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電台銀行理財宣傳語

電台銀行理財宣傳語

發布時間:2022-02-07 16:18:24

A. 現在央視播放的 興業銀行的廣告語是什麼

服務源自真誠。
這個是CCTV最新推出興業銀行的廣告語。以前用過真誠服務,相伴成長。

B. 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電視,電台渠道對具體理財產品進行宣傳嗎

理論上是不可以的——2011年8月28日,銀監會以2011年5號令公布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於2012年1月1日起實施。其第三十九條 「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電視、電台渠道對具體理財產品進行宣傳」。說的是「具體」產品,而且只是管理辦法,實際監管又是另一回事了。

C. 關於理財的宣傳語 (我們整合了各大金融機構的產品信息,我們的會員可以通過我們到各大金融機構,購買產品

樓上的言簡意賅,佩服!過小年了,也來熱鬧熱鬧!
1、東挑西撿,XXX理財最全!
2、東西南北中,理財看XX!
3、玩股票、買基金,各大銀行全集中;要理財,享折扣,一網打盡XXX!
註:XXX可以是公司名稱,也可以是理財的宣傳品牌。

D.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的第五章

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
第二十七條 商業銀行應當對客戶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確定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級,由低到高至少包括五級,並可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分。
第二十八條 商業銀行應當在客戶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前在本行網點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風險承受能力評估依據至少應當包括客戶年齡、財務狀況、投資經驗、投資目的、收益預期、風險偏好、流動性要求、風險認識以及風險損失承受程度等。商業銀行對超過65歲(含)的客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時,應當充分考慮客戶年齡、相關投資經驗等因素。商業銀行完成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後應當將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告知客戶,由客戶簽名確認後留存。
第二十九條 商業銀行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地採用當面或網上銀行方式對客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持續評估。超過一年未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或發生可能影響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情況的客戶,再次購買理財產品時,應當在商業銀行網點或其網上銀行完成風險承受能力評估,評估結果應當由客戶簽名確認;未進行評估,商業銀行不得再次向其銷售理財產品。
第三十條 商業銀行應當制定本行統一的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書。商業銀行應當在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書中明確提示,如客戶發生可能影響其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情形,再次購買理財產品時應當主動要求商業銀行對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
第三十一條 商業銀行為私人銀行客戶和高資產凈值客戶提供理財產品銷售服務應當按照本辦法規定進行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私人銀行客戶是指金融凈資產達到6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商業銀行客戶;商業銀行在提供服務時,由客戶提供相關證明並簽字確認。高資產凈值客戶是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商業銀行客戶:
(一)單筆認購理財產品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的自然人;
(二)認購理財產品時,個人或家庭金融凈資產總計超過100萬元人民幣,且能提供相關證明的自然人;
(三)個人收入在三年每年超過20萬元人民幣或者家庭合計收入在三年內每年超過30萬元人民幣,且能提供相關證明的自然人。
第三十二條 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理財產品銷售部門負責人或經授權的業務主管人員應當定期對已完成的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書進行審核。
第三十三條 商業銀行應當建立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信息管理系統,用於測評、記錄和留存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內容和結果。
第六章理財產品銷售管理
第三十四條 商業銀行不得銷售無市場分析預測、無風險管控預案、無風險評級、不能獨立測算的理財產品,不得銷售風險收益嚴重不對稱的含有復雜金融衍生工具的理財產品。
