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銀行未經允許為客戶購買理財產品排行

銀行未經允許為客戶購買理財產品排行

發布時間:2022-01-29 12:01:52

銀行理財產品排行榜

你好啊親,這個的話建議可以使用支付寶的余額寶功能啊,利息是比銀行的高的呢,而且取用還很方便的啊,安全性也是沒問題的呢,有保障,希望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的呢,望採納,謝謝你啦親。

⑵ 銀行向客戶推薦理財產品到底可靠嗎

我認為銀行所推薦的理財產品確實是可靠的,因為他們會根據大數據的分析,確定每個客戶真正的需求。

⑶ 銀行為什麼會不斷地推薦理財產品購買理財產品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之所以每次去銀行,工作人員都拚命的推薦我們購買理財產品,主要原因還是以下幾點。

01.銀行的大力推廣及要求。

銀行為了自身的發展,發展路線越來越向國外銀行看齊,除了存款業務以外,其餘中間業務也是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曾經的商業銀行,存貸款利差收入,將近占據了銀行收入的90% 現在的佔比依舊很高。但銀行發現,發達國家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佔比總收入將近50%

最後總結

銀行之所以不斷地推薦理財產品,也是業務所迫,但是大家在銀行辦理業務時,如果不需要的話,可以明確拒絕,明確拒絕以後,工作人員就不會上前打擾了。但大家如果想購買的話,也記得了解清楚產品內容,自己是否需要以後再簽合同。

⑷ 民生銀行私自給用戶辦理業務,未經我的同意,購買錢生錢C的理財產品,是否違法,該如果讓銀行付出代價

銀行一般不會強制性讓客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理財產品的,銀行理財都是在其他櫃台辦理的,不是直接到銀行櫃台辦理的,一般理財都會有專業人員出來說明的,銀行經理或專門理財師說明的,你這樣未經過你同意,理財都會讓你選擇風險評估的,你這樣不會說銀行草率的就這樣給你辦理了,起碼也要有你的簽名的吧。銀行不會違法的,銀行理財雖跟銀行掛鉤,但不屬於銀行存錢,銀行不會付出代價的,除非你的資金出問題了,理財的資金不見了,追不回了等。。。

⑸ 在銀行顧客理財要買保本理財而工作人員卻未經過客戶同意就買了不保本的最後虧了,應該怎麼辦

買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應該進行風險評估,風險越高的理財產品收益越高。銀行不可能不經客戶同意就買不保本的理財產品,你可以看一下是不是有你簽字,如果有你簽字你是認可的。現在你虧損了找銀行也沒有辦法,因為沒有證據證明你沒同意,如果你有證據證明不是經你同意的,你不知道風險等級,那你可以找銀行索賠。

⑹ 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幾乎不買銀行賣的理財產品

雖然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櫃台就設在銀行營業廳內,但是它跟普通儲蓄業務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理財產品跟儲蓄業務分屬銀行的不同體系。所以理財產品不像銀行儲蓄,是可能會產生虧損的。
而很多理財產品的銷售人員為了個人私利,經常向咱們無知的普通投資人推銷高風險的投資產品,這產品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就悲劇了。

那麼銀行理財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以外,有時候還會代銷保險、基金、信託等業務。有很多小夥伴就上了套,本著賺取收益的目的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卻被銷售人員混淆了概念,買成了保險。
保險沒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獲取保險金是不確定的。而且銀行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的保險,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買份保險,最好也別選擇銀行。
套路二
有些時候銀行會把代收產品當成自發的產品賣,可能還會向客戶隱瞞風險。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買的其實不是銀行的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三
銷售人員介紹的預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並不是到期後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計算陷阱都沒有那麼簡單。收益套路是無窮盡,只能自己注意一點,以免踩進了陷阱。
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套路,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合同,這樣如果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⑺ 銀行理財產品一定安全嗎

