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虧了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虧了

發布時間:2021-12-18 06:01:03

1. 為什麼中銀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都是虧損的

可能他買的是債券吧,最近這段債券在調整,一直在下跌

2. 請問中銀穩富理財產品買的人 有虧的嗎我問銀行,銀行說目前還沒有遇到有虧的

如有中行手機銀行,您可登錄手機銀行點擊中銀理財查看在售理財產品信息。
請您在購買理財產品前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並知曉投資風險。
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理財產品過往業績不代表其未來表現,不等於理財產品實際收益,投資需謹慎。
如需進一步了解,您可咨詢網點理財部門經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3. 中銀自身理財產品R2型天天虧,還不準贖回,是搶錢嗎

沒有辦法,因為理財需要固定日期的,所以說不到時候你肯定不能夠進行贖回的,盡管是天天在虧錢,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了。

4. 中行穩富理財產品一直虧,怎麼追回,謝謝

理財的這個只能這樣

5.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會出現虧損本金的情況嗎

會。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會出現虧損本金的情況。因為中國銀行理財產品並不是保本保收益的產品所以可能會發生本金虧損,虧損是需要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目前銀行只有存款是保本保收益的產品。
一般來說,銀行理財根據風險大小可以分為5個等級,從小到大依次為R1-R5,等級越低那麼風險越小,相對來說預期收益也越小,等級越高,那麼風險越大,相對來說預期收益也
越高。

一. 銀行理財風險產生的原因
1.對客戶風險評估不嚴
客戶風險評估過於形式化,沒有嚴格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風險認知能力和承受力評估客戶的財務狀況,即便客戶的風險評估較低而不能購買高風險的產品,也可以重新評估,直至客戶達到購買高風險理財產品的要求,造成將高風險產品銷售給風險規避型客戶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理財產品風險與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違背了「把適當的產品銷售給適當的客戶」的原則,不符合監管部門「賣者有責」的要求。
2.存在不當銷售行為
面對競爭激烈的銀行理財產品市場,銀行銷售人員為追求效益並完成年度考核指標,往往會誇大相關理財產品的收益,刻意忽視產品的投資方向、投資比例、風險收益實現形式、提前贖回機制等風險提示,從而誤導投資者。由於客戶的風險意識不高,普遍將銀行理財產品視為利率更高的存款產品,將預期收益率視為確定收益率。這就導致投資者購買的理財產品並不是真正意義的零風險、高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而是風險等級較高的私人債務,當產品到期不能兌現承諾的收益時會增加銀行的商業糾紛。
3.信息披露不充分
一些理財產品只有成立時以及到期時的信息披露,對運作中的信息披露不足,缺乏後續跟蹤的研究分析。如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只包括簡單的投資類型、大致比例范圍,缺少投資組合變動、收入、費用和資產估值的信息,對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償債能力分析等風險評估及審查不到位。這種信息披露不充分也反映了銀行投資後管理形式化、簡單化,存在資金發放條件未落實、資金流向監控不到位、對借款人和項目未進行跟蹤風險評估、還款來源無法保障合法及時足值性、對政策風險和市場風險敏感度不足等問題。
4.各部門協調監管不足
由於銀行理財產品涉及的機構較多,不僅涉及到銀行業金融機構,而且還涉及到證券信託、基金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業務之間存在大量的交叉往來,當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趨嚴時會促進金融產品的進一步創新,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等渠道,使新產品繞過原有的監管規則以滿足投融資的目的。如在2008-2011年間銀監會連續發布10篇公文以加強銀信合作的監管,而其他部門在2012年的券商創新大會上卻對相關行業的管制放鬆,使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期貨公司資管等均被允許當通道使用,這就造成了新的理財產品可以繞過銀監會的監管,導致銀監會之前發布的監管成為一紙空文。會。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會出現虧損本金的情況。因為中國銀行理財產品並不是保本保收益的產品所以可能會發生本金虧損,虧損是需要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目前銀行只有存款是保本保收益的產品。
一般來說,銀行理財根據風險大小可以分為5個等級,從小到大依次為R1-R5,等級越低那麼風險越小,相對來說預期收益也越小,等級越高,那麼風險越大,相對來說預期收益也
越高。

