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央視曝光理財騙局引發網友熱議,你見過哪些理財套路
我見過的理財套路有境外詐騙網站,騙子會在國內各大網路平台投放極具誘惑力的廣告。P2P平台頻現虛假投資標。在互聯網金融借貸平台,還流行著一種借款詐騙。
2. p2p理財高收益20%的背後是否有風險
風險相當大,一般的P2P理財產品收益在10%上下,超過15%就要謹慎了,更何況達到20%呢。投資P2P理財平台,應該把安全合規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收益率。
3. P2p理財的常見騙局有哪些
第一、如果是談最大收益、那麼就一定存在盈虧風險
第二、問清楚資金是銀行託管還是監管、如果是銀行託管、那就是銀行允許該機構在銀行設立對公賬戶、但是對資金流向不進行監管行為、不承擔任何責任、資金安全其實還是無法保障的、一般情況下、只有凈資本金融機構會向銀行交納龐大的保證金、這樣的是具有理賠能力的
第三、能否和你簽訂保本保息收益、如果是浮動盈利、能否簽訂資金安全協議、是否有能力理賠。
搞清楚以上問題、你就能明白是否安全
4. p2p三大騙局 投資者如何能辨別騙子平台
一是「高息」,明顯超出正常的理財收益率,一般不靠譜。點融網CEO郭宇航認為,一般來說,規范的P2P平台的平均收益率普遍在10%以下,其中優質P2P平台的平均收益率約為5%到7%。一個最基本的商業邏輯是,P2P投資收益率=借款者收益率-P2P平台費用,所以P2P平台的收益,歸根到底來自借款者的收益。
「優質借款者多來自融資租賃行業,但給出的年化收益率在13%到16%。目前融資租賃行業的收益率普遍集中在8%到12%之間,顯然違背金融邏輯。」郭宇航說。
二是瘋狂的廣告投入,不計成本的宣傳攻勢,一般不靠譜。專家認為,天價廣告費用往往意味著挪用客戶資金。還有一些P2P平台在高檔寫字樓租用辦公場所,每天每平方米房租達十多元,而一般P2P平台自身運營成本佔比3%至3.5%,顯著偏離這一水平就難以可持續發展。
三是無節制的資金需求,往往意味著旁氏騙局。專家指出,P2P只是信息平台,價值在於打破投資者和借款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本質還是為項目融資。而實體項目的增加是有限的,也就意味著為項目融通的資金也是有限的。如果一個P2P平台對資金永遠飢渴,極大的可能就是需要源源不斷的後來者為前者買單,也就是龐氏騙局。
5. p2p理財這個大坑真的很坑爹么為什麼我朋友好多都在研究這個
的確!這個樓主我勸你還是遠離比較好,這全國每天都有跑路的平台,不要為了那點利息把自己的本金搭進去。
行業內有句話,你看中人家的息,人家惦記你的本。知道啥意思了吧。
6. P2P理財就真的是騙人的么
你好,負責人的說,並不是所有的P2P都是騙人的。
如何區分P2P是否存在詐騙風險的,可以嘗試一下幾種方式
有明確放款去向的(你的錢究竟是流向哪裡)
如何管理風控的(你的錢是怎麼要回來的)
是否有存在期限錯配的現象(到期歸還本息,不拆分標的)
信息披露與銀行存管
其他因素還有挺多,說道最終,其實就2點,1,理財投資頭不要發熱,不要看收益過高的理財產品!風險過高!2,了解P2P點對點借貸的另外一端的勞動能力,以及還款意願!在沒有辦法了解這個的時候,請平台代為執行!
合規的P2P已經不多,目前全國只有174合規操作的!174家裡面,又有很多家是做不到純正P2P的,因為他們都無法避開自融跟錯配。可以說選擇的餘地其實不多。找個安心的P2P平台,希望你能賺得更多!
安快金融運營責任回答。174家之一!
7. p2p風險案例分析有哪些
風險與理財是密不可分的,專注於抵押的互貸,樓主可以去了解一下的。
8. 如何看待P2P理財都是騙人的
不是說所有的P2P理財都是騙人的,而是由於監管還不到位,所以很多騙子在這塊有不少的「建樹」。其實還是有不少平台是蠻好的。
9. 常見的高收益網上理財產品騙局都有哪些
典型的高收益網上理財產品騙局之一,是騙子們打著理財的旗號,給出很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但是自己卻只有一個空殼網站,連第三方在線支付都沒有。
典型的高收益網上理財產品騙局之二,是稍微高級一點的分紅騙局。在分紅騙局裡,騙子用的手法比較成熟。先是偽造出一個以假亂真的理財投資平台,然後吸引投資者們投資。
典型的高收益網上理財產品騙局之三,是針對老人的騙局。騙子一般會通過各種方式騙取老人的信任,然後又以老人不會進行網上投資為由,幫助老人進行操作,從而騙取錢財。面對這種騙局,只能告訴老人遇到所謂投資的時候先通知年輕一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