第三十五條 商業銀行不得無條件向客戶承諾高於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證收益率;高於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證收益,應當是對客戶有附加條件的保證收益。商業銀行向客戶承諾保證收益的附加條件可以是對理財產品期限調整、幣種轉換等權利,也可以是對最終支付貨幣和工具的選擇權利等,承諾保證收益的附加條件所產生的投資風險應當由客戶承擔,並應當在銷售文件明確告知客戶。商業銀行不得承諾或變相承諾除保證收益以外的任何可獲得收益。
第三十六條 商業銀行不得將存款單獨作為理財產品銷售,不得將理財產品與存款進行強制性搭配銷售。商業銀行不得將理財產品作為存款進行宣傳銷售,不得違反國家利率管理政策變相高息攬儲。
第三十七條 商業銀行從事理財產品銷售活動,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通過銷售或購買理財產品方式調節監管指標,進行監管套利;
(二)將理財產品與其他產品進行捆綁銷售;
(三)採取抽獎、回扣或者贈送實物等方式銷售理財產品;
(四)通過理財產品進行利益輸送;
(五)挪用客戶認購、申購、贖回資金;
(六)銷售人員代替客戶簽署文件;
(七)中國銀監會規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條 商業銀行應當根據理財產品風險評級、潛在客戶群的風險承受能力評級,為理財產品設置適當的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風險評級為一級和二級的理財產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5萬元人民幣;風險評級為三級和四級的理財產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10萬元人民幣;風險評級為五級的理財產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20萬元人民幣。
第三十九條 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電視、電台渠道對具體理財產品進行宣傳;通過電話、傳真、簡訊、郵件等方式開展理財產品宣傳時,如客戶明確表示不同意,商業銀行不得再通過此種方式向客戶開展理財產品宣傳。
第四十條 商業銀行通過本行網上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時,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銷售過程應有醒目的風險提示,風險確認不得低於網點標准,銷售過程應當保留完整記錄。
第四十一條 商業銀行通過本行電話銀行銷售理財產品時,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銷售人員應當是具有理財從業資格的銀行人員,銷售過程應當使用統一的規范用語,妥善保管客戶信息,履行相應的保密義務。商業銀行通過本行電話銀行向客戶銷售理財產品應當徵得客戶同意,明確告知客戶銷售的是理財產品,不得誤導客戶;銷售過程的風險確認不得低於網點標准,銷售過程應當錄音並妥善保存。
第四十二條 商業銀行銷售風險評級為四級(含)以上理財產品時,除非與客戶書面約定,否則應當在商業銀行網點進行。
第四十三條 商業銀行向私人銀行客戶銷售專門為其設計開發的理財產品或投資組合時,雙方應當簽訂專門的理財服務協議,銷售活動可按服務協議約定方式進行,但應當確保銷售過程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第四十四條 商業銀行向機構客戶銷售理財產品不適用本辦法有關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風險確認語句抄錄的相關規定,但應當確保銷售過程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及本辦法其他條款規定。商業銀行向機構客戶銷售專門為其設計開發的理財產品,雙方應當簽訂專門的理財服務協議,銷售活動可以按服務協議約定方式執行,但應當確保銷售過程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第四十五條 對於單筆投資金額較大的客戶,商業銀行應當在完成銷售前將包括銷售文件在內的認購資料至少報經商業銀行分支機構銷售部門負責人審核或其授權的業務主管人員審核;單筆金額標准和審核許可權,由商業銀行根據理財產品特性和本行風險管理要求制定。已經完成銷售的理財產品銷售文件,應至少報經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理財產品銷售部門負責人或其授權的業務主管人員定期審核。
第四十六條 客戶購買風險較高或單筆金額較大的理財產品,除非雙方書面約定,否則商業銀行應當在劃款時以電話等方式與客戶進行最後確認;如果客戶不同意購買該理財產品,商業銀行應當遵從客戶意願,解除已簽訂的銷售文件。風險較高和單筆金額較大的標准,由商業銀行根據理財產品特性和本行風險管理要求制定。
第四十七條 商業銀行不得將其他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開發設計的理財產品標記本行標識後作為自有理財產品銷售。商業銀行代理銷售其他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應當遵守本辦法規定,進行充分的風險審查並承擔相應責任。
第四十八條 商業銀行應當建立異常銷售的監控、記錄、報告和處理制度,重點關注理財產品銷售業務中的不當銷售和誤導銷售行為,至少應當包括以下異常情況:
(一)客戶頻繁開立、撤銷理財賬戶;
(二)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與理財產品風險不匹配;
(三)商業銀行超過約定時間進行資金劃付;
(四)其他應當關注的異常情況。

E. 求一些有關銀行理財產品的搞笑流行語

好聽的:理財理財越理越明了。
經過我的手梳理您的財,和氣共贏。
天天管,月月看,年年有餘富。
日日漲,季季贏,款款都可做。
走入銀行們,理財種類多,想要那一款,隨便。
客戶帶著錢,存到銀行里,按需選產品,舒心。

