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券商理財
券商理財是證券公司推出的與貨幣掛鉤、利率掛鉤、股票掛鉤或商品掛鉤的一種理財產品。
券商理財產品的起步額度為5萬元,產品品種諸多,分為限定性和非限定性理財。限定性顧名思義就是投資標的受到一定限制,限制在貨幣、現金及國債等固定預期年化收益類且風險較低的產品中,非限定性就是投資標的非固定,除了限定性中固定預期年化收益類產品外,還有權益類證券性股票、期權等風險較高收益率也較高的產品。對於券商理財而言,業績年化基準保持在4%左右,同期貨幣基金收益率為2.4%,這也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很多投資者會選擇券商理財產品了。
【拓展資料】
券商集合理財也稱為集合資產管理業務。指的是由證券公司發行的、集合客戶的資產,由專業的投資者(券商)進行管理的一種理財產品。它是證券公司針對高端客戶開發的理財服務創新產品。通俗地講就是券商接受投資者委託,並將投資者的資金投資於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的一種理財服務,其風險和收益介於儲蓄和股票投資之間。證券公司是這種理財產品的發起人和管理人。
2001年11月,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規范證券公司受託投資管理業務的通知》;2003年5月,針對部分證券公司與銀行合作開展集合理財的實際情況,為防範風險,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證券公司從事集合性受託投資管理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已經開展此類業務的證券公司對其業務行為進行規范,其他證券公司暫停開展此類業務;2005年3月,證監會批准了"光大陽光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設立申請,這是經證監會審核批準的第一隻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自2005年光大陽光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正式成立以來,經歷5年多的時間,不僅發行數量、發行規模屢創新高,而且參與的券商逐年增加。
❷ 理財和基金的區別
1、概念不同:基金: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
理財: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
2、分類不同:
基金: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理財: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
3、范圍不同:
基金:證券、企業、項目。
理財: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
廣義的理財產品包含了基金,狹義的理財產品和基金的區別:
1、投資標的不同:基金主要投資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而理財產品大多投資於貨幣市場,如:購買票據、存單、國債等。
2、費用不同:基金需要申購費和贖回費,而理財產品不需要。但是二者都需要管理費和託管費。
3、規模不同:開放式基金投資者可以隨時申購,隨時贖回,所以基金的規模不固定;而理財產品按照招股說明書上成立後,在持有期投資者不能賣出,也不接受買入申請,所以規模不變。
4、贖回方式不同:取出資金時,需要將基金贖回後資金才會到賬;而理財產品到期後本息自動到賬。
5、透明度不同:買基金可以看到基金經理的前十大重倉股,但買理財一般看不到投資的渠道或購買的股票。
6、購買起點不同:一般理財產品需要5萬元起,而有些基金低至1元起購。
拓展資料
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❸ 什麼是券商基金
券商其實即是經營證券交易的公司,或稱證券公司。在中國有中信、申銀萬國、齊魯、銀河、華泰、國信、廣發等。其實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代理商。
券商概念股主要有三類:
一是直接的券商股,如中信證券、宏源證券等。
二是控股券商的個股,如陝國投、愛建股份等。
三是參股券商的個股,如遼寧成大、通程式控制股吉林敖東、亞泰集團、豫園商城和泰達股份等。
❹ 券商集合理財和公募基金有何區別
券商集合理財計劃其實質是一種「准基金類」產品,由於其高准入門檻,管理費與計劃績效相掛鉤,被戲稱為陽光下的「私募基金」都是專家理財,都以權益類和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要投資目標。券商集合理財產品與基金產品各自的優點:
券商理財收費更靈活 開放式股票基金的管理費一般為1.5%,還有五花八門的申購費、退出費等。券商理財產品在收費方面則比較靈活。
如正在發行的中信理財2號,不收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只收1.5%管理費和0.15%的託管費,略高於貨幣市場基金(0.33%的管理費,0.25%的銷售費,0.10%的託管費)的費用。而招商「基金寶」的管理費僅有0.6%。 此外,券商還可以與投資人約定其他收費方式。如以市場指數為基準,投資收益超出多少之上,再收取管理費或約定按投資業績計提管理費等。如「東方紅1號」就不收管理費,而是從業績中提成。通過這些靈活的設計,使投資者支付的費用更為合理,整體而言,較開放式基金還低一些。 券商理財大都有保底 券商集合理財因有自有資金參與,大多帶有保底收益性質。大多數券商都用自有資金參與集合理財產品。 如光大證券陽光1號和東方證券東方紅1號,自有資金參與比重均為10%;長江證券超越理財1號與招商基金寶的參與比重則為5%,最高不超過1億。由於自有資金參與,券商將與投資者共擔風險。如果出現虧損,也是先虧損券商。但大多股票基金不具有這樣的保底功能。 券商理財門檻高 不過,與基金相比,券商集合理財也有一些不足。
首先,券商集合理財參與門檻相對較高,限定性產品最低為人民幣5萬元,非限定性產品最低10萬元。開放式基金的申購起點一般都為1000元。投資基金可以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適合中長線持續投資,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存續期一般都為2年~3年。 開放式基金流動性好 更重要的是,開放式基金的流動性好,申購贖回的周期一般為2天~3天,隨時可以變現。券商集合理財產品首先要經歷一個短則1個月,長則1年的封閉期。 即使在開放期,非限定性產品的開放日也比較有限,一般為3個工作日~5個工作日。限定性產品由於流動性好,在開放日內大多可以每天開放。但贖回的時候,「要求提交書面申請」、「資金7個工作日到賬」等種種限制,也讓流動性打了折扣。 不過,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在很多方面還是與基金有相似之處,產品信息披露、產品規模、銷售渠道等方面都較接近。
