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幫銀行推薦理財產品

幫銀行推薦理財產品

發布時間:2021-12-18 08:29:26

1. 銀行理財推薦

你好
各項費用不主動告知

近年來,銀行發行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速度正在加快,銀行理財產品逐步從預期收益率型向凈值化轉型,所有理財產品採取凈值化管理。

那麼,到底什麼是凈值型理財?所謂凈值型理財產品,其運作模式與基金類似,按照份額發行,定期或者不定期披露單位份額凈值的理財,這類型的理財通常沒有預期收益率,而提供的是業績比較基準,通過凈值變化反映投資的運作情況,透明度更高,更能真實反映資產的市場價值。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在各家銀行理財產品推薦欄上,大多都是凈值型理財產品。同樣的,部分銀行理財經理也是優先推薦這類產品。不少銀行理財經理在介紹產品時,偏愛介紹產品亮點、過往業績、業績比較基準和管理團隊。但是對產品的相關費用、投資方向、投資資產種類及投資比例等關鍵信息,要麼隻字不提,要麼簡單帶過。

「目前凈值型理財收益率會略高於傳統理財收益率,有一款產品賣得比較好,該款產品不僅過往業績表現優異,且投研團隊能力很強。」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表示,凈值型理財的盈虧需要客戶自己承擔,即最終實際收益率會有波動,可能高於業績比較基準,也可能低於業績比較基準。

在理財經理推薦產品的整個過程中,並沒有對產品的風險等級、投資范圍、投資策略及其收取相關費用做詳細的介紹,只是大概介紹這只產品的情況,包括業績比較基準、期限、起購金額。

與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不同,有的凈值型理財產品要收取相關的費用,其中包括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託管費、銷售服務費等,但是本報記者在走訪調查發現,如果投資者沒有就此問題提問,理財經理通常不會主動告知投資者。

當記者詢問某凈值型產品是否要收取相關費用時,一位銀行理財經理向記者告知要收取一定的費用,並表示:「最終實際能拿到手的收益是已經扣除完相關費用的,這個費用是直接從產品收益里扣除的,扣完費用之後的收益顯示在凈值里。」

銀行工作人員

合規銷售意識有待增強

根據相關規定,凈值化轉型對銀行在產品的風險評定、對產品投資信息的披露、對客戶的風險測評方面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也更強調銀行要在產品營銷話術、推廣手段等方面守住合法合規的底線。但是在理財產品銷售時,理財經理是否真的是從投資者的適當性角度去推介產品還要打一個「問號」。

證券日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部分銀行理財經理在向客戶推薦理財產品時,並沒有從凈值型產品的特徵和風險等級角度向客戶進行介紹,對於產品的風險,銀行工作人員要麼是客戶不問便不提,要麼是籠統帶過,只更多強調「最高預期收益」。雖然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有風險提示,但風險條款往往繁雜生澀,並不利於在客戶理解的基礎上理性地進行投資決策。

在某城商行支行網點,記者發現,該行發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很小,一直在業績比較基準上下小幅波動。對此,客戶經理為了銷售產品,拿「業績比較基準」當預期收益,在向客戶介紹產品時,出現「一般都能達到最高收益」等詞語,在銷售過程中埋下了合規隱患。

「看不懂理財說明書也聽不懂理財經理所說。」大部分投資者向記者反映,理財產品說明書難懂固然與其專業性強有關,但是銀行專業人士對客戶並沒有起到專業輔導的作用。此外,很多人對於理財產品說明書,更是棄之不顧。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位投資者。該投資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波動太大,風險較大。而且說明書上的條款太復雜,更有一系列復雜的計算公式讓她直言「看不懂收益究竟是多少」。

據記者了解,各家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都是極長的篇幅,內容多達十幾項,分別從產品概述、產品風險等級、理財產品條款、附錄、風險揭示書等方面介紹,而且都是與投資者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內容,不過,其中涉及大量專業性名詞,諸如「久期」「回撤」等等。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要簽署多種文件,投資者若想在通常簽訂協議的幾分鍾內看完,並且看明白,絕非易事。

「未來投資者應該更多以產品的風險等級來判斷產品的風險,而不是以凈值型來做判斷。凈值型理財產品更加考驗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投資者可能面臨零收益或負收益(即本金損失)的情況,因此要計算好收益和相關費用。」銀行業內人士表示,要關注產品風險等級,了解具體資金投向,並且看清楚產品說明書,潛在的風險和可能發生的虧損會被隱藏在小字型大小的說明文字里。在購買後,要定期關注產品的資產配置和凈值變化情況,在獲取最大化收益的同時,防範潛在投資風險。
望採納祝你好運

2. 如何推銷銀行理財產品

一般銀行理財產品的推銷話術比較簡單,有以下幾個關鍵點需要投資者重點關註:

