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保本嗎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理財產品,它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
產品每周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隨時申購、贖回。因此,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只與產品的凈值有關。
【拓展資料】
凈值型理財產品跟普通理財產品相比哪個好?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與開放式基金類似,為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周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1.購買或贖回凈值型理財產品時,是按照未知價法進行的:
未知價法是指投資者在當日交易時間買賣凈值型理財時,並不知道當日交易的確切價格,因為當日的凈值是在下一個凈值公布日發布數據的。因此,申購贖回時,要參考上一-交易日的凈值。
2.凈值可以算出投資理財產品的過往收益率:
凈值型的理財產品剛成立時通常都是從1開始計數的,假設-款理財已經成立270天, 最新的凈值是1.05,那麼,其年化收益率= (當前凈值-初始凈值) /初始凈值/已成立天數x365天=(1.05-1) /1/270x 365=6.759%。
3.注意是否有申購費和贖回費:
有些凈值型的理財產品是有申購費和贖回費的,投資者在計算收益的時候,還需要將申購費和贖回費刨除。比如上述那款理財有0.5%的贖回費,那麼它的實際年化收益率=6.759%-0.5%=6.259%。
4.凈值計算並不意味著風險:
凈值型產品類似於開放式基金,是通過凈值來計算收益的,很多人都會有種錯覺,以為用凈值來計數的產品風險就很高。事實上,一些用凈值來計數的理財產品還是很穩健的,而且收益也不錯,比如招行的「天添金」 、工銀財富全權資產委託系列增強配置年金型理財產品等。
5.購買或者贖回時按照份額計算:
比如想購買6萬元的凈值型理財(沒有申購費和贖回費),該理財的凈值為1.05,那麼理財份額=60000元/1.05≈57142.86份。當這款理財漲到了1.07時,想回這款理財,那麼贖回總金額= 57142.86份*1.07≈61142.86元。
6.凈值型理財產品通常不是當時到賬:
由於凈值型理財產品需要清算時間來計算凈值和份額,因此這類個人理財產品的到賬時間最快也是T+1日,在此提醒大家在到賬日,上需要特別注意。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傳統理財產品未到期無法贖回相比,凈值型理財產品更具備流動性。產品通常約定最短持有期,期滿後投資者每周或每月都可在開放日進行申購和贖回。同時,不同於傳統理財產品的透明性較低,凈值型理財產品會定期披露收益,投資者的操作也更加靈活。
㈡ 銀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有沒有風險
(招商銀行) 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都不是保本的。
理財產品通常都不保本。您可以根據理財產品的期限,收益,風險等級等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目前,我行的個人理財產品在主頁上有公布,您可以進入主頁,點擊「理財產品」-「個人理 財產品」-「搜索」,分類您需要的產品信息。如需建議,請聯系客戶經理了解。(溫馨提示:購買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招商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是指由我行通過在存款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交易(包括但不限於期權、調期、遠期等)而設計的一種產品,存款人(投資者)通過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可以使存款收益與匯率、貴金屬價格、利率、股價等特定金融指標掛鉤,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有望獲得較高收益。
㈢ 凈值型理財產品風險大嗎
凈值型理財產品風險是比較大的,首先凈值型理財沒有預期收益,收益的高低完全取決於產品凈值。另外這類產品通常不保本也不保息,與保本保息類產品對比,盈虧都需要客戶自己承擔,所以凈值型理財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強投資者購買。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銀行業務轉型的需要。4月27日資管新規正式出台,要求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影響最大的就是銀行理財了。那為什麼現在還可以購買固息的理財產品呢?因為現在是過渡期,到2020年底,就不會再有剛性兌付的保本保息的銀行理財產品了。凈值型理財產品作為銀行轉型的業務之一,大家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拓展資料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銀行發行的一款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投資者根據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 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開放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與基金類似,沒有投資期限和預期收益的本息浮動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可流動性強,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凈值查詢、申購贖回等,銀行根據協議書在固定日期進行開放。假設購買時產品凈值1,到了下一開放日,如果產品凈值變為1.1,那麼收益就是1.1-1=0.1;如果凈值變為0.9,則收益為0.9-1=-0.1,也就是虧損0.1。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的變化有關。
