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個人投資理財定期評估安排

個人投資理財定期評估安排

發布時間:2022-02-02 16:43:03

① 該如何制定一個理財計劃

手上有點小錢的時候,我的建議是買短期定期保本理財。

首先,買任何理財之前,先買1000試水。

放上一個月,看收益。年利率超12%的不買,定期超一年的不買。

原因有下,

你這手頭的錢,沒事的時候,是活的,有事兒的時候,是死的。

比如,突然計劃春節小長假陪女朋友去旅遊,預算5000怎麼說?

是我的建議,拿出30%左右放余額寶,吃2.6%的活期利息即可。因為這錢日常消費和緊急大額消費都夠用。

然後剩下的,可以投入穩健的理財產品去做定期理財。

至於定期理財的選擇,個人建議:

如果對於流動性沒有太大要求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的范圍就比較大了,可以考慮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大額存單、銀行結構性存款、國債逆回購等理財。

短期理財產品,多數收益略高於貨幣基金,但是流動性稍遜色。

1,短期理財(券商+銀行、P2P/P2B)。

在固定期限如30天~365天等,無法主動賣出,也就是到期贖回。

券商理財,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66%,以20萬元本金測算,一年的預期收益約為9320元。

P2P/P2B,固定收益產品,年化收益率在6%-14%之間。

P2B很多人說不會選。

說它風險低呢,若啥也不看地瞎投,等於蒙眼接飛刀啊!把命運交給老天,那就只能聽天由命。

說它風險高呢,上班族如我,以「邊投邊學」的姿態幾年來還算穩妥,它成為了我餐盤的主食之一。

所以要學會怎麼選適合的,了解得越多,風險越可控。

我從2014年開始投P2B到現在,沒耗費過多精力,每年多掙個幾萬,收益還比較有優勢的。

也比較喜歡穩健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所以選的是P2B類的頭部平台,簡單來說就是風險比較小,省事兒,但是收益頂多也就10%了,如果對收益沒有特別高的追求,倒是可以一試。

年化收益在9%——11%,而且門檻低,300起投,現在投資還送500京東卡:100紅包+500京東卡

ps:專屬活動,此頁面注冊才有獎勵

可以去看看他們的理財論壇,體驗一下優秀的客服服務和社區論壇,以後投資其他平台也有對比。

2,大額存單和銀行結構性存款。

綜合部分銀行公布的利率,近期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分別為2.28%、3.18%、4.15%、4.19%,要比普通的定期存款高一些。

此外,流動性更好的銀行結構性存款大多數是一年期以內,收益率在4%左右,不過現在不保本不保息,收益浮動等風險需要自己承擔。

3,國債逆回購。

個人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月底,季底、年底時候,收益高到10%也有,需要好好選擇分析。

以上幾種是目前比較穩健的理財方式,也可以說是我自己投過的理財產品,確實是比較不錯的。

說了這么多理財,最重要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產品其實沒有對錯,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找到適合的,就是對的。

不建議購買項:保險、股票、股票基金、各種幣。

說句實話,買這些東西能賺錢么?

能,但絕對不會是你,如果你相信自己買股票能賺錢,還不如買彩票實際點。14年有朋友建議我買比特幣,當時了解了一下,感覺噱頭很大、風險更大,堅決不買,至今我也不後悔。因為,他買了五千多,一個月不到就變兩千多了,然後為了止損就都賣了,沒有人能夠看到四年後今天漲成這鬼樣。

如果你手頭這兩萬不急用,就當不存在,你可以全買比特幣,十年後再見。

② 個人如何投資理財

理財渠道多種,歡迎您關注招行個人投資理財,方式較多,如:定期、國債、受託理財、基金等等,若您持我行卡購買,建議您可以到我行網點咨詢理財經理的相關建議。

③ 個人理財應該怎麼做

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收益目標、風險偏好、以及流動性要求的產品;二、選擇「靠譜」的平台,例如銀行、有大品牌信用背書的平台;三、謹記風險與收益永遠成正比。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精選基金產品可供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還有一些精選的權益類基金產品,適合能夠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下載鏈接」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④ 中國銀行在個人網銀上開通投資理財後,還要進行風險評估嗎