不好聽的:理財理財越理越糊塗。
經過我的手扒一層皮,傷筋動骨。
總行、分行、支行,行行靠理財。
懂事長、總經理、行主任個個想提成。
踏進銀行門,理財滿天飛,若要問明白,沒門。
百姓攥著錢,小心送進窗,滿懷希望夢,踏空。
版權屬於萬春所有

F. 社區銀行開業廣播宣傳語

2016年*月*日 **社區銀行開業了,我們鄭重承諾始終遵守顧客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
為您提供高效的服務、便捷的業務,始終如一、並有各種現場活動期待您的光臨!
**社區銀行祝您2016年一帆風順,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寫的不太好,見諒。

G. 關於投資理財的宣傳語

我教給你一個理財秘訣:這個秘訣已經被沿用四千多年了.是古代的巴比倫智慧.
第一,把你每月賺到的十分之一永久儲存起來,當有時機時投資一些穩賺不賠的投資.
第二,把你每月賺到的十分之七留做家用,這樣可以讓家人過的更好一點.
第三,如果你有欠債的話,就將你每月賺到的十分之二用做還債.
經過歲月的考驗,依然歷久彌新.西方人叫原則.中國人叫天道.
建議你如果想做黃金的話就放手去做,相信自己.沒有人是天生的高手.原一平說過:如果一個人沒有失敗過,恐怕他也未曾成功過.如果你想做肯定有時間,只是你的慾望還沒有那麼強烈

H. 銀保產品對外宣傳語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銀保產品實際上是消費者通過銀行櫃台能夠買到的保險。它最大的賣點是「保障+收益+分紅」,而最早通過銀行銷售的保險品種也是儲蓄分紅險。目前銀保銷售人員讓消費者容易產生誤會的地方集中在三點。
誤導1:銀行在銷售自己的產品
在許多銀保產品投訴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已經購買了銀保產品的客戶,竟然不知買的是保險,以為是通過銀行提供的一種理財方式,糊里糊塗就購買了銀保產品。
為什麼消費者會對「誰的產品」混淆不清?有業內人士認為,很大程度上歸咎於銷售人員在推銷過程中的含糊其辭。而監管部門多次要求,銀保產品在銷售中一定要向消費者強調,該產品是保險公司設計和管理的,銀行只是代理銷售商。
在銷售時,銀保產品的代銷人員通常會講,該款銀保產品如何好,又可儲蓄,又有保障,但是對於保險產品與銀行存款的差別、客戶所需要承擔的風險甚少提及,讓客戶誤認為自己是存了定期儲蓄,並不知其實是在買保險。
根據監管部門的最新認定,銀行代理保險業務本質上是保險業務,是由銀行作為一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代理銷售保險公司產品的一種業務行為。希望能對你有幫助,來個好評吧?

I. 吸引人的理財宣傳語

匯聚佳品 智選生財。(如有雷同,純屬抄我的)

J. 銀行理財產品廣告「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宣傳主題是什麼

這個話沒毛病,你不理財,財肯定是不理你。但是,你理財,財也不一定理你。

閱讀全文

與電台銀行理財宣傳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項目融資評估目的 瀏覽:350
理財產品出事怎麼報案 瀏覽:164
上海建設用地價格 瀏覽:110
九問投資理財 瀏覽:225
理財產品銷售招聘 瀏覽:780
銀行理財樂享天天 瀏覽:842
普惠家理財收益高嗎 瀏覽:257
包鋼北方股份央視 瀏覽:952
莊家布局建倉指標 瀏覽:431
公司章程沒有規定銀行融資 瀏覽:422
實物貴金屬賬戶貴金屬 瀏覽:906
上海國際信託總經理 瀏覽:582
近年出版期貨預測書 瀏覽:299
躍嶺股份雲南信託 瀏覽:718
活期黃金購買 瀏覽:268
最近的科創板股票 瀏覽:633
中國建設銀行的理財靠譜么 瀏覽:203
如何查持倉 瀏覽:847
農行貴金屬交易時間 瀏覽:378
甘肅消費金融公司有哪些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