一. 銀行理財風險產生的原因
1.對客戶風險評估不嚴
客戶風險評估過於形式化,沒有嚴格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風險認知能力和承受力評估客戶的財務狀況,即便客戶的風險評估較低而不能購買高風險的產品,也可以重新評估,直至客戶達到購買高風險理財產品的要求,造成將高風險產品銷售給風險規避型客戶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理財產品風險與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違背了「把適當的產品銷售給適當的客戶」的原則,不符合監管部門「賣者有責」的要求。
2.存在不當銷售行為
面對競爭激烈的銀行理財產品市場,銀行銷售人員為追求效益並完成年度考核指標,往往會誇大相關理財產品的收益,刻意忽視產品的投資方向、投資比例、風險收益實現形式、提前贖回機制等風險提示,從而誤導投資者。由於客戶的風險意識不高,普遍將銀行理財產品視為利率更高的存款產品,將預期收益率視為確定收益率。這就導致投資者購買的理財產品並不是真正意義的零風險、高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而是風險等級較高的私人債務,當產品到期不能兌現承諾的收益時會增加銀行的商業糾紛。
3.信息披露不充分
一些理財產品只有成立時以及到期時的信息披露,對運作中的信息披露不足,缺乏後續跟蹤的研究分析。如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只包括簡單的投資類型、大致比例范圍,缺少投資組合變動、收入、費用和資產估值的信息,對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償債能力分析等風險評估及審查不到位。這種信息披露不充分也反映了銀行投資後管理形式化、簡單化,存在資金發放條件未落實、資金流向監控不到位、對借款人和項目未進行跟蹤風險評估、還款來源無法保障合法及時足值性、對政策風險和市場風險敏感度不足等問題。
4.各部門協調監管不足
由於銀行理財產品涉及的機構較多,不僅涉及到銀行業金融機構,而且還涉及到證券、信託、基金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業務之間存在大量的交叉往來,當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趨嚴時會促進金融產品的進一步創新,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等渠道,使新產品繞過原有的監管規則以滿足投融資的目的。如在2008-2011年間銀監會連續發布10篇公文以加強銀信合作的監管,而其他部門在2012年的券商創新大會上卻對相關行業的管制放鬆,使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期貨公司資管等均被允許當通道使用,這就造成了新的理財產品可以繞過銀監會的監管,導致銀監會之前發布的監管成為一紙空文。

6. 我買的中國銀行穩固封閉式理財,為什麼每天看都是在虧本呢

中國銀行穩固封閉式理財也是有一定幾率出現虧損的,屬於正常的情況。

中國銀行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有可能虧損的。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非保本、浮動型收益的理財產品。投資機構不承諾保本,也不保證最低收益,產品凈值的變動決定著投資者收益的正負。

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風險由投資者來承擔,所以需要根據風險承受能力的高低來選擇產品。此外也有一些低風險的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其風險性與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是一樣的。中銀理財穩富封閉式不是保本型的理財產品。

(6)中國銀行理財產品虧了擴展閱讀:

中國銀行穩固封閉式理財介紹如下:

中國銀行穩固封閉式理財屬於非保本浮動型理財產品,投資標的主要是股票、債券等,風險等級為R2級,風險測評C2及以上的客戶才能購買這款產品;

投資往往都是高風險伴隨高收益,所以個人投資者要匹配好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多對比一些理財產品,選擇適合自己產品或者投資方式。由商業銀行或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

7. 請問中國銀行買的理財在虧還能回本嗎

要看具體情況,如你買的債券型基金,或者是股票型基金,它的收益是隨市場波動的,行情一旦好轉是可以回本的。如你買其它的理財產品,一旦虧本就很難說能否回本。

8. 我買了中銀理財產品穩富天天虧,覺得被騙了

看綜合收入咋樣……不行你話就推了吧……低風險可以,如果是中高風險投資,趕緊撤,明智選擇

9. 中銀理財穩富封閉式202022就是騙局,怎麼看天天都虧本金,兩個月我虧6千元了

中國銀行穩固封閉式理財也是有一定幾率出現虧損的,屬於正常的情況。
中國銀行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有可能虧損的。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非保本、浮動型收益的理財產品。投資機構不承諾保本,也不保證最低收益,產品凈值的變動決定著投資者收益的正負。
不同形式的理財產品虧本也是不一樣的。銀行理財產品分保本型和非保本型,收益不一樣,理論上理財產品都有風險。股票,外匯,原油期貨可能是本金的幾倍,在加杠桿的情況下。p2p由抵押的平台,本金還能保障。沒有抵押的平台很可能本金全無。
這個屬於理財產品,買入前銀行都是做了風險評估的,贏虧都有可能而且是自己負擔,不過只要是產品沒到期之前都不能確定最後的結果是贏是虧。不會的,這個雖然是銀行貸代發的這個理財項目,但是銀行不會就是嗯,給你補補血,那個虧損吶。如果有虧損的話,建議你還是就是盡量嗯,取出來不要在那裡放了。畢竟投資有風險嘛,把那個放那個那地方。

閱讀全文

與中國銀行理財產品虧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海看期的期貨博客 瀏覽:937
糧食期貨市場許可 瀏覽:780
赫美集團明天走勢 瀏覽:972
交易開拓者調用函數 瀏覽:785
新加坡幣對人民幣匯率2012年 瀏覽:370
上海啟贇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158
華聖1交易時間 瀏覽:593
快錢金融公司怎麼樣 瀏覽:975
頤和集團欠巨額債務 瀏覽:390
金融公司員工工作規范 瀏覽:225
釣魚是什麼杠桿圖片 瀏覽:566
匯率下跌樓價 瀏覽:736
哪款貸款軟 瀏覽:500
佰仟貸款可以取出 瀏覽:66
迪拜金融公司 瀏覽:528
從貨幣層面考察的匯率決定理論 瀏覽:628
石葯集團聯想51 瀏覽:623
金融機構獲獎感言 瀏覽:909
小贏理財等額本息投資 瀏覽:722
上海證券通騙子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