根據監管政策要求,通過網銀認購理財產品及基金產品前您必須要進行風險測評,如果不進行風險評估,那麼您只能查看我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及基金產品,而不可購買。風險測評可以幫助您了解您的風險承受能力是否適合購買相關投資類產品,系統根據答案為您判別風險承受能力,並將結果反饋給您並記錄測試結果。風險評估的效期為1年,風險評估支持時間為7*24小時,評估實時生效。理財簽約為長期有效。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⑤ 個人怎麼合理做好投資理財

1、個人的總體財務狀況
包括個人收入、儲蓄情況等,這是基礎,只有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了清楚地了解,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多少閑置資金能夠拿來做理財。通過記賬了解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存款,生活必須花費額,備用金額,暫時閑置資金額等。
2、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
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當然依據不同的因素還有更多的劃分方法。依據自己的收入多寡大致可以分為依賴父母階段(20歲以前),個人奮斗階段(20-30歲),家庭奮斗階段(30-60),退休階段(60以後) 。每個階段因為收入和開支的情況不同,所挑選的理財產品個投資風向也不同,每個人生階段的具體理財選擇,可關注《不同人生階段理財方法簡匯》
3、個人的投資風險偏好
銀行和一些金融機構會有針對投資人風險偏好類型的測試,一般會把投資人分為保守型、平和型和激進型的投資者,和五種風險偏好類型:保守型投資者、中庸保守型投資者、中庸型投資者、中庸進取型投資者 、進取型投資者。經測試明確了自己的風險偏好類型後,才可以盡可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產品。
4、理財知識的掌握程度
這些理財知識包括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理財方式、投資手段、具體每個理財方法或者是產品的本質如何,其運作原理,相關術語,收益和風險是怎麼樣的,周期長短和投入資金的周轉靈活性如何等等,都要有所了解。
5、把握投資理財市場的相關信息
把握投資市場的相關信息,能幫助投資者及時發覺市場的變化,並根據變化合理調整自己的理財策略,如此便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投資損失。因此,在理財過程中,理財愛好者一定要通過電視、廣播、網路及紙媒等多種途徑關注市場的相關信息。

⑥ 個人投資理財計劃

財務收支是實現投資理財方法的最基礎的方面。

首先,記錄每一筆收入和支出,並在每個月底做一次匯總,久而久之,就對自己的財務狀況了如指掌了。
其次,記賬還有一個好處,對自己的支出作出分析,從而更合理地安排支出。「月光族」如果能夠學會記賬,相信每月月底,也就不會再度日如年了。
再次,在日常消費時,能用信用卡,就盡量刷卡消費,一來可免除攜帶大量現金的煩擾,二來可以通過每月的銀行月結單幫助記賬。
另外,支出費用時,不要忘了索要發票。

怎樣通過基金,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一:制定適合自己的方案。確定了自己的目標,風險承受力高的,可以考慮較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風險承受力低的,可以考慮低風險的債券型基金或貨幣。投資組合也就有保守型、一般風險型、高風險型之分了。事實上,個人理財規劃的真諦其實是要通過合理的規劃、管理財富來達到人生目標。
二:確定自己的個人投資理財的目標。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多種不同的目標,其中之一就是理財目標。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目標都不可能取得成效,沒有目標就會每天隨著股市的漲跌,在自己的得失情緒中煎熬。而有了目標就可以減少情緒化的決定,理性面對市場變化。

三:理財目標有短期、中期和長期之分,所以不同的目標會決定不同的期限,例如3個月後要用的錢是絕對不能用來做高風險投資的。反之,3年後要用的錢如果不用來,則會失去獲得更高回報的可能。

個人投資理財規劃,通過風險投資來獲利,這是的主要手段和目標。

防守型是一種風險較小、收益還算不錯的方式,值得我們嘗試。
防守型的個人投資理財主要包括:
a,國債;
b,人民幣產品和外匯投資產品;
c,債券型基金;
d,銀行儲蓄存款;
e,分紅保險;
f,貨幣市場基金。
當個人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了清晰的了解,又確立了自己的投資理財目標,做到「知己」之後,還需要熟悉產品等外部因素,做到「知彼」。「知彼知己」才能制定一個相對合理的規劃。

