,這樣可以近乎完全的隱形.在金融市場上,這只看不見的手被稱為「華盛頓-華爾街軸心」。
Ⅶ 威爾遜對美國有何貢獻
美國資產階級政治家和歷史學家、美利堅合眾國第28任總統(1913~1921)。1856年生於弗吉尼亞州的斯湯敦縣。自幼接受嚴格的學校教育,先後就學於北卡羅菜納州戴維森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弗吉尼亞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共受了13年高等教育。
1885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先後執教於賓夕法尼亞州布林·瑪爾女子學院、康涅狄格州韋斯萊揚大學、普林斯頓大學。1902年10月至1910年9月,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倡導導師制等教育改革。1910年11月當選新澤西州州長,推行教育、選舉、市政等一系列改革,有「進步派政治家」之稱。
1912年11月競選美國總統成功,蟬聯兩屆。任總統期間,他對內推行「新自由」改革,涉及降低關稅稅率、確立聯邦儲備體系、制訂反托拉斯立法以及頒布工人罷工合法、鐵路工人8小時工作制、禁止使用童工等法案。對外政策上,因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狼煙四起,威爾遜先是宣布美國「要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都要做到中立」,繼而不失時機地、有步驟地將孤立主義傳統根深蒂固的美國拖入戰爭。
1917年1月22日,曾提出「沒有勝利的和平」的議和原則。4月2日,要求國會對德宣戰;6日,簽署宣戰書。1918年1月8日,提出「世界和平綱領」,即「十四點」。其主要內容是公開外交、公海自由、建立國際聯盟等。
1918年12月至1919年6月,親率美國代表團參加巴黎和會。因國聯計劃招致反對,威爾遜從1919年9月4日起,不顧體弱多病,開始在全國巡迴演說,以謀求支持,25日病倒;10月2日,返回白宮後,因精疲力竭,抑鬱之至,患中風而半身不遂。1920年12月接受191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1924年2月3日,因患心臟病而在華盛頓去世。著有《國會政體》、《美國人民史》等。
Ⅷ 在建黨偉業中,為什麼說美國總統威爾遜是騙子
他提出的十四點計劃和民族自決給世界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和中歐國家民主岌岌可危,甚至一個個接連走向法西斯主義的種子。
Ⅸ 尼克威爾遜博士 人類救濟基金會 (HRF)是個什麼機構
您好!親愛的,尼克威爾遜博士人類救濟基金會,它是一個慈善救助機構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