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的內在增長率公式g
是第二個公式,g=(ROE×b)÷(1-ROE×b)。
兄弟我跟你分析和推導如下:
1、原公式:
公司內在增長率原公式是g=p*(1-b)÷[A/S-p*(1-b)]。其中p是銷售收益率,A是資產,S是銷售收入,b是你題目所說的利潤留存率。
2、原公式變換:
1)先把該公式的分母中的S進行通分,可得:g=S*p*(1-b)÷[A-S*p*(1-b)];
2)再對上述所得公式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A,可得:g=[(S*p/A)*(1-b)]÷[1-(S*p/A)*(1-b)];
3)(S*p/A)這個代表的是銷售收入乘以銷售收益率,即利潤,A是總資產,(S*p/A)即是總資產收益率。因假設該公司無杠桿,則總資產等於凈資產,則該公式也就是凈資產收益率,即ROE。
4)用ROE替代(S*p/A),則,無杠桿公司的內在增長率g=(ROE×b)÷(1-ROE×b)
明白了嗎?兄弟!希望對你有幫助!
⑵ 總資產增長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總資產增長率=本年總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100% 其中:本年總資產增長額=年末資產總額-年初資產總額
總資產增長率也是分析企業當年資本積累能力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總資產增長率,又叫總資產擴張率,是企業本年總資產增長額同年初資產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本期資產規模的增長情況。
通過總資產增長率指標可以分析該企業一定時間內資產經營規模和擴張速度。該值越高,擴張速度越快。但在分析時,需要關注公司資產擴張的質與量的關系,以及企業後續發展力,以避免盲目擴張。
拓展資料:
財務分析是利用財務報表的數據、結合其他有關的補充信息,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進行綜合比較與評價的一種工作。
公司若具備財務分析的能力需具備一下幾個能力:償債能力 資金實力 運營能力 盈利能力等。
舉例計算一:若某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305萬元,2016年營業收入220元,本年比去年增減變動比例怎麼計算。
總資產增長額=(304-220)÷220×100%=38.18%
即2017年該公司總資產增長率為38.18%
舉例計算二:甲乙兩企業2018年營業收入均為400萬元,甲企業較上一年收入增加100萬元,乙企業較上一年收入增加50萬元,問兩企業集資,誰更容易招來投資
甲企業2018年資產增長率=100÷(400+100)=20%
乙企業2018年資產增長率=50÷(400+50)=10%
容易看出甲企業資產增長率更高,投資前景更好,更易招來投資。
資產的特徵: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沒有所有權)的資源;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如果某一項目預期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那麼就不能將其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前期已經確認為資產的項目,如果不能再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也將不能再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企業預期在未來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資產。總資產增長率將會成為衡量企業資產擴張的一重要指標。
⑶ 公司理財股利增長率怎麼算,要詳細的過程和公式。
1X0.5%XLOG
⑷ 計算增長率公式
增長率計算公式:
n年數據的增長率=[(本期/前n年)^(1/(n-1) )-1]×100%
公式解釋:
1、本期/前N年:應該是本年年末/前N年年末,其中,前N年年末是指不包括本年的倒數第N年年末,比如,計算2005年底4年資產增長率,計算期間應該是2005、2004、2003、2002四年,但前4年年末應該是2001年年末。括弧計算的是N年的綜合增長 指數,並不是增長率。
2、( )^1/(n-1)是對括弧內的N年資產總增長指數開方。也就是指數平均化。因為括弧內的值包含了N年的累計增長,相當於復利計算。因此要開方平均化。應該注意的是,開方數應該是N,而不是N-1,除非前N年年末改為前N年年初數。總之開方數必須同括弧內綜合增長指數所對應的期間數相符。而具體如何定義公式可以隨使用者的理解。
3、[( )^1/(n-1)]-1,減去1是因為括弧內計算的綜合增長指數包含了 基期的1,開方以後就是每年的平均增長指數,仍然大於1,而我們需要的是 年均增長率,也就是只對增量部分實施考察,因此必須除去基期的1,因此要減去1。
人口增長率:
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指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長數( 出生人數減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口數之比,通常以年為單位計算,用千分比來表示,計算公式為: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內死亡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經濟增長率:
經濟增長率是末期國民生產總值與 基期國民生產總值的比較 以末期 現行價格計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長率是名義經濟增長率。
以 不變價格(即 基期價格)計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長率是實際經濟增長率。
在量度經濟增長時,一般都採用實際經濟增長率
經濟增長率也稱經濟 增長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時期經濟發展水平變化程度的 動態指標,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標。
⑸ 增長率的公式怎麼來的
既然可持續增長率
可持續增長率的概念:可持續增長率是指不增發新股並保持目前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條件下公司銷售所能增長的最大比率。
經營效率:指資產周轉率和銷售凈利率
財務政策:指資產負債率和留存收益率
可持續增長率的計算公式:可持續增長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留存收益率?權益乘數)/(1-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留存收益率?權益乘數)
根據該公式的前提假設可以推出如下結論:
資產周轉率不變→銷售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
銷售凈利率不變→銷售增長率=凈利增長率
資產負債率不變→總資產增長率=負債增長率=股東權益增長率
股利支付率不變→凈利增長率=股利增長率=留存收益增加額的增長率
即在符合可持續增長率的假設條件下,銷售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負債增長率=股東權益增長率=凈利增長率=股利增長率=留存收益增加額的增長率。
與實際增長率的聯系:
1.如果某一年的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與上年相同,在不增發新股的情況下,則實際增長率、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以及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三者相等。這種增長狀態,在資金上可以永遠持續發展下去,可稱之為平衡增長。當然,外部條件是公司不斷增加的產品能為市場接受。
2.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個財務比率有一個或多個比率提高,在不增發新股的情況下,則實際增長率就會超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也會超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由此可見,超常增長是「改變」財務比率的結果,而不是持續當前狀態的結果。企業不可能每年都提高這4個財務比率,也就不可能使超常增長繼續下去。
3.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4個財務比率有一個或多個比率下降,在不增發新股的情況下,則實際增長率就會低於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也會低於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這是超常增長之後的必然結果,公司對此要事先有所准備。如果不願意接受這種現實,繼續勉強沖刺,現金周轉的危機很快就會來臨。
4.如果公司中的4個財務比率已經達到公司的極限,只有通過發行新股增加資金,才能提高銷售增長率。文章來源:東奧會計在線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⑹ 企業的投資規模增長率怎麼計算
用本期投資額減去上期投資額除上期投資額,就是增長率,影響一個企業投資增值率的因素很多,包括行業階段,企業階段,經濟環境,融資成本等等。不僅需要需求廣闊,還要有核心競爭力,同時能快速融資。更多想盡的內容關注公。。。眾。。。。號baozuqiuzhang
⑺ 看《公司理財》對內部增長率的定義不太明白,如下:
書上的定義就是只有內部來源,沒有你後面的那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