綜合來看,券商集合理財的盈利能力已經得到一定的檢驗,非限定性產品收益率超過股票基金、限定性產品收益率超過貨幣基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為,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投資范圍相對較為靈活,規模小,受到業績排名、跟風資金的干擾相對較少。但是流動性不好、門檻高的特點,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更適合有5萬元~10萬元以上閑置資金的投資者,追求長期穩定收益的投資者。
私募基金,又可以稱為向特定對象募集的基金,與公募基金相比,兩者首先不同在於募集方式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公開,而私募基金籌集資金是通過非公開方式,不允許利用任何傳播媒體做廣告,
其次,募集對象不同,公募基金面向不確定的廣大公眾,而私募基金籌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
第三,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而私募基金的要求則低得多。
❺ 券商,銀行,基金所有的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安全性又有什麼不同
❻ 券商理財和其它的理財都什麼不一樣么
如今,在大家都比較習慣到銀行買理財產品的情況下,那麼券商理財有啥特點?券商理財和銀行理財有啥不同呢?券商理財收益和安全性又如何呢?
券商理財特點
說起券商理財,很多人都覺得陌生,其實券商理財多年前就有。
銀行理財是大家把錢交給銀行來進行管理和投資以獲得收益。券商理財則是大家把錢委託給證券公司,讓證券公司對資金進行管理和投資。今年股市不錯,不少銀行理財資金就投入了股市或者相關金融產品。券商的理財產品,在這方面就有自己的天然優勢。
券商理財的大部分產品,一些是有券商的自有資金參與,一些是以券商的自有信用做擔保來償付本息,這既讓投資者的利益有了一定保障,又能調動起券商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產品的安全性。券商理財的收益整體上比銀行理財要高,並且券商還可以自己發行公募基金等產品。
券商理財和銀行理財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其擁有收益憑證這個獨有的、競爭力超強的產品。大家把錢借給證券公司,證券公司承諾到期償還本息的基本是保本保收益的產品。在資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並打破剛兌後,收益憑證大放異彩。此外,券商也有中低風險的、和銀行理財差不多的產品,只是銀行理財產品有的時候是銀行代銷掙傭金,而券商一般都是自己的產品。
哪種理財收益更高
8月10日國債剛剛發行,三年期利率3.8%。預計未來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利率應該是以國債的收益水平為中心上下波動。
查閱了一下幾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基本上也是這個利率水平。但是券商理財的預期收益要高,有的為4.6%,有的為5%,有的甚至達到了6%。
在理財產品方面,各家券商公司為了引進客戶,設置了類似新客理財的產品,但持有時間金額一般會有限制。券商理財和銀行理財最大的區別在於投向中的非標資產。銀行理財最大的優勢在於非標資產,因為銀行有大量優質的信貸公司客戶可以提供優質非標資產,理財資金可以投到這塊。券商非標資產天生略有欠缺,所以券商理財大部分都是投資債券。總體而言,純債會比非標資產波動大一些,但波動大意味著兩方面,要麼是向上波動,也就是收益高;要麼向下波動,也就是可能出現虧損。今年以來股市行情不錯,投向股市或者相關債市的理財產品收益就好。
一些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最低4%,最高的能達到8%,但購買的門檻相對較高,需要30萬元起,是比較高端的理財產品。
為啥券商理財收益比銀行理財高?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銀行理財產品有的是資金集聚購買的券商或信託理財產品。舉個例子,假如券商給銀行6%的利息,那麼銀行給客戶4%的利息,銀行成為中間商賺取相應的利潤。
其實,收益高低不是固定的,它會隨著國際國內經濟大勢而變,所以券商理財和銀行理財的收益都是會上下波動的,沒有絕對的高或者低。
如同炒股,購買者不管盈虧都要給券商交傭金,理財也一樣有費率,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手續費。這些費用因產品、起點門檻和期限的不同而不同。
在銀行買理財產品,有的銀行會收取手續費,一般包括託管費0.05%/年,管理費(不固定,一般0.1%-0.5%),銷售手續費0.3%-0.5%左右。有的銀行則沒有手續費。
說到銀行理財,必須提到前幾天發布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到2021年底。
這個政策讓一部分喜歡購買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的客戶鬆了口氣。今年受債市影響,部分銀行凈值型理財出現資金回撤導致階段性凈值下跌,有些銀行還出現了短期買入部分凈值型理財產品的客戶虧損本金的情況,讓承受能力差的客戶對銀行理財失去信心。郵儲銀行2018年和2019年有些產品的年化收益率能達到8%-9%還多,今年也同樣受到了影響,長期持有的客戶收益率降到4%-5%,還是盈利的。
對於銀行銷售人員來說,更多的是要為客戶做資產配置。在充分了解客戶資產的情況下,為客戶做標准普爾家庭資產的配置。投資資產不能是只購買某一款或者是幾款產品這么簡單,通過一個合理的投資組合盡可能讓收益率達到最大化。任何單一產品的階段性持續走高都蘊含著潛在風險,通過持有理財、基金、股票、黃金、外匯等產品來實現組合配置,合理規避風險。對於喜好做靈活期限理財產品的客戶,零錢寶、理財寶和日日升三款產品,起購金額分別為1元、1萬元、5萬元,期限長短結合,數額大小結合,既能保證收益,急用錢時也方便靈活,最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分別為2.44%、2.81%、2.98%,也算是低風險下的合適收益。
其實,無論銀行理財還是券商理財,都需要投資者自己多學習多了解,也要知道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對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建議到辨險識財查一下該款產品的評價報告,這樣,對於投資風險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這樣也能有效保證自己資金的安全。
❼ 基金和理財有什麼區別
基金和理財有什麼區別?
