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銀行理財和P2P理財的區別有哪些
P2P理財與銀行理財的不同:
第一,P2P理財與銀行理財的定位不同。P2P理財的定位是客戶收益,而銀行理財的定位是穩健。所以他們面向的投資人是不同的。一般來說,P2P理財所面臨的客戶是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人群,而銀行理財卻恰恰相反。
第二,P2P理財與銀行理財的流動性不同。總體來說,P2P理財相較銀行理財流動性較強。因此,P2P理財更多適合中短期理財需求的人,而銀行理財則更加適合有中長期理財需求的人。
第三,P2P理財與銀行理財的門檻不同。就目前而言,P2P理財門檻較低,也許你有50塊錢,就可以實施P2P理財。但是如果你想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最低也需要5萬,甚至於更高。
第四,P2P理財與銀行理財的收益水平不同。銀行理財產品的定位是穩健,所以它的利率一般不會很高,P2P理財則會相對高一些,有的甚至年收益率最高可達15%以上。在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選擇P2P理財,不僅要看收益,還要看企業的資質和風控體系,畢竟資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無論是銀行理財,還是P2P理財,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仔細挑選。
目前p2p理財平台中規模較大、用戶較多且與第三方擔保公司合作,有保障金機制,並專門建立風險代償金機制,具備較強的風險控制能力的公司有:雪山貸、人人貸、拍拍貸等。
② P2P理財和基金有哪些區別
基金和理財有什麼區別?
1、 投資標的范圍不同
從廣義上來說,基金屬於其中一版種理權財方式,投資市場中的投資工具:基金、股票、期貨等都屬於理財范疇。
2、收益與風險不同
理財的投資方向很廣,風險由產品本身性質來決定,從低風險的類固收產品到中高風險的股票期權期貨等,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3、計價方式不同
基金凈值是一天計算一次,凈值每天更新一次,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方式不同計價方式也有差異。如:一般的銀行理財:具有預期預期收益率,根據預期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水平上下浮動,產品一般具有封閉期,到期付息或定期付息;股票期貨期權等價格是開盤期間實時波動的。
4、流動性不同
基金在開放日靈活申購、贖回,不會因為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多少凈值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有的可以隨時買賣賺取差價,如股票外匯等;有的則需要在滿足期限里買賣,一般不可以贖回。
③ 銀行理財產品與P2P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無論是銀行還是p2p,基本都是貸款給借款人,然後募集用戶融資給用戶相應的利息,只不過一個是銀行背書(其實大部分銀行產品出了事情銀行也不會管的),一個是保險公司或者擔保公司背書,還有一點就是p2p理財產品的利率是銀行理財產品的2-3倍左右,我玩的就是p2p理財,在網籌金融快3年了,一直很穩定
④ 請闡述出p2p理財和銀行理財,信託理財,民間貸款的區別
P2P理財: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借貸,以公司為中介機構,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並獲得相應的貸款利息。
銀行理財: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綜合理財服務。
信託理財: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公民與其它組織之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為有效,因借貸產生的抵押相應有效,但利率不得超過人民銀行規定的相關利率。民間借貸分為民間個人借貸活動和公民與金融企業之間的借貸。
資金兌付方式的區別
正規的P2P平台都實施鋼性兌付的原則,即使萬一融資人還款出現逾期,平台會先還款給投資人,由平台去追討融資人的貸款。
而民間借貸公司擁有自己的資金池,在資金池裡的資金足夠的前提下,兌付是不成問題的。但是此類模式的掌控權在公司方面,投資人一般處於被動地位。
銀行理財一般是做固定收益的,還款來源一般是債券基金等。
政府類信託的主要還款來源是融資政府平台的經營收入,在融資收入,以及財政還款等,一般企業信託主要靠企業的經營收入,擔保收入或者保險賠償收入等。
安全性的區別
信託和銀行理財風控比較嚴格,有一系列防止風險的措施。P2P和明間借貸風險會大一些。
門檻不同
P2P理財的門檻低,一般平台只需50元即可起投;銀行理財一般在5萬起投;而信託理財產品一般投資額都在100萬及以上
⑤ P2P理財和銀行理財的區別有哪些
