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眾投聚寶理財真的假的 靠譜嗎
首先,你要認真其平台正規性, 安全是第一;
其次,那就是投入與收益的比例是否合理(根據時間周期預算,是否適合自己)
再者,那就要看你自己怎麼對待理財的,是需要短線還是長線的呢,不同的周期其利潤不一致。
B. 小白理財是個騙子集團,騙走了我很多錢
小白集團有套路所在,是騙人的,比如說確實這些 「小白」理財網課,課程內容漏洞百出。
一、小白集團的漏洞所在
1、第一,收益保底15%以上的不靠譜。今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了修訂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准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按目前一年期LPR3.85%計算,超過15.4%就可以認定為高利貸,表明超過15%以上的收益存在較大風險。
2、第二,兜售民間理財策略的不靠譜。投資理財是一門專業,受過專業訓練的精英人士都很難保持穩定長期的高收益,怎麼能相信幾千塊錢就能買到穩賺不虧的投資策略?
3、第三,不懂投資,認為可以撞大運發財的不靠譜。投資公司會舉辦一些投資者教育的講座,中國大學慕課網上,國家免費提供了一些免費課程,《中國價值投資》等投資課程,免費普及投資知識。
注意事項:
1、哪怕是有正規線上教育資質的企業,在涉及此類糾紛時,維權也十分困難。有媒體梳理,此類企業、課程審批涉及多個部門,具體課程內容是否能夠上線,則沒有明確的說法。一些不規范的民營機構或者純個人的開班,甚至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備案或者審批,應盡快完善監管。
2、理財是一個具有高門檻的專業技能,涉及到經濟專業知識,諸如儲蓄、股票、保險、基金、藝術品、衍生品投資等,均有規則和風險,需要充分了解相關知識,掌握投資方法,並經過豐富的市場實踐。世界上不存在穩賺不虧的理財方法,投資者面對的是變化莫測的市場,市場中潛藏著很大的風險,即便全球最優秀的投資者,都很難實現長期穩定高收益,更遑論普通人了。
C. 在網上找了個投資理財被騙了怎麼辦
天天分紅太扯了,投資什麼項目能每天都穩定收益,資金運作有周期是一定的。
D. 這樣的投資理財公司是騙子公司嗎
收益可能是有的,但是裡面肯定有風險,你可以想想如果10萬元一年後能拿到1.5萬元的利息,就是15%的收益,現在金融市場環境有那種是保證有這么高的收益的。
E. 投資理財公司是騙子
不法分子在互聯網網站建立所謂「投資理財公司」,打著「網路投資理財」旗號實施詐騙案件屢見不鮮,這類網路投資理財公司通常宣稱「高收益、低風險或零風險」,許諾種種誘人條件,誘騙受害者委託投資理財,達到詐騙目的。騙子的幾種騙術:
1.讓你試投,剛開始返回一點利息,讓你償到甜頭,引誘你投入更多的資金.一旦稍大點的資金進去後,他們即以種種理由,使你的資金死在帳戶里.
2.騙術種種:
A.先返利息,後返本金.如投進去1000元,15天後返利900元,可當返得800元時,停止返利,要求你投入更大的金額,才能返回乘下的1200元.其實,這時你已經虧了200元了.
B.凍結你的帳戶,理由:隨便說一個,反正,不讓你的錢出來就行.
C.凍結你的帳戶後繼續行騙:說你違規操作,帳戶被系統鎖定,如用戶提出解鎖,則要你打入2000元後自動解鎖,一旦用戶打入資金,則此網站從人間蒸發.
D.經常變換網址,當你資金打入後,網址突然變掉了,你的資金成了泡影.