1、 投資標的范圍不同
從廣義上來說,基金屬於其中一種版理財方式,投資市場權中的投資工具:基金、股票、期貨等都屬於理財范疇。
2、收益與風險不同
理財的投資方向很廣,風險由產品本身性質來決定,從低風險的類固收產品到中高風險的股票期權期貨等,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3、計價方式不同
基金凈值是一天計算一次,凈值每天更新一次,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方式不同計價方式也有差異。如:一般的銀行理財:具有預期預期收益率,根據預期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水平上下浮動,產品一般具有封閉期,到期付息或定期付息;股票期貨期權等價格是開盤期間實時波動的。
4、流動性不同
基金在開放日靈活申購、贖回,不會因為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多少凈值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有的可以隨時買賣賺取差價,如股票外匯等;有的則需要在滿足期限里買賣,一般不可以贖回。
❽ 什麼是基金,和券商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券商即是經營證券交易的公司,或稱證券公司。在中國有中信、申銀萬國、齊魯、銀河、華泰、國信、廣發等。其實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代理商。
基金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2、內容不同
券商就是從事投資中介的金融機構,比如買賣股票,期貨等,通俗點就是證券公司,在此獲得交易資格,實際的操作交易都是你自己進行,券商收取一定的手續費。
基金是基金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買基金就是花少量費用由基金公司為你投資,把錢交給他,一切交易都有它來負責,最終的收益就是扣除公司運作成本就是你的收益,在此期間你的錢支配權在基金公司手裡。
3、性質不同
券商是指大家炒股需要在證券營業部開戶才行,這些證券營業部就是券商的分支機構。較大的券商有:國泰君安,申銀萬國,廣發證券等。券商是獨立的企業,不僅從事證券交易,從中介賺取傭金,還從事新股發行的承銷等業務。券商一般都有自己的研究隊伍,並可以自營證券買賣。
基金是屬於委託理財性質的團體,按資金規模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於人員開支和支付日常辦公費用。餘下的利潤歸投資者所有。基金的投資方向有嚴格的規定,一般只可以買賣股票和債券。
❾ 券商理財和基金有什麼區別
一、券商理財和基金的區別如下:
1、發行機構不同:券商理財是指券商機構發行的理財;而基金是由基金公司發行的。
2、收益不同:券商理財預期收益低於基金,理財是固收類產品;而基金是浮動收益產品。
3、交易場所不同:券商理財主要在券商平台交易,而基金在基金官網交易、也可以在各個第三方交易平台交易。
4、風險不同:券商理財風險低於基金,理財主要投資於存款、大額存單等風險較低的產品;而基金主要投資於債券、股票等。
二、券商實際上是一家在證券或證券公司交易的公司。在中國有中信, 申銀, 齊魯, 銀河等。事實上,他們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代理商,而他們也代銷基金,與投資基金相比,券商在機制上更加靈活。從券商設計的產品結構來看,也相當廣泛,如上市推薦、新股承銷、配股承銷、新股發行等。這大大縮短了券商與上市公司之間的距離,為券商與上市公司的密切接觸創造了客觀條件。此外,由於券商還代表客戶進行理財投資、自我管理等項目,客觀上為券商在資金滿足需求打開了方便之門。此外,券商在組織結構上也有投資銀行,可以利用與上市公司的密切業務關系,然後通過投資銀行,通過為上市公司打造項目,從而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根據市場熱點打造豐富的主題和炒作概念,以及為ST上市公司制定計劃,甚至進行資產重組。由於證券公司的資產和利潤是自己的,證券公司可以將資產和利潤移植到ST上市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從而在二級市場獲得更高的回報。
三、現在的券商概念股主要有三種:
1、直接券商股,如中信證券, 宏源和證券;
2、控股券商股,如陝國投;
3、參股券商的個股,如遼寧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