教育儲蓄有優勢

對普通工薪家庭來說,小孩的教育支出占據了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專家建議教育規劃首選教育儲蓄,教育儲蓄較其他儲種有一些不可比擬的優勢:一是利率優惠,1年、3年期教育儲蓄按同檔次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計息,6年期按5年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計息,可以說是零存整取的存法,卻享受整存整取利率;二是教育儲蓄免徵利息稅。

個人投資理財之保險:不同階段選擇各異

人生每個階段因家庭經濟狀況的改變,保險需求也相異。單身族年輕人收入尚不穩定,主要風險來自意外傷害,因此可選擇定期壽險附加意外。結婚後身負家庭重擔者,應該考慮到整個家庭的風險,所以這一時期選擇的險種以保障性高的終身壽險、定期壽險、意外險為主。為人父母後,如果夫妻雙方均已投保,在小孩出生後可投意外保障,因為意外險的費率較低。退休後的養老期,收入減少或根本沒有收入,因此應該在青、中年期即為自己計劃一筆支付老年生活的基金。通常可將全年所得的5%到10%作為保費的預算,保費分配則應多考慮家庭主要經濟支柱的保險需求。

儲蓄、保險增值:考驗風險承受力

如果說儲蓄、保險等主要是保證你維持目前的生活水平。那麼預期收益更高的基金、股票等則能使你的財富增值,提升你的生活水平。雖然這類品種收益高,但其風險也相對較高。

在購買房屋上,一定要拒絕做房奴

購房可能影響家庭生活水準長達10~30年,若不事先合理規劃,很可能變成為房所累的「房奴」。購房要配合負擔能力,在一生中可隨生涯階段的改變而換房,這就是「房涯規劃」。成家前或新婚夫婦的首次購房,以一居、二居小戶型的房子為主。使用5~10年便可考慮換購三居的房子。在中年若有能力,可考慮以居住品質與較好環境的三居或四居以上住宅購買。到退休後子女已遷出,可換購小戶型並兼顧醫療、休閑等的公寓,釋出部分資金供退休以後生活需求。

END
注意事項
以下是簡單的個人投資理財規劃的建議,相信對於普通家庭應該足夠了。

最保險:買貨幣基金,相當於可以隨時支取的定期存款。年收益能達到2%左右。
其次是購買國債。 在次:買信託投資產品,這需要有一定的資金規模。年收益一般可以達到4%以上
然後是:買股票基金 。最後是購買股票。

其實,越保險的收益就越低,風險高的收益也就越高。 你用來投資理財的錢越少選擇性就越少,錢越多選擇投資的方向就越多。

⑦ 個人投資理財計劃,如何制定個人投資理財計劃

通常按照這三個維度去做平台考察評估。
①背景可靠②風險可控③模式可行。
需要了解自己對於理財產品風險風險偏好的類型。一般來說我們將風險偏好分類五種類型:非常進取型、溫和進取型、中庸穩健型、溫和保守型、非常保守型。 不同的類型對於風險的喜好是不同的,由此選擇的理財產品也會不同。
理財產品基本分三類:低風險、中等風險與高風險的,給自己一個定位,檢查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
第一種,低風險理財產品。該一般而言該類理財產品風險極低。包括了國債、銀行存款、保本型的理財產品、余額寶類、債券基金等低風險、低收益的產品。
第二類,中等風險理財產品。一般選擇風險較代,信用良好、實力雄厚的公司發布的產品。
第三類,高風險性理財產品。這玩的就是心跳。股票、黃金,藝術品等。藝術品不懂行的建議不要下手;股票更多玩的是心態,技術層面占第二位;在低位是可以適合配置一些黃金(請注意是投資性黃金還不是裝飾類,用於保值)。

⑧ 個人銀行理財規劃包括哪些步驟

如果說樹立理財意識是理財之路的起點,那麼做好自己的理財規劃則是在理財之路上邁出了第一步。理財規劃就是以客戶的現有資產狀況、未來收支狀況以及風險偏好為基礎,通過按照科學的方法重新配置資產、運用財富,從而更好地管理財富、實現理財和生活目標。