1.購買日離銷售日有多遠?如果一個產品期限一個月,但是你購買日離起息日還有5天,那這個產品所公布的收益率基本就沒什麼意義,收益率需要打個折才行。

2.分清楚工作人員說的收益率是他估計的收益率還是寫到產品說明書里的收益率。

3.區分清楚到底買的是不是銀行理財產品,有些銀行從業人員會將保險當銀行理財賣。

4.區分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比如中行的理財風險評級分為五級,前三級都不需要擔心本金安全,但是第四和第五類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保險理財

以某保險公司的富貴人生保險理財項目為例,產品宣傳如下:

分五年儲蓄,每年儲蓄5萬元,就能馬上享有六大利益:

(一)從儲蓄的第二年開始即可獲得9000元的固定收益,此後每隔一年都會固定有9000元打到您的帳戶上,直至終身。

(二)與此同時每一年約5000元的浮動收益也將准時打入您的帳戶,讓您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機構理財帶給您的豐厚收益。

(三)當然這兩筆錢如果您暫時不用,我們還可以以每年4%的利息讓它們以復利形式不斷生息,只按3%計算的話到80歲可累積到114萬元,相當於本金的4.6倍,為您贏取更多財富。

(四)除此之外,在獲得收益期間,如您急需用錢,還可以在完全不影響收益的同時即刻取出30萬元急用,以確保資金超高的靈活性。

(五)以上說的都是收益,更重要的是您的本金始終安全,並且有兩種方式供您靈活選擇,1、您可以將本金安全的轉移給您的受益人;2、也可以選擇在年老時隨時提前贖回,用來補充養老。

(六)更加人性化的是上述所有利益全部免稅,使您在享有機構理財安全、穩定收益的同時更完整的保全了資產。

看似一份完美的產品,那麼收益和風險是否真如產品宣傳中所描述的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1. 保險的現金價值隨著時間累積,在一定年限後確實會看起來很高。但是你只能死了轉讓給受益人,而不能直接給自己——除非是申請退保贖回,這樣就比那個值要虧很多。因此,保險基本上是一個遺產轉讓的渠道,但對你自己的生活享樂不是很大的幫助。用年老時賬號里的總價值去暗示你這都是你的,而不提醒你這個錢其實是給受益人的,是不合適的。

2. 比較時,往往會拿存銀行去對比,說放在銀行一年利率才多少多少。但其實如果放在銀行連續存N年,如果利率穩定的話,復利計算下來也很可怕。拿自己幾十年後的復利加總,去PK 銀行一年利息才多少多少的說法,是不合適的。

3. 為了修補第1條帶來的疑慮,往往會給你生存獎勵金和每年的紅利計息等等。但獎勵金的來源就等於是你這筆錢的利息預支給你(別忘記,你可是要在這個庫里放幾十年的復利計算呢),羊毛出在羊身上;而紅利計息最大的問題,是她和你描述的是該保險公司每年的盈利率X%,但這個是指該保險公司的業績情況,和你計算年度紅利用的是Y%。但Y%此時此刻是不知道的!包括銷售自己都說不清楚如何制訂,只能說精算師會根據每年的X%而定出一個Y%。所以,用整個保險公司的盈利率,讓你錯誤映射以為你的分紅計息也是這個,是不合適的。

4.在最後一步說服的時候,往往會說,這個是保本的,而且還有紅利這些增值。其實國家政策看好,前途看好,最不濟您肯定是保本的,您擔心個啥?錯。每年通貨膨脹3%都說少了(我09年11月寫的),現在吉野家一個牛肉飯套餐都小30了親,09年才1x元吧!沒能跑贏銀行利率,就是失誤!用「這個理財項目至少是保本的」,來讓你放開警惕,也是不合適的。

3. 銀行工作人員給出的理財推薦就一定靠譜嗎

需要來看一下推薦的產品是否源為銀行(自營)理財業務,如果是自營銀行理財產品,那麼還是比較穩健的。

你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不包括結構性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眾邦多邦利」銀行存款產品,靠檔計息,最高支取收益率5.0%,轉入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支取當日實時到賬,支持隨時支取,無限額限制。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4. 去銀行辦理業務的時候,銀行為什麼會推薦理財產品

我們中國老百姓對銀行的概念,一直是非常堅信和信任的,因為銀行在我們心目中是國營企業,是有國家背書的,我們對於國家政府,國家政權,國家黨政都有非常崇高的信任。所以呢,我們到了銀行辦理各種業務的時候都是相信,並且服從,這樣的心理對待銀行體系。可是我們在很多銀行里看到一些業務員會給我們推銷保險,基金,大額理財等等一系列跟我們錢相關的產品,尤其是一些小銀行更加的明顯。

我們就郵儲銀行的案例來跟大家講述一下為什麼郵儲銀行拚命的推銷保險呢?

