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了解中國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類型
目前中行發售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浮動收益【即搏弈(含按期開放和全球智選)、匯聚寶和對公按期開放等】和非保本浮動收益類【中銀集富(含與時聚金)、日積月累(含日計劃、收益累進和樂享天天)、中銀平穩智薈、中銀智富、中銀創富、中銀穩富、中銀基智通、中銀智薈、融薈、債市通、精選基金、代客境外理財等】。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❷ 關於銀行發行理財產品的意義
建行「利得盈」起存50000元。
1.這種理財產品有三個月,半年,一年不等。存上之後相當於定期。這部分錢在賬戶上劃走,只有在到期的時候才會打入你的賬戶。在此期間,你想取也找不到錢。
2.利率都是年收益率,高低不同。你買一年的肯定比三個月的收益要高。但是現在這樣的情形下,年收益率比往年低了很多。具體要去參照發行時產品對外宣稱的收益率。
3.這個是理財產品不是基金。只有基金才有定投。理財產品是固定的。而基金定投是指每個月固定的日期存入固定的金額,而不是隨便指定時間和金額。你說的那是零存整取。利率更低。
4.理財產品一般風險性很小很低。基本都可以拿到當初公告的利率。而基金分為很多種。股票型的肯定高風險高回報。債券型的是低風險但是穩健。貨幣型無風險但是只適合短期投資(例如一個月)利率相對較低。
❸ 各大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什麼是理財
你好 銀行的小額理財產品都是銀行自己發行為了吸納存款,收益不是很高,比存款高一點點,還有就是銀行一些年化收益在10%左右的大額產品基本都是代理信託公司 基金公司的產品,我們是做私募股權基金的年化收益在10.5%到12.5% 有擔保公司擔保客戶的本金和收益,客戶完全放心,
❹ 工行正在發行的理財產品有哪些
我行在售理財產品包括靈通快線(LT0801)、e靈通(ELT1401),以及增利、尊利、穩利系列產品,歡迎您選購~(以上內容由工行智能客服「工小智」為您解答,解答時間2020年01月20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❺ 為什麼現在各大銀行都在發行理財產品呢
因為現如今金融市場的規模越來越大,而且很多銀行在發行理財產品的過程當中,是能夠獲得更多的認購的,在認購之後就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
銀行的這些操作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個市場對於投資來說其實還是比較有利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大銀行來說,能夠通過自己所擁有的信譽獲得更多資產的發行。這些銀行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通過發行理財產品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
理財產品的規模已經越來越大了。目前這個社會當中,很多公司所發現的理財產品的規模已經越來越大了,甚至一些基金的發行規模已經達到了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個市場是非常火爆的,而且很多銀行也是在積極的進行籌備賺錢的。
我們都知道銀行的賺錢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銀行擁有的政策支持力度也是非常大的,這也是為了能夠支持我們國家的實體經濟的發展。銀行發行理財產品也是為了我們國家的政策服務的,因為發行了理財產品之後,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從而能夠更好的支持實體經濟。
❻ 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 靠譜嗎
若購買招行理財產品,您登陸手機銀行,在頁面底部點擊「理財」-「理財產品」,您可查看到目前在售的產品;也可在頁面點擊搜索,輸入產品代碼或名稱查看。
產品詳情請選擇對應的理財產品後點擊「產品介紹」查看。
現發售的理財產品一般都不保證本金(6906、8136除外),也不保證收益,收益和本金均可能因市場變動而產生損失,建議選擇適合本人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進行投資。
❼ 我買了銀行的理財產品但卡上的錢並沒被劃走,對嗎
不是的,已經被凍結,然後就會劃走了。
首先介紹一個「資金池」的概念,有些銀行在總行設有「資金池」,通過發行理財產品,募集大量的資金,會把資金放到這個資金池裡面,等待備用。 資金池業務一般包含以下幾個主要特徵:集合運作、期限錯配、分離定價。
理財產品按照募集資金的去向可以劃分為很多的品種,主要分為債權類理財產品、資本市場類理財產品、股權類理財產品三個大的品種,這些理財產品種類的劃分主要是依據理財產品募集資金投資標的的不同所進行的。
所以買了銀行理財後,卡上的錢已經被凍結,在活期賬戶上就已經不體現了,產品正式開始的時候,卡上的錢就進入了資金池子裡面。到期後,本息從資金池裡面提出打到客戶的賬戶上。
❽ 銀行的理財產品可靠嗎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回,沒有注答明的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❾ 怎麼查詢我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
如在招行購買理財產品,可登陸大眾版,登錄後點擊最上方橫排菜單「投資管理→受託理財→我的理財產品」,在「當前委託」、「我的持倉」或「歷史交易」中查詢。
溫馨提示
1.
「我的持倉」顯示已成立的產品;
2. 「當前委託」顯示未成立或當天成立產品;
3. 「歷史交易」查詢已到期產品;
4.
是否最終購買成功,以成立日後「我的持倉」顯示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