㈣ 銀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結構性存款有沒有風險
只要是理財,什麼樣的結構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就退存到很行里沒有風險。
㈤ 封閉凈值型理財產品安全嗎
與傳統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相比,凈值型理財產品都是不保本的,預期收益率也是浮動的,而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大多在R2及以上級別。所以從產品風險角度來看,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有一定風險的。
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期限大多在90天以上,且在產品期限內是不支持提前支取的,所以也會存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
㈥ 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靠譜嗎
靠譜,可以放心的。凈值型理財產品與開放式基金類似,為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周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實際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簡單來說,假設用戶購買時產品的凈值為1,則到了下一個開放日,如果產品凈值變為1.2,則用戶的收益就是1.2-1=0.2;如果凈值變為0.9,則收益為0.9-1=-0.1,也就是虧損0.1。銀行會根據簽署的協議書,在每日、每周或者每月等固定日期公布凈值,用戶可以進行凈值查詢。
拓展資料:
一、購買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時要考慮這幾個方面:
1、 購買門檻。凈值型理財產品很多都是10萬元、50萬元、100萬元起購買,所以大家在購買之前首先要看看自己夠不夠門檻。
2、 風險等級。凈值型理財均不保本,風險等級在2-5級之間,大家在購買時注意參考自身的風險承受力。
3、 流動性。從期限來看,凈值型產品分為開放式、定開式、封閉式,開放式產品的流動性最高,支持隨時贖回。定開式和封閉式產品都有固定的期限,流動性稍微差一點,但是收益率會比開放式產品高一點。
4、 收益率。一般來說,中小銀行的收益率要高於大型銀行,定期產品的收益率要高於活期產品,長期產品的收益率要高於短期產品,風險等級越高收益也越高。
二、挑選凈值型理財產品:
1)看收益曲線歷史波動幅度
產品收益率波動幅度越小,也就意味著產品更加穩健,更適合保守型投資者。
2)最大回撤
產品回撤數值越低,說明產品更加穩健。很多產品詳情頁直接會附上最大回撤數值。
3)歷史持有盈利概率
歷史持有盈利概率,是通過計算理財產品的歷史業績,得出該產品獲得正收益的概率。換句話說,就是你買這個產品,能賺錢的機會比例有多少。
從盈利概率來看,這款產品更適合中長期持有,歷史盈利概率越大,這款產品賺錢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歷史盈利概率越小,產品賠錢的可能性就越大。
4)到辨險識財查看該款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評價報告:上面覆蓋了493家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而且每天更新,從幾十個維度進行分析,能有效避免風險。
㈦ 凈值型理財產品會虧嗎
會的。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非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最大區別就是不保本也不保息,產品風險由投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的收益,銀行也不會承諾收益,因此其可能存在一定虧損的可能性,但相對其收益也就更高一些,一般而言只要持有的時間足夠長,那麼凈值型的理財產品出現虧損的情況是非常低的。
由於資管新規的頒布,這類凈值型理財產品才得以出現,而現在對於許多銀行而言,凈值型理財產品由於失去保本的承諾收益的事項,回歸到代人理財,而盈虧都將交由投資者自負。因此該類理財產品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凈值型產品投資范圍更加廣泛,掛鉤不同的市場,特別是一些高風險的市場,收益率和投資風險也比傳統理財產品高,在市場行情比較好時,收益會比普通的理財產品要高,但行情不好時也可能虧損。
資者自行承擔,銀行不會兜底兌付。凈值型理財產品不再承諾預期預期收益率,但會向投資者公布產品單位凈值,投資者的實際預期收益也由單位凈值決定。支付寶的定期理財有「七日年化」,產品預期收益每天看得見,未到期不能提前贖回。而基金類產品每天只展示一個基金凈值,凈值漲了今天就賺錢,凈值跌了今天就虧錢,而且基金支持隨時贖回。從這一點來看,短期持有凈值型理財,可能會因為凈值波動而產生虧損。正因為這一點,很多人覺得凈值型理財的風險更高。
其實,理財產品「凈值化」並沒有改變它的風險,而是通過凈值的形式,更准確、真實、及時地反應了資產的價值。拿銀行理財來說,以前預期收益型的銀行理財,銀行給一個固定的預期收益率,真實的投資預期收益與用戶無關,賺多了銀行拿著,虧損了銀行墊著。而對於凈值型理財,銀行只收取部分管理費,真實的盈虧由投資者承擔,產品本身風險沒有改變,投資人還有獲得更高預期收益的可能。總的來說,凈值型理財的風險性並沒有增加。
不過,如果「快進快出」,投資人可能因為凈值波動而承擔虧損,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長期持有。購買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注意事項1、凈值型理財產品的資金流動性較強,在產品封閉期結束後,投資者即可根據產品凈值的變化靈活選擇申購或贖回。2、凈值只是一種計算方式,凈值型理財產品也並不等同於高風險產品。實際上,銀行考慮到目標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所發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也以中低風險產品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