警方提醒,投資者要了解國家相關投資法規政策,了解所謂「網路投資理財公司」是否具有證券經營業務資格,警惕該類詐騙。
F. 我投資理財投了35萬然後公司倒閉了我怎麼辦錢還能要回來么
應該馬上報警立案。
如果涉及非法集資,通過報警處理,警察立案後追查回來後,減少損失,如果是正規理財,且理財合同並不違法,儲戶的錢款屬於合法范圍無法追回。如果是購買的理財產品,協商不成,可訴訟解決。
綜上所述,理財有風險,投資須謹慎,如果儲戶所選擇的理財公司都倒閉了,那儲戶的錢也很難再拿回來了。所以如果您選擇要理財可以去正規的大型的銀行或者證券公司去進行辦理。
(6)青島聚寶投資理財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法律處罰
1、對進行非法集資活動的,除了依照《商業銀行法》、《保險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銀行業監管管理法》和《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取締非法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等行政處罰外,對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2、參與非法集資活動不受法律保護。有關法律明確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而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
3、債權債務清理清退後,有剩餘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就地上繳中央金庫。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採取財政撥款的方式來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犯罪手段
具體手段
非法集資波及的領域日漸廣泛,商品營銷、資源開發、種植養殖、投資擔保等傳統領域案件時有發生,借貸理財、私募股權、虛擬貨幣、消費返利等新興領域已逐步成為非法集資犯罪的重災區。特別是互聯網上非法集資犯罪成為普遍模式,跨界特徵更加突出,傳染積聚速度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低收入人群、農民群眾、退休人員參與其中,有的案件中超過半數參與者為老年人,不少群眾把「養老錢」、「救命錢」投入集資,幾乎血本無歸。
1、承諾高額回報,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暴利引誘,是所有詐騙犯罪分子欺騙群眾的不二法門。不法分子為吸引更多的群眾,往往許諾投資者以獎勵、積分返利等形式給予高額回報。
2、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非法集資者開始是按時足額兌現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後是拆東牆補西牆,用後集資人的錢兌現先前的本息,等達到一定規模後,便秘密轉移資金,攜款潛逃。
3、編造虛假項目或訂立陷阱合同,一步步將群眾騙入泥潭。不法分子以種植仙人掌、螺旋藻、蘆薈、火龍果、冬蟲夏草,養殖螞蟻、黑豚鼠、梅花鹿、家禽再回收等名義,騙取群眾資金;有的以開發所謂高新技術產品為名吸收公眾存款;有的編造植樹造林、集資建房等虛假項目,騙取群眾「投資入股」;有的以商鋪返租等方式,承諾高額固定收益,吸收公眾存款。
4、混淆投資理財概念,讓群眾在眼花繚亂的新名詞前失去判斷。不法分子有的利用電子黃金、投資基金、網路炒匯等新的名詞迷惑群眾,假稱為新投資工具或金融產品;有的利用專賣、代理、加盟連鎖、消費增值返利、電子商務等新的經營方式,欺騙群眾投資。
G. 02151999977是騙子投資理財公司我被騙幾萬
近年來,不少個人都有被騙的經歷,騙子所謂幾乎無所不在,那麼,投資理財該如何防止受騙?
1、識貨先識人
理財產品銷售人員應當為具有相關資格的工作人員,客戶在接受相關工作人員推薦理財產品時,可請工作人員出示相關資格證書,以證明其專業理財的合規性。
2、購買有道
理財產品的銷售必須通過正規的營業網點理財專區或櫃面、官方網站、個人網上銀行專業版、銀行官方指定的客服電話等專門渠道進行,客戶不可在上述途徑以外的渠道購買理財產品。
3、專人有專戶
專用賬戶管理。所有理財產品交易均需通過本人開立的理財交易賬戶進行。客戶購買理財產品盡可能地使用銀行借記卡,持卡交易,對於「營銷人員」要求先將資金轉賬至其他賬號的情況,客戶應提高注意力。
4、主動查詢對賬
由於理財產品種類較多,盈虧變化較快,為了確保客戶更及時了解所購買產品的價值狀況,客戶本身應養成主動和定期查詢對賬的習慣。
在騙子手段日益高超的今日,很多招數實在是防不勝防。但是只要遵循以上幾個理財竅門,即使騙子再高明,也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