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理財產品靠譜嗎有沒有風險安全嗎
做理財看三點:收益、安全和流動。從這三點來看,相比其他理財渠道,銀行理財都不太版好。
銀行理財大多權為代銷基金、證券、信託、保險、二級市場等金融機構的產品和衍生品,本身這些產品和衍生品的收益就不高,銀行還對投資人收取託管費、銷售費(即代銷費)和管理費(超出預期部分歸銀行所有),以致給投資人的剩下的收益就沒有多少了,一般只有6%左右,無法抵禦通貨膨脹。
從安全性來看,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比較安全,一般從R1到R4的風險級別理財產品都可以保證本金,不過銀監會還是規定除存款外理財業務都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因為只要投資就是有風險的,銀行有責任向消費者揭示任何潛在的風險。有少數較小的商業銀行,比如城商行會在風險揭示中說可以保證本金和收益,以吸引投資人,這是違反規定的。但是有一點你得清楚,銀行理財在風險揭示書中會寫,風險由投資人自己承擔。
流動性有目共睹,銀行理財中途不能贖回,而且需要募集期、贖回期之類的清算期,這些時期不給投資人收益,銀行白用你的錢。我有個同事做銀行理財,協議書上寫T+1贖回,結果等了一個星期才把錢打回來。
2. 銀行非保本的理財產品可以買,能放心嗎
樓主這樣問,其實是自己也不放心吧。我覺得理財是財富增值的一種方式,但是不管怎麼樣都一定要保住本金,所以還是保本的比較好。像有利網這種保本保息的就更好了,而且50元即能投資,門檻也不高,算是比較好的。
3. 非保本理財產品可靠嗎如果損失本金一分錢也沒了嗎
需要看產品風險等級的,不是所有的非保本理財都會有虧損的可能,當然了,也要選擇靠譜的國有銀行,光大銀行理財不錯的
4. 非保本的理財產品安全嗎
「非保本」的意思就是不能「保證」本金與收益,收益和本金均由可能因市場情況而產生損失。不過在一般情況下,銀行理財還是比較穩健。
你也可以關注一下「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滿期收益率在4.8%左右。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5. 銀行的非保本理財產品風險大嗎有誰買過,收益咋樣
其實風險肯定和收益對應的,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銀行賣的東西多了,除了自己的理財產品,還代銷很多基金。
你去買銀行理財,排隊什麼不說,申購費什麼的一分錢少不了,總覺得不劃算,而且有些產品的預期收益放在現在牛市的背景下,真的覺得虧。不如自己去網上搜索一下某些基金公司的手機APP,用來購買基金很方便,各種費用還有優惠。如果你繼續看好股市,買一些股票型基金。如果想穩健一些,買債券基金。比如支付寶錢包,現在天弘基金是阿里控股,支付寶相當於天弘基金的手機客戶端,其他還有易方達基金的E錢包等等。放在「錢包」里的錢,就算沒買基金,實際上視為購買了可以隨時贖回的貨幣基金,收益率都在4.5%左右,比定期存款高,何樂不為。以後券商代客理財開了,理財的渠道更多了。你應該改一下什麼都去找銀行的觀念,現在有些銀行養尊處優慣了,還在繼續坑人啊。
6. 銀行的非保本理財可靠嗎很擔心謝謝
不能說絕對安全,但是還是相對比較穩健的。雖然根據資管新規要求,未來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但是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的風險等級。
你可以關注一下中小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產品,享受存款保險保障,50萬以內100%賠付。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7. 如銀行倒閉,買非保本理財的錢安全嗎
如果銀行倒閉,國有銀行屬存款全額賠償,商業銀行50萬元以內的存款全額賠償超出部分要等銀行清算後有餘額再按比例賠償,非保本理財產品不管是什麼銀行倒閉都不保證你的資金安全。
8. 銀行的非保本理財安全嗎
要說銀行的非保本理財產品的安全性,肯定低於存款類產品,但是絕對高於P2P、信託等其他平台類理財產品。所以,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肯定有風險,但是絕大部分屬於低風險產品。因為具有非保本屬性,所以無論風險的高與低,作為投資者都應該具備一定的風險意識和抗風險能力。說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風險低,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以2017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數據為依據)
三,普通投資者持有低風險理財產品佔比高。在全市場存續余額中,一般個人余額為14.6萬億,佔比49.42%;高資產凈值類產品余額2.91萬億,佔比9.85%;私行類產品余額2.28萬億,佔比7.72%;機構專屬余額6.5萬億,佔比22.01%;金融同業余額3.25萬億,佔比11%。即是說,後四類理財產品的購買對象並非普通個人投資者,要麼是高凈值和私行客戶(起購金額大門檻高,收益高風險大),要麼是機構類客戶,你想買還不一定夠門檻。
四,銀行系理財產品收益較為穩定。從2015年到2017年末,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兌付客戶實際年化收益率處於3.5%……5%區間,而2017年封閉式理財產品加權平均兌付客戶年化收益率為4.06%。2017年銀行理財產品全市場共有28.46萬只產品發生兌付,累計兌付客戶收益11854.5億元,個人投資者獲取收益6667.5億元。綜上所述,銀行系非保本理財產品大部分屬於低風險產品,本金和收益是比較安全的。當然,是否需要投資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還要看個人的投資偏好和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