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情況下,是把錢存銀行,還是買理財產品
可以分散投資,部分存銀行,部分購買理財產品。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無論任何情況都是如此。
② 現在的錢存銀行好還是買理財好
先說把錢存在銀行的利息吧:
根據目前人民幣的基準存款利率,活期存款的年利率只有區區的0.35%,一年期整存整取也才1.5%,五年期整存整取也不過才2.75%。
而目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卻達到了2.7%,比一年期整存整取高出了1.2個百分點。
這里稍微介紹下這個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也就是說,當這個指數的數字高於一年期存款利率的時候,說明居民存款的實際利率為負,錢貶值了。
再說下銀行理財:
目前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大概是4%左右,隨著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等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可類比公募基金的銀行理財產品亦陸續涌現。但由於開業節奏太快,目前的銀行理財產品設計還處於一定程度的混亂階段,門檻、費率等關鍵指標的差異都比較大,對投資者來說,或許倒是貨比三家的好時候。
「把錢存銀行,不如買下銀行」:
銀行的賺錢能力一直不差,下面是2018年四大行的凈利潤:
工商銀行實現凈利潤2987億元,相當於日賺8.2億元;
建設銀行實現凈利潤2556億元,相當於日賺7億元;
農業銀行實現凈利潤2026億元,相當於日賺5.6億元;
中國銀行實現凈利潤1924億元,相當於日賺5.3億元。
其次,銀行股的股息率是遠高於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的。
由上圖可知,中證銀行指數(399986)過去5年的復合年化增長率達到了12.04%。
這里稍微提醒一下,因為這個指數在計算的過程中是不包含股息的,所以如果考慮到股息分紅(從歷史數據上看,股息率基本上都在3%以上)的話,該指數的復合增長率只會更高。
所以無論是從什麼角度來看,跟把錢存入銀行相比,投資銀行股將帶來更大的回報。
目前有關銀行主題的基金有很多,但是為了避免主動型基金的風格偏移問題,所以選擇一隻跟蹤銀行指數的基金就好了。
③ 錢存銀行好還是買些理財產品好
銀行理財: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的風險等級。一般情況下不能提前贖回。
銀行存款:只要是合規的銀行金融機構的存款,均享受存款保險保障,50萬以內100%賠付。可提前支取,但是需要損失一部分利息。
所以,沒有哪個更好,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流動性要求以及收益目標的產品即可。
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定期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④ 現在有錢是存銀行,還是買理財產品,到底把錢放哪裡好
銀行存款與理財產品相比,肯定是選擇把錢存銀行會更好,不建議把錢購買理財產品。
因為銀行存款同比理財產品具有更多優勢,當然是要選擇哪個有優勢的就選擇哪個會更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選擇銀行存款好。
1、本金安全性
銀行存款屬於低風險投資,而且這種風險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銀行存款有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存款在50萬以內可以做到零風險,即使銀行破產倒閉這筆錢也是安全的。
綜合通過上面對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進行比較得知,銀行存款在安全性、流動性、收益率、以及固定資產等四個方面進行比較,明顯的銀行存款更有優勢。
所以通過了解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之後,只要還有錢的話,當然是要選擇把錢存銀行,這樣才是最明智,最聰明的做法。
⑤ 把錢存在銀行和買理財型,哪個更好
各有利弊吧。把錢存在銀行,錢會貶值,存長期的話利率也沒有多少,拿來買年金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得看買的年金險好不好。買年金險比放在銀行的一個優點是,年金險是含有身故保障的,差的年金險在出險的時候只退還保費,好點的年金險會退還高一些的保費,比如說是130%或者三倍保費等。如果說手頭現金流比較充裕的話,可以考慮買一些固定收益高的年金險,最好是帶萬能賬戶的那種,到期如果不用這筆錢的話,可以存進萬能賬戶,利益復利升值。多保魚上面有一些年金險產品,你可以看一下,他們做的還不錯的。
⑥ 錢存在銀行好還是理財好
這兩者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畢竟每個人的風險偏好和對流動性需求都是不同的。對資金理財而言,我們需要關注的主要有三點:產品收益、流動性和安全性。
1. 產品收益
目前,各家銀行活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比較接近,總體收益偏低,不過近期比較熱門的的大額存單、智能存款等產品的收益較高,目前在4%左右;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收益相對較高,當前市場環境下,部分城商行的年化收益率能達到4.5%左右,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類產品在的流動性相對較差,一般期限都在3個月以上,並且設有起投金額。
相較而言,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在收益率上和流動性上略勝一籌,投資期限相對靈活,投資金額也可以自由選擇,起投多在50、100、1000元,相對具有普適性。
3. 安全性
銀行的安全性自然是不必多說,銀行存款是受存款條例保護的,當銀行出現問題,每家銀行50萬元以內,是可以獲得100%賠付。銀行理財產品也會嚴格區分風險等級,發行的理財產品一般都是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安全性較好。
隨著銀行監管、備案的加強,互聯網金融平台的安全性也更有保障,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和銀行,開始進行一些深入的產品合作,比如,發售一些現金管理類的產品,這類產品受存款條例保護,50萬元以內,可獲得100%賠付,因此部分產品的安全性還是較有保障了。
所以,錢存在銀行還是購買理財,大家依舊還是要根據不同的理財理念去選擇產品,並不能簡單的一概而論,說哪一種類的產品好,因為只有適合自己喜好和需求的產品,才是好產品。
⑦ 為什麼現在還有很多人寧願把錢放進銀行也不願意拿來理財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大家都說銀行能躺著賺錢,其實主要就是有太多的人不知道、不懂得、或者說不會理財,只能把錢放在銀行里,讓銀行來代他們打理,銀行自然就可以賺到很多錢。
不只是銀行,余額寶、基金公司、養老理財公司等等,他們都是用投資者的錢來賺錢,你賺的越少,他們賺得就越多!錢能生息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如果能夠獲得穩健的收益,估計誰也不會讓錢躺在銀行卡里睡大覺。
但是,現實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明明知道通過適當地打理和優化自己的存款,能夠獲得更好的回報,卻寧願把錢放在銀行里吃利息,也不願意去優化理財。
這四種人是經過我抽象後的素描像,很多人可能介於他們之間,每種理財可能都會嘗試一點,但是都是「蜻蜓點水」的方式,大部分資金仍然放在低風險的銀行存款里,這種淺嘗輒止的理財方式也是不能實現財富增值的。
⑧ 把錢存銀行好還是理財好
「存銀行」也算一種理財方式。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動性高(可提前支取)、利率高於一般定期存款的優點。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