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京東金融里的券商理財詳細說明書在哪查詢
可以通過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目前,我行的個人理財產品在主頁上有公布,您可以進入主頁,點擊「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搜索」,分類您需要的產品信息。如需建議,請聯系客戶經理了解。(溫馨提示:購買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② 支付寶里的銀行理財銀行存款產品出了問題到哪可以去找啊
如果在支付寶理財,有不懂的問題和發現理財有問題,請找到支付寶客服,如果客服解決不了問題,可以直接撥打支付寶客服電話。
③ 銀行理財業務的數據去哪裡找
兩個途徑。一個是直接沖銀行的季報、半年報、年報裡面得到;還有就是從專業的網站得到,我一般從http://bank.hexun.com/,尋找我需要的數據,還可以,每季度更新也挺快的。
④ 哪裡可以找到銀行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
目前只有一些專業的資訊公司提供資料庫可以查詢各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
根據我使用的情況來看,也不是非常及時和准確,並且還收費。
如果你是要查詢某家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建議到該行網站上或者網銀查詢,但有可能產品描述過於煩瑣,詢問客戶經理或客服也是一種方法。
⑤ 應該怎麼看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
長期以來,多數人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印象都是:收益穩定、風險低、放心投資。但這種固有的印象以後要變啦!
因為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都不再是無風險的品種了,2017年就曾出了很火爆的「民生銀行30億假理財」。
在監管的要求下,打破剛性兌付幾乎已經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
銀行理財承諾保本將會成為歷史,現存的保本理財產品也會逐漸的淡出市場。
可見銀行理財產品並不是理財資金安全的避風港。
今天就介紹一個選購銀行理財產品的利器——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
一、風險測評很重要
在解讀產品說明書之前,首先還要強調一個很重要的步驟——風險測評。
到銀行做理財之前,風險測評是不可或缺的。
和家庭保險規劃一樣,理財同樣注重產品的適用性。
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很多人都認為,做理財只要選好產品就可以了,風險測評是一個繁瑣且不必要的過程。
事實上,風險測評限制投資者購買超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目的在於更好的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所以進行風險測評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個完整的風險測評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投資者的年齡、財務狀況、投資經驗和目的、預期收益等等,綜合評估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
綜合在一系列的信息下,得出投資者對應的風險承受水平:
C1—C5是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R1—R5是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
在選購理財產品時,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應該和產品風險等級相對應。
在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的5個等級中,只有R1(低風險)是保證本金安全的;R4(中高風險)和R5(高風險)在現實中的銀行理財產品比較少見。
二、產品說明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做完風險測評後,就要說一說理財產品說明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銀行的理財產品中,光是看產品的推介頁面是不夠的,這樣獲取的信息量太少了。
想要充分了解一個產品,還得看產品的說明書。(銀行官網提供產品的說明書讓投資者查閱)
一份完整的產品說明書,大致會分為產品要素、投資范圍、產品運作說明、理財收益說明、產品兌付說明、信息披露等幾個部分。
1、產品要素
在產品要素上,包含很多產品的相關信息:產品名稱、產品編號、規模等,這些很簡單就可以理解,就不再過多介紹。
需要注意的是在說明書的前面部分,有一個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編碼,這個編碼相當於理財產品的身份證號碼。
在中國理財網上就可以查詢產品的真假,防止銀行違規銷售,出現假理財的情況。
驗證產品的真實性後,還要了解產品的具體類型是什麼。
產品類型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保本浮動收益和非保本浮動收益。
兩種類型的收益都是不固定的(一般以預期收益率估算投資收益),主要區別在於是否保證本金的安全。
保本浮動收益保證本金安全;而非保本浮動收益不保證本金安全,在投資環境較差的時候,存在本金損失的可能性。
結合產品的類型和產品風險等級,綜合衡量一個產品的風險定位。(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應該與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相匹配)
2、投資范圍
做銀行理財最好還要了解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
至少得知道自己的資金將會投資於什麼地方。
不同風險資產的配比,直接決定了一個產品的風險和收益。
各項資產大致的風險水平排序:
貨幣市場類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主動管理型權益類資產<量化對沖類資產
