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有30萬在銀行買理財產品合適嗎還是把錢存入定期好呢
定期收益比較低,還是買理財產品好一些,可以根據你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相應的產品。
② 你手裡有三十萬現金,會放銀行還是會買理財產品買什麼理財產品
手裡有30萬現金,不知道該買什麼?這是許多手裡拿著現金的人都會提出的問題。
談談銀行理財產品隨著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的發布,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收益。過去閉著眼睛買、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2020年年底,是銀行當前存量理財產品合規的最後時限。屆時市場上就不會再有保本理財這種說法。取而代之的是凈值化理財產品,說白點就是以後購買理財產品,要風險自擔,責任自負。
銀行不會承諾保本保收益,也不會剛性兌付。所以以後購買理財產品,需要有專業的理財知識,認真的甄別,尋找適合自己的那一款。總結根據你所提的問題進行判斷,你應該是一個風險偏好比較低的人。所以建議你還是購買銀行的保本產品或者國債。
貨幣基金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也可以選擇,但利息比較低一些。比如余額寶,現在才是2.5%。但屬於活期,可以靈活支取,流動性非常好。好吧,會選擇了嗎?祝投資順利!
③ 30萬資金買什麼理財產品好
自己投資自己~
④ 存款30萬是買理財產品還是定存
進行投資決策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包括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收益期望值,也包括理財產品的最低投資金額和投資時間。所以進行選擇的時候我們要綜合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收益值期望程度、資金流動性需求等情況進行選擇。
對於風險規避型投資者:這部分投資者對於收益的偏好要小於對風險的厭惡。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少量理財產品大量定期存款是合適的。這個比例根據個人情況可以酌情增減,但是一般情況下由於他們無法承擔較高的理財風險,所以進行少部分的理財投資是合理的。
基金的特點就是風險較股票來說較低,但是收益也略低,但是要高於定期理財產品,分為貨幣型、指數型等等。股票作為大眾熟知的一種理財產品,要求相應的投資常識較高,另外對於投資者心態的控制要求也比較高。時間寬裕能夠盯盤的可以選擇股票市場進行投資,對於風險承受能力低的人來說進行基金理財又比較合適,其中的貨幣基金相對來說風險低收益較為穩定。
⑤ 30萬做什麼理財產品好
如果是總共就30萬的話。那麼考慮你未來是否需要這邊錢,比如會不會什麼時候需要買大額的東西要用到這個錢。然後考慮你的風險偏好,想賭多大。
這樣分配2部分分別投入到 低風險的產品和高風險的產品上。
低風險的,比如一些貨幣基金,大公司的債券,銀行的保本理財產品。
高風險的比如股票等。
只有注意2部分的比例,也可以實現安全的。
實際上有的所謂理財項目也是用類似的辦法。比如它收你30萬,然後把你的29萬買貨幣基金(這樣可能一年收益1萬多)。然後把剩下的1萬亂買股票,這樣1萬就是虧完了,也比貨幣基金的收益的1萬多塊要少。
它就號稱可以保證你的投資整體不虧損。然後還要從你的投資收益裡面提分成、甚至還要管理費。
明白了他們的花招,所以實際還不如自己操作。
⑥ 有30萬閑錢,靠理財能夠每天有200元的收益嗎
3.現在銀行系也推出高收益高風險結構性理財,比如交通銀行,工商銀行近期推出年化收益率8%……9%的結構性理財,但目標客戶主要為私行客戶,非私行客戶起投600萬。但據今年1月到期理財產品中,結構性理財實際平均收益率僅3.82%,未達標率為20.2%,而非結構性理財產品未達標率僅0.05%。看來,很多結構性理財產品也僅僅是畫餅充飢而已。除此之外,能達到24%收益率的可能只有股市,樓市或民間借貸了等等,但無一例外都隨時會有虧損本金的風險。銀保監會高層人士曾經告誡我們,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要打問號,超過8%不正常,超過10%就要有虧損全部本金的准備。既然風險警示隨時在提醒,廣大投資者理應好自為之吧。
⑦ 你好。。有本金30萬。怎麼買理財產品合適
理財產品其實就是一個嚼頭,說白了就是你把錢給別人,人家拿去投資賺大錢,給你分點小利潤,所以你要買理財的話,只需要找一家你信得過的就好,反正求得也不是最大收益,求得是穩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