1、投資門檻
P2P理財投資門檻低,起投金額是1元到100元不等,很多小理財散戶比較喜歡。
銀行理財的起購金額高,大多數都是幾萬以上。
2、資金流動
P2P理財是一次性還本付息,有按月付息、到期還本等多種方式
銀行理財一般都是產品到期後一起結算本息。
3、從收益來看
P2P理財的收益要比銀行理財收益高,年化收益率可達8%-10%。
銀行理財收益在2%-4%左右
4、辦理渠道
P2P理財通過網路就能完成辦理。
銀行理財是需要投資者本人攜帶好證件到銀行櫃台才能辦理。
5、手續費的收取
P2P理財除了平台收費內容外,還收取少數的充值提現或服務費等費用。
銀行理財有手續費、保管費等很多費用
6、資金安全性
P2P理財如今受到銀監會的監管,也有相關的法律法規監管。
銀行理財,銀行現在已允許破產,所以說銀行也不是100%的可靠。
⑥ p2p理財和銀行理財有什麼區別
投資門檻:p2p理財VS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高,大多數都要求5萬及以上,而p2p則很低,起投金額從1~100元不等,相對更受小理財戶的歡迎和追捧。
年化收益率:p2p理財VS銀行理財。
據數據計算,2017年上半年銀行理財商品年化收益率為4.2%,而p2p平台收益相對而言高很多,年化收益率最低約為8%,一些主流平台能夠在8-14%左右。從收益率這一點來看,p2p理財的確優於銀行理財。
便利程度:p2p理財VS銀行理財。
首次進行銀行理財需要投資者本人攜帶(本人)身份證到銀行櫃台辦理,而大多數p2p理財,只要在網上就可以完全處理妥當。就這一點來說,p2p理財比銀行理財更加便利,也更加節省時間。
項目透明性:p2p網貸透明、銀行理財籠統。
許多銀行理財在推銷各種理財商品時,其實大多都不曉得資金用途、收益與何掛鉤、商品危險等等,理財經理賣得稀里糊塗,客戶買得也稀里糊塗。而p2p網貸資金需求方實在的告知貸款用途和項目信息,出資者可自主鑒別和挑選網貸項目,做到了心中有數、明明白白。
抵押擔保:p2p理財模式有、銀行理財無。
銀行理財實際是投資者借給銀行的一種信用貸款,除了銀行信用之外,沒有任何風險抵補措施和手段。p2p普遍都有借款人足值資產或高質量債權作抵(質)押,並履行抵押登記手續,同時引入第三方擔保公司履行逾期代償義務,有一定的保障性。
資金流動性:p2p理財VS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普遍都是產品到期後一起結算本息,這就導致資金的流動性大打折扣,而p2p理財模式採取一次性還本付息、先息後本(按月付息、到期還本)、等額本息、等額本金等多種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財風險,也滿足了日常的流動性需求。
手續費:p2p理財VS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要求收取手續費、保管費、管理費等多種項目,無形中瓜分了理財投資者大量收益。而p2p平台的收費內容更加簡單明了,通常僅需收取少數的充值提現手續費和服務費,甚至有些渠道連提現手續費都不收。
安全性:p2p安全性可控制,銀行理財看似安全實則安全性不透明。
如今,銀監會也允許銀行破產,這說明即便是銀行也不是百分之百靠譜的了。而銀行的拿著投資人的資金去用在了什麼地方,我們並不知情,所以銀行看似安全,實則也有一定危險。對於p2p多數人一定會說不安全,詐騙、跑路頻發,實際上p2p的風險也是可以控制的。
⑦ P2P投資理財產品與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啊
正常情況銀行理財產品利率會低一些,但是銀行理財產品相對比較安全一些。
⑧ P2P與銀行理財的區別在哪
P2P與銀行理財的區別:
第一點,客戶定位不同。P2P理財一般來說要承擔更大的風險,而銀行理財一般來說在獲得收益的同時,更加追求的是穩健,因此對於兩者來說,願意承擔風險大的人建議考慮P2P理財,當然,獲得利益也是較大的。
第二點,流動性不同。總體來說,P2P理財的流動性比銀行理財是大很多的,活期理財的平台也有很多。
第三點,門檻不同。很明顯,P2P理財的門檻一般是比較低的,起投50,或者起投100,不像銀行理財那般還追求什麼大客戶,一投資就是幾十萬。
第四點,收益不同。不用多說,銀行理財的收益一般是不能和P2P相比較的,如工行、招行、農行、中行等收益一般就在3-4%左右,p2p收益卻都在10%上下。
在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選擇P2P理財,不僅要看收益,還要看企業的資質和風控體系,畢竟資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⑨ 阿爾法金融:P2P理財與銀行理財的區別有哪些
從風險上看,銀行理財資金大部分投向於債券市場、銀行間資金拆借市場,而P2P平台上的項目大部分都是個人或小微企業借貸產品,P2P的風險要明顯大於銀行理財。
從收益上看,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率已經跌破4%,P2P的收益率雖然也在下降,但是仍在12%左右,遠高於銀行理財。
從期限上來看,大部分銀行理財的期限在一年以內,平均投資期在4-5個月之間,P2P的期限少則幾天,多則3年,期限范圍更大,但是平均投資期也在半年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