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錢放銀行定期還是理財好
錢放在銀行定期存款,首先沒有風險,雖然利息不是很高,但是保證前不遭遇風險,而如果錢用來購買理財產品,與存銀行定期相比,收益會高,但是也會有風險,購買理財產品或多或少都會有風險的。
因此這個問題需要辯證的來看,不同人群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具體情況合理選擇。
2. 錢放銀行定期存款不如購買貨幣基金,那誰還會把錢放銀行定存
錢放銀行定期存款,不如購買貨幣基金,現在把錢放銀行定存的人確實越來越少了。
按照現行存款利率,定期存款5年期,年利率只有3.0%,而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都在3%以上。
而且,貨幣基金的收益都是按天計算的,相當於利滾利,再加上存取方便,隨時可以存取,收益卻比銀行5年定存利率還要高。
所以,現在存銀行定期存款的人越來越少了。
銀行為了限制存款流失,對貨幣基金的轉入都做了限制。
比如,一些銀行對轉入余額寶的限制是:單日上限是50000元;單筆5000元。
3. 為什麼現在還有很多人寧願把錢放進銀行也不願意拿來理財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大家都說銀行能躺著賺錢,其實主要就是有太多的人不知道、不懂得、或者說不會理財,只能把錢放在銀行里,讓銀行來代他們打理,銀行自然就可以賺到很多錢。
不只是銀行,余額寶、基金公司、養老理財公司等等,他們都是用投資者的錢來賺錢,你賺的越少,他們賺得就越多!錢能生息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如果能夠獲得穩健的收益,估計誰也不會讓錢躺在銀行卡里睡大覺。
但是,現實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明明知道通過適當地打理和優化自己的存款,能夠獲得更好的回報,卻寧願把錢放在銀行里吃利息,也不願意去優化理財。
這四種人是經過我抽象後的素描像,很多人可能介於他們之間,每種理財可能都會嘗試一點,但是都是「蜻蜓點水」的方式,大部分資金仍然放在低風險的銀行存款里,這種淺嘗輒止的理財方式也是不能實現財富增值的。
4. 錢存銀行好還是買些理財產品好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
銀行存款:只要是合規的銀行金融機構的存款,均享受存款保險保障,50萬以內100%賠付。可提前支取,但是需要損失一部分利息。
所以,沒有哪個更好,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流動性要求以及收益目標的產品即可。
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定期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5. 余額寶VS銀行理財 錢放哪裡更好
1銀行理財收益更高
單從平均收益看,銀行理財似乎只比余額寶高了一點,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米米通過數據發現,上周貨幣基金寶寶的平均收益是3.94%,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是4.39%,兩者收益差距為0.45%。
余額寶只是個例,今年收益漲幅能超過它的貨幣基金可是寥寥無幾。
但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就放余額寶里,不考慮其他的貨幣基金。"
那我們也可以把銀行理財中收益很低的外幣理財和保本理財排除掉,只買城商行的非保本理財,這個收益也能達到5%了。
最主要的是,這類產品的安全等級為2級,屬於中低風險,獲取本金和預期收益的概率在99%以上。
簡單說就是,城商行的非保本理財收益超過余額寶不少,而且很安全。
2貨幣基金流動性更高
如果要比流動性的話,貨幣基金顯然要比銀行理財高太多了。
大多數貨幣基金可以做到贖回T+0或T+1到賬,尤其是一些寶寶類產品,基本上贖回當天資金就能到賬,部分可以秒到賬。
比如米米特別喜歡的余額寶和朝朝盈,都能實現快速到賬。
但是銀行理財大部分都是封閉式理財,流動性非常差,只能到期才能贖回。如果想提前贖回,可要損失不少的本金。
不過銀行理財里有一類產品叫:凈值型理財。
它的流動性要比封閉式理財高很多,一般在開放日可以隨時贖回,但收益就沒封閉式的那麼高了。
3銀行理財門檻太高
銀行理財的購買門檻最低為5萬元,這個條件會把很多同學攔在門外。
還有一些收益更好的銀行理財,門檻可能需要50萬甚至100萬,這真是"貴族理財"。
當然,如果同學們比較有錢,可以去銀行咨詢下這類專屬理財,畢竟這類理財收益會高不少。
貨幣基金往往是1分、1元起購,最高也不會超過1000元。
4風險相差無幾
銀行理財的資金大多流向存款、債券、非標資產領域。
貨幣基金的資金主要流向存款、債券和其它金融資產。
這么一看,他們兩者的資金流向較為類似,所以風險相差無幾,都屬於低風險理財產品。
看完米米的比較,大家對這兩類產品的優缺點應該都很熟悉了。
我也給大家一些具體的建議:
如果你還是一名學生,或是職場新人,或是短期內有較大支出,那麼米米建議首選貨幣基金。
如果你已經成家立業,並且短期內沒有重大支出,或是想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盡量追求高收益,那麼我建議選擇銀行理財。
6. 錢放銀行存定期好還是買理財產品好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
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
可以關注一下中小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定期存款的優點。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7. 把錢放在銀行里還是股市裡
1、銀行。錢放在那才安全,無疑是普通大眾最關注的事,求安、求穩、是大多數大眾的心態描寫,比較穩妥出資和股票理財,無疑是存銀行定時最為穩妥,只有銀行不倒,存單不丟,這筆錢就永遠是你的,永無後顧之慮。
2、穩妥。帶有出資性的穩妥也能夠使出資人收益頗豐,相對於銀行存定時,穩妥理財,無疑是收益較大的一種選擇,可是,可是穩妥品種形形色色,並且不同險種之間相差甚大,買穩妥,多遵從於專業人員的引薦,有的穩妥3 T天就能夠變現。有的穩妥周期卻長達十幾年、幾十年,期間還需求購買者不時關注。所以,穩妥出資:安全指數80%,收益指數80%、省心指數90%、周轉周期90%~30%
提起股票,達觀的人想到的是一夜暴富,失望的人想到的是股災。期間的變數能夠說是天差地別,想要股票理財,除了需求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外,還有一定的經濟腦筋,比較以上兩種,股票理財需求投入很多的精力也具有很大的風險,可是高風險就對應著高回報,其收益與上兩種也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有才能進行短線操作的股民,能夠說,股票理財,不僅是一種出資,也能夠作為一個工作。
所以,股票理財:安全指數50%、收益指數120%、省心指數50%、周轉周期95%。
每種出資理財都伴隨著一定的風險,每個人的時刻、精力和才能也各有不同,扼要的介紹一下以上三種產品的利害聯系,詳細怎樣選,還要因人而異,最終祝福我們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理財方法。
8. 錢存銀行和買基金哪個好
要看您是否懂基金,如果您懂得如何購買基金,那當然是購買基金比較好,因為基金的利息總比銀行存款的利息高。但如果您對基金不是很了解,還是建議您把錢存銀行,不會虧本還能賺一點利息。
以下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職責: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金融機構乃至金融業進行監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職責: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
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等。職責: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機構,商業它主要的業務范圍有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
投資銀行: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富國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等 。職責: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世界銀行:用於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