一般來說,理財產品的安全要看的是資金安全還是本金安全。
資金安全主要看的是理財產品到期後能不能按期兌付,即會不會違約。如果不能按期兌付,就算收益再高也沒什麼用。從這方面來說,銀行理財即便不再保本,但資金還是安全的,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聽說過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出現過違約的情況。當然,如果只是銀行代銷的其他機構的理財產品,還是有可能出現違約的。
而本金安全,就主要是看買了理財產品之後會不會虧錢。從理論上來看,銀行的保本理財具有保本承諾,所以一般本金是不會出現虧損的。在銀行理財不再承諾保本之後,顯然就存在了虧損的可能,所以投資者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不過從實際來看,即使銀行理財不再保本,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的本金就不安全了。
為什麼不再保本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不安全了?
首先,很多銀行理財即便不承諾保本,但本身風險也是比較低的,出現虧損的可能性很小。大多數銀行理財都是偏向穩健的,其投資的資產多為可產生穩定收益的資產,雖然這些銀行理財收益率不是很高,但出現虧損的可能性也比較低。有些不承諾保本的銀行理財,甚至幾乎就不會出現虧損,比如現金管理類產品。
或許,各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紛紛成立起來之後,會有一批高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出現(理財子公司的產品可直接投資股票),但這類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都會有較高的預期收益率或者以凈值化產品的形式出現,比較好辨識,如果不想本金冒太大虧損風險,不買這類銀行理財便是。所以只要對收益率沒有太高的要求,買銀行理財,本金還是相對安全的,只是少了一個保本承諾而已。
其次,雖然絕大多數銀行保本理財以後都會消失,但還有一種保本理財可能還能繼續存在,那就是結構性存款。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但並沒有把結構性存款納入進去,或許是把結構性存款定性成了存款,因為在央行的存款統計數據中,也是把結構性存款歸為存款的一種。不過,從產品的設計上看,結構性存款更像是理財產品,而不是存款,所以結構性存款更多被看成是一種銀行理財。
而結構性存款不僅能保本,而且還能保障最低收益率。既然不受資管新規的影響,即便其他銀行保本理財都消失了,結構性存款可能也會繼續存在。

⑻ 60歲以上能不能買銀行理財產品

招行65歲(含)以上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的相關規定:

⑼ 銀行客戶經理推薦的理財產品,一般可以相信嗎

李阿姨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結果被銀行理財經理推薦並購買了9%收益率的理財產品,李阿姨的孩子想知道,這是受騙了嗎?

現實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張大叔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結果購買成了其它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王大姐去銀行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被銀行的理財經理忽悠購買了高風險理財產品,林大哥本來想購買保本銀行理財產品結果卻購買了非保本保息理財產品。

如果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由於銀行理財經理推薦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回去時才發現並不是銀行理財經理說的沒有風險、確保收益的理財產品,你會怎樣呢?

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應該如何去購買呢?風險在哪裡呢?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如何做才減少風險呢?

⑽ 銀行客服在向客服推薦理財產品時,要首重推薦哪些點呢

有很多銀行的客戶在面對推薦理財產品的時候都比較的盲目,一般做這類業務的人首先要了解客戶他們的思想,不要一股腦的直接推薦公司的產品和自己的一些產品,首先一定要先去了解客戶他之間的需求。首先客戶他需要什麼理財才可以去推薦,如果不需要的話就這樣推薦,反而會取得逆反的心理,讓大家覺得你是在強迫他做理財,所以對你就會沒有很大的信任,對於客戶來說,首先你要了解他對哪些需求之後,把這些工作做好,再給他講解這些細節,不然的話你一股腦的推薦的話,就顯得自己是非常的主動,很多人在面對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都是不太喜歡強求。

一般推薦理財產品的時候,自己肯定也是要懂得理財方面的知識,不光要懂得銀行方面的產品保險之類的,還要知道更多的規劃,比如客戶他的需求還有漏洞。都要給客戶講究清楚,我們在推薦理財產品的時候,真的是需要很多方式方法,很多情況可能就是在一念之間大家都會來購買理財產品,但是也會通過一念之間聽你說的言語,大家也會放棄畢竟這些產品其實都是要靠業務人員的表達方式,才能讓大家得到認可和信任,有很多人在這方面做的也是比較好,通常就是知識加固的比較牢固。

閱讀全文

與銀行未經允許為客戶購買理財產品排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登峰集團破產 瀏覽:870
證券公司設立的條件包括 瀏覽:121
平安的保險傭金是屬於工資么 瀏覽:206
18年人保車險傭金 瀏覽:147
江蘇舜天集團創業有限公司 瀏覽:309
信託資管稅 瀏覽:968
信託銀行的日語 瀏覽:223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宣傳活動 瀏覽:555
理財中屬於基金公司的 瀏覽:830
適合新手的基金理財 瀏覽:770
paypal付美元匯率 瀏覽:548
平安鑫誠理財有限公司 瀏覽:274
期貨計算題視頻百度雲 瀏覽:881
大陸去香港做外匯 瀏覽:756
中小企業電子商務融資困境 瀏覽:64
河南環境能源交易所 瀏覽:246
哥爾股份股票 瀏覽:336
反收購和融資手段 瀏覽:240
天津交易所現貨鉑金手續費 瀏覽:500
2014年全國融資擔保行業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