理財規劃一般分五步進行:

第一,回顧自己的資產狀況,包括存量資產和未來收入及支出的預期,知道自己有多少財可以理,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設定理財目標。需要從具體的時間、金額和對目標的描述等來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財目標。理財目標可能會有多個,例如買房、購車、育兒、養老等。在多個理財目標之間進行合理的資源分配,有利於理財目標的順利達成。

第三,構建風險防範體系。清楚自己的風險偏好,不要有超過償還能力的債務,保留好家庭應急預備金,購買人身及家庭財產保險,是保障家庭財務平穩運行的可採取措施。不要做不考慮任何客觀情況的風險偏好的假設,例如,有的客戶因為自己偏好於風險較大的投資工具,把錢全部都放在股市裡,而沒有考慮到他有父母、子女,沒有考慮到家庭責任,這個時候他的風險偏好偏離了他能夠承受的范圍。

第四,進行戰略性的資產分配。根據前面的資料決定如何分布個人或家庭資產,調整現金流以便達到目標或修改不切實際的理財目標,比如,有多少錢進行儲蓄,用多少錢購買基金,用多少錢購買保險等。在做好了這個資產分配的工作後,然後才是投資操作層面,進行具體的投資品種和投資時機的選擇。

第五,理財方案跟蹤與調整。市場是變化的,我們每個人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的收支水平也在不斷的變化,我們應該做一個投資績效的回顧,不斷調整理財規劃,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財務安全、資產增值和財務自由的境界。

規劃好你的「錢」程

1、求學成長期:這一時期以求學、完成學業為階段目標,此時即應多充實有關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若有零用錢的「收入」應妥為運用,此時也應逐漸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切勿「追趕時尚」,為虛榮物質所役。

2、初入社會青年期:初入社會的第一份薪水是追求經濟獨立的基礎,可開始實務理財操作,因此時年輕,比較有事業沖勁,是儲備資金的好時機。從開源節流、資金有效運用上雙管齊下,切勿冒進急躁。

3、成家立業期:新婚期間是人生轉型調適期,此時的理財目標因條件及需求不同而各異,若是雙薪無小孩的群體,較有投資能力,可嘗試從事高獲利性及低風險的組合投資,或購屋或買車,或自行創業,而一般有小孩的家庭就得兼顧子女養育支出,理財也宜採取穩健兼顧成長的投資策略。

4、子女成長中年期:此階段的理財重點在於子女的教育儲備金,因家庭成員增加,生活開銷亦漸增,若有扶養父母的責任,則醫療費、保險費的負擔亦須衡量,此時因工作經驗豐富,收入相對增加,理財投資宜採取組合方式,貸款亦可在還款方式上彈性調節運用。

5、退休老年期:此時應是財務最為寬裕的時期,但休閑、保健費的負擔仍大,為充分享受退休生活,理財應採取「守勢」,以「保本」為目的,不從事高風險的投資,以免影響健康及生活。退休期有不可規避的「善後」特性,因此財產轉移的計劃應及早擬定,評估究竟採取贈與還是遺產繼承方式更符合需要。

閱讀全文

與個人投資理財定期評估安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陸去香港做外匯 瀏覽:756
中小企業電子商務融資困境 瀏覽:64
河南環境能源交易所 瀏覽:246
哥爾股份股票 瀏覽:336
反收購和融資手段 瀏覽:240
天津交易所現貨鉑金手續費 瀏覽:500
2014年全國融資擔保行業 瀏覽:58
葡幣對港幣幣匯率計算 瀏覽:678
通常股票講的杠桿是什麼 瀏覽:116
同花順我的持倉在哪裡 瀏覽:103
下列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說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218
初學者適合買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745
東融資產延期 瀏覽:923
英國韋德外外匯 瀏覽:523
中國股市有幾個股票 瀏覽:251
今天股票回漲嗎 瀏覽:92
中信證券與中信集團 瀏覽:491
項目融資評估目的 瀏覽:350
理財產品出事怎麼報案 瀏覽:164
上海建設用地價格 瀏覽: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