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可以挑戰風險水平較高的資產,風險承受能力弱的則要更注重安全性。
3、產品運作說明
運作說明規定了產品的規模的上限和下限。
有一個說法,說理財產品的規模越大,在投資貨幣市場工具時議價能力越強,能獲得更高的利率。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是規模較大的產品在低於極端風險時,會表現出更強的防禦能力。
4、理財收益說明
關於理財收益,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一件事。
理財收益的說明主要分為兩部分:成本和收益。
成本主要包括產品的託管費、銷售費、浮動管理費、管理費及稅率等等一系列的收費,不同的產品對於收費的要求不同。
現在大部分的理財產品都採用預期收益率來衡量理財產品的水平。
需要明確的是:預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
預期收益率只是對於未來產品的投資預測,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導致到期實際的收益情況低於或超出原來的預測。
在此提醒一句: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大致在3%-5%這個區間內,收益太低固然不好,但收益過高也要注意相應的風險,仔細研究好再投資。
5、產品兌付說明
正常來說銀行理財到期及時兌付並不是難事,銀行理財的安全性還是很有保障滴。
產品兌付說明這里除了規定銀行到期兌付情況,還規定一旦出現意外的兌付問題,會有怎樣的應對方案及後續時間安排。
6、信息披露
信息的及時披露是投資者了解產品後續投資進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產品信息越透明對投資者了解產品越有利。
我們需要獲取產品信息披露的地方及時間,實時獲取產品運作的情況。
7、風險性評估
對於銀行理財存在的可能性風險,可以到辨險識財APP上面查看產品評價報告,了解該款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這樣可以有效保證安全。
⑥ 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
看清楚理財產品的具體投向
不同的投資方向、投資標的,風險程度會相差很大。投向股票、基金等領域的理財產品風險較高,此類理財產品在2009年曾成為風險高發領域。投向股票、基金等領域的理財產品的收益表現與股市相關,凈值波動較大,需要投資者有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股市走勢的基本預判能力。否則購買了在股市高點建倉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將面臨漫長的等待解套過程。
投向股票等領域的理財產品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投資股票、基金等的理財產品。此類產品的風險高低取決於投資股票、基金等領域的比重高低,產品說明書中約定投資股票、基金等領域的比例越高,風險則越大,可能實現的收益越高,反之則風險相對更低;另一種證券投資類理財產品為結構化產品,近兩年銀行發行的證券投資類理財產品大多為此類產品。該類產品大多認購結構化證券投資信託計劃的優先受益權,通過結構化設計、止損安排等,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投資者的本金安全。
如果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沒有股票、基金的字眼,只有債券等固定收益類品種的字眼,那麼此類產品就屬於低風險理財產品。
看理財產品期限
看理財產品期限不僅要看產品的收益期,還要重點關注以下幾點。首先,看客戶認購日到產品成立日之間資金有無計息。如果認購日到產品成立日之間資金沒有計息的產品,投資者應該盡量等到募集期的最後一天再認購。其次,看資金到賬日。資金到賬日是指產品到期日或提前終止後到資金到達投資者個人賬戶之間的時間,這段時間內資金是不計息的。此外,還要看產品是否受到終止條款的限制以及有無提前贖回的條款。提前終止一般是銀行的「權利」,銀行提前終止一款產品的原因一般是受到外力的影響;外匯產品因為國際期權強行行權而終止;國家政策的變動等等。
看理財產品是否保本
上述有限合夥私募股權基金,以及投資股票、基金等領域理財產品大多為非保本的理財產品。其實,銀行還有不少理財產品是保本的。保本的理財產品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中的保本產品,有的銀行甚至還保證收益,此類理財產品屬於所有理財產品中風險最低的;還有一類保本型產品是結構型理財產品,通常掛鉤大宗商品、匯率甚至股票的表現。此類產品需要投資者對掛鉤的標的有所了解,以便對預期最高收益率實現的概率有初步的估算。
看理財產品風險大小
一款產品通常都會面臨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政策風險、管理風險、延期風險、理財產品不成立的風險、信息傳遞風險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的相關投資風險。在理財產品說明書上都會標明該款產品的風險等級,現在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前都要做風險測評,投資者應該盡量選擇和自己風險偏好相對等的理財產品,如果超風險購買理財產品,則需要簽訂超風險投資書。
⑦ 投資理財書籍到哪找
理財有存款、信用卡、銀行理財產品、基金、股票、房產、留學、購買黃金、外匯、現貨、期貨等諸多方面,范圍廣了不好給你推薦,你可以看一下《我最想要的理財書》《理財工具書:一生的理財計劃》,先看有個基本的概念吧,可以到http://ishare.iask.sina.com.cn/下載,或者到書店投資專櫃一般可以查到理財知識普及的書。
證券方面的專業書籍很多,學會看K線,趨勢,波浪,建議看:
《日本蠟燭圖技術》(美)史蒂夫·尼森
《以趨勢交易為生》
《專業投機原理》 [美]維克多·斯波朗邊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約翰.墨菲》
《高勝算操盤》
《黃金高勝算交易》
⑧ 有沒有一本專門介紹各種金融產品的書比如集合理財、資管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以及這些產品都是怎麼構成
沒有,金融產品分為很多種,單單介紹種類都可以編幾本書了,建議根據需要找相關的資料,不知道你需要哪方面的呢?
⑨ 農行手機銀行買理財在哪看產品說明書
手機銀行看不到說明書
網銀才可以看的到
滿意請採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