5. 理財銀行推薦

1.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的理財產品種類繁多,比較雜。主流產品有中銀日積月累、中銀穩富、中銀債負等四個系列。地區差異較小,大部分產品在各省分行都有銷售。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元、10萬元、30萬元,收益率適中,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不適合此類理財產品。

2.工商銀行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種類相對較少,主流產品只有保本型和工銀財富專享系列。產品地區差異不大,但是工銀財富系列會額外推出只針對某些地區客戶的理財產品,如浙江、山東等地。投資門檻地,一般為5萬元起,但工銀財富專享系列針對50萬元以上高凈值客戶會不定時推出收益率相對較高的產品。選擇工商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必須認真分析其投資門檻和不同種類的理財產品的特點,穩健投資。

3.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產品類型相對較多,主流產品是非保本的乾元系列。沒有地區差異,大部分菜品在各省分行都有銷售。投資門檻最低5萬元,收益率相對較高。在五行隨時可贖回的產品系列中,建行的日薪月溢(按日)型收益率最高。不同產品投資門檻區別度較大,針對10萬元以上的高凈值客戶有收益率較高的產品。適合無流動資金需求且有高收益需求有冒險精神的投資者。

4.農業銀行

6. 推薦幾個比較好的理財產品

主要看哪個平台的理財產品更符合您的需求、風險偏好、流動性以及收益目標!回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百答度理財)平台上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精選基金產品可供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8%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

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還有一些精選的權益類基金產品,適合能夠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者。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7. 2021年銀行推介理財產品,有經驗的友友幫分析下,值得買

這是銀行代售的保險類行業理由合同產品,不是銀行的理財產品。
這類保險合同生效後,想半路退保要收取手續費用,被保險人不死就無法取回本金。
有閑錢永遠不使用的可以買,郵政儲蓄銀行比較喜歡推廣這類保險合同,因為合同生效後產生的經濟糾紛,銀行方面基本無責。

8. 求高手推薦幾款銀行理財產品

1.貨幣型信託理財,一般存期在1到12個月,年化利率在4%~5%之間,每個銀行每個禮拜都有
2.資產類信託理財,這個利率和期限都比較高,風險也相應大一些。推出的也比較少,基本上要在網上查(比如南京工行2012年有一款棲霞建設推出的以房產利潤為基礎的信託理財,年化利率是10%,利息按月拿,也可以本息滾,期限是三年,目前基本都是兌現的)
3.基金類理財,這個建議在證券公司買,因為手續費會低很多,如果為了方便也可以在銀行買,分為貨幣類,債券類,股票類,貨幣類和債券類和上面兩款相似,股票類波動比較大,建議用定投的方式分散風險
4.保險類理財,以分紅險為主,這個看每個人的需要,期限很長,收益比定期差不多,但是有保險保障,現代人自我保障意思稍顯薄弱,其實保險類投資是投資籃里不可或缺的一環
5.貴金屬理財,比如黃金,白銀,甚至石油,都可以投資(投機),我個人認為其風險比股票要低得多了,但是如果想參與,還是需要相當的專業知識的

9. 銀行推薦的理財產品能買嗎

銀行「售賣」的理財產品一般分為「銀行自營理財」和代銷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

一、銀行自營理財:

我們所說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是指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由銀行資管部門(未來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產品。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銀行理財不能提前贖回。

二、銀行代銷的產品

這里所說銀行代銷產品一般是銀行「代理銷售」的其他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獲得中間手續費的一種營銷方式,例如銀行代銷公募基金、保險、信託產品等。銀行只是「代銷中介」,不承擔產品管理與兌付。

理論上銀行代銷的產品也會有「准入」,代銷的產品肯定都是由合規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飛單或欺詐除外),但是產品不一定符合你的風險偏好、流動性要求以及收益目標,特別是保險產品很多為長期10年甚至20年的產品,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判斷是否符合。

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10. 大家能夠幫忙推薦一下銀行現在有什麼好的理財產品嗎

定期儲蓄存款。無風險。收益穩定。

閱讀全文

與幫銀行推薦理財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國信證券工資 瀏覽:159
丹麥元和美元匯率 瀏覽:981
大海看期的期貨博客 瀏覽:937
糧食期貨市場許可 瀏覽:780
赫美集團明天走勢 瀏覽:972
交易開拓者調用函數 瀏覽:785
新加坡幣對人民幣匯率2012年 瀏覽:370
上海啟贇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158
華聖1交易時間 瀏覽:593
快錢金融公司怎麼樣 瀏覽:975
頤和集團欠巨額債務 瀏覽:390
金融公司員工工作規范 瀏覽:225
釣魚是什麼杠桿圖片 瀏覽:566
匯率下跌樓價 瀏覽:736
哪款貸款軟 瀏覽:500
佰仟貸款可以取出 瀏覽:66
迪拜金融公司 瀏覽:528
從貨幣層面考察的匯率決定理論 瀏覽:628
石葯集團聯想51 瀏覽:623
金融機構獲獎感言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