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理財何時回歸本質
未來幾年銀行理財將慢慢回歸到資管本質。從產品端來看,凈值型產品將是發行重點。從資產端來看,銀行理財資金可加大對權益類投資。與此同時,雖然理財業務向資管業務轉型是必然趨勢,但過程或將經歷較長時間。例如,擺脫「剛性兌付」、「存款替代品」的形象就非一日之功。
㈡ 理財產品指的是什麼,銀行理財產品的實質
您好,若理財產品是招商銀行受託理財業務提供的投資品種,由總行資金交易中心或與我行合作的其它機構,根據市場條件、客戶需求等因素制訂,按不同的收益、風險配比而形成的投資理財方案。
目前我行的理財產品在主頁上面有公布出來,打開個人理財頁面,通過「搜索」可以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如您需要相應的理財規劃建議,還要請您到我行網點或直接聯系您的客戶經理嘗試了解一下。)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㈢ 銀行的理財產品與基金在本質上有什麼不同,在操作上又
若是我行,代銷基金與受託理財的區別如下:
1、申購門檻:基金申購起點一般版1000元左右;受權托理財申購起點5萬元或以上。
2、流動性:基金的流動性較強,受託理財除特定產品,一般有固定期限。
3、風險性:大部分基金本金風險高於受託理財。
4、收益:基由基金公司管理運作,每個交易日公布基金凈值;受託理財由招商銀行管理運作,收益率由銀行公布。
5、手續費:大部分基金收取申購、贖回費;除特定產品,大部分受託理財沒有申購、贖回費。
㈣ 什麼是銀行理財銀行理財包括哪些種類
什麼是銀行理財?
所謂銀行理財,簡單說就是銀行為有錢人提供的理財工具。但實際上,不同的人所說的銀行理財,可能實質上完全不是一回事,這就涉及到銀行理財的概念和分類了。
銀行理財包括哪些種類?
1、 按是否保本或保收益,可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
按理財新規規定,只有不保證本金支付和收益水平的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銀行理財產品。
保證收益的意思是不僅保本,而且保證收益。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例如結構性存款)都應按存款進行管理,銀行發行這兩類產品,需要向央行繳存存款准備金,並依法購買存款保險。
2、 按估值核算方法不同,可分為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和凈值型理財產品。
以前,銀行理財產品普遍採用預期收益率模式,過度使用攤余成本法計量所投資的金融資產。不管是資管新規,還是理財新規,都要求銀行對理財產品應當實行凈值化管理,盡量按使用市值計量所投資的金融資產。監管部門正積極推動理財產品從預期收益型向凈值型進行轉型。
3、 按照募集方式,分為公募理財產品和私募理財產品。
這種分類方式是從資金來源端,換句話說是從理財產品的資金端,按照募集方式不同對理財產品進行分類。公募理財產品面向社會公眾發行,私募理財產品面向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
4、 根據投資性質,可分為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權益類理財產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和混合類理財產品四大類。
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投資於存款、債券等債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權益類理財產品投資於股票、非上市公司股權等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投資於黃金、白銀、期貨、期權等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於80%;混合類理財產品投資於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且任一資產的投資比例未達到前三類理財產品標准。
以上就是關於銀行理財的分享,送給大家,希望對你的理財之路有所幫助!
㈤ 銀行理財產品的本質是什麼
銀行理財產品的實質是利率差異化存款。我們的金融體制還沒有完全與世界接軌,其中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存貸款利率制定的行政化。雖然我國的銀行數量近年來迅速增多,但是幾乎所有銀行的存貸款利率是一致的,沒有絲毫差別。
即:1萬元存在工行一年和存在招行一年,所得利率完全一樣。而成熟的金融市場,利率的高低是市場化的產物,是隨著通脹的高低,經濟的冷熱而波動的。雖然國內的利率也變化,但是所有的銀行都受制於央行指導利率的波動上下限,是沒有進一步調整的自主權的,這便導致了國內銀行存貸利率的千人一面,存款人的錢放在哪個銀行表面上看沒有任何區別。於是為了競爭,既更多的吸引客戶存款而又不違反國家金融監管條例,各商業銀行便推出了所謂的理財產品,通過承諾高於同期存款利率的回報,吸引客戶將存款留在自己的賬戶下,實際上就是變相的高息攬儲。
尤其是近期,通脹嚴重,CPI高企,實際利率早已是負值,銀行存款有尋找其他投資方式的需求,各商行都面臨遏制存款流失的問題;與此同時,國家為了平抑物價,遏制通脹,不斷的緊縮銀根,回籠資金,銀行基本上無錢可貸了,各商行有進一步加大吸儲力度的需求。這就是近期各種銀行理財產品大行其道的原因。
綜上,銀行理財產品說白了就是活動利率的存款,但是雖然利率高了,因為基本上銀行都不承諾保本,也不承諾回報率,所以這個所謂的增高了的利率仍然是由變大了的風險換來的,再一次印證了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的理財基本規律。
㈥ 銀行理財產品本質是不是結構性存款
你可以理解為高息攬儲,實際上銀行理財分結構性和掛鉤性,前者可以說是固定收益,後者是浮動收益
㈦ 銀行的理財產品與基金在本質上有什麼不同,在操作上又有什麼不同
1、運來作主體的不同
比如中行源的「中銀債市通」其實和純債券基金基本一樣,還有投資方向也很相似,但是它們的區別就是在於這個運作主體的不同,還有中行的「中銀新興市場」這款理財產品和股票型基金也差不多。
2、監管的不同
比如銀行的固定型理財產品,它是不需要具體的產品運作情況的,而公募基金卻在監管這塊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的,從剛開始產品發起到最後產品的整事運營,這一過程都是需要很多相關部門的審批的,而且每天再將凈值進行統一公布。
3、產品類型的側重不同
基金公司幾乎所有產品都是浮動型的,銀行理財主要是固定收益類的,除了極少數產品是浮動收益外。
㈧ 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本質區別有哪些
基金和理財有什麼區別?
1、 投資標的范圍不同
從廣義上來說,基金屬於其中一回種理財方式,投資市場答中的投資工具:基金、股票、期貨等都屬於理財范疇。
2、收益與風險不同
理財的投資方向很廣,風險由產品本身性質來決定,從低風險的類固收產品到中高風險的股票期權期貨等,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3、計價方式不同
基金凈值是一天計算一次,凈值每天更新一次,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方式不同計價方式也有差異。如:一般的銀行理財:具有預期預期收益率,根據預期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水平上下浮動,產品一般具有封閉期,到期付息或定期付息;股票期貨期權等價格是開盤期間實時波動的。
4、流動性不同
基金在開放日靈活申購、贖回,不會因為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多少凈值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有的可以隨時買賣賺取差價,如股票外匯等;有的則需要在滿足期限里買賣,一般不可以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