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目前有哪些主流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
可以關注一下中小銀行的「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回制度,50W以內100%賠付。答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滿期收益率在4.8%左右。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B. 基金軟體的排行榜每年都有很多基金年化收益率極高 我如何通過概率學每年全買對這些理財 遠離低收益理財
你問我中國今年GDP增長6.7%可信么,我說可信。
你問我有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10%可信么,我說可信。
你問我很多app端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達到百分之十可信么……
這么說吧,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也呈近似正態分布,其中位值是各大銀行一年期理財產品收益率的均值,那現在各大行的一年期理財產品收益率是多少呢?不超過6%。
那麼10%顯然偏離6%太遠了,有沒有理財產品能達到?有。
是不是很多理財產品能達到,不是。
那app端理財產品是不是能達到10%的那部分呢?看app背後的盈利邏輯。
有些app是靠互聯網金融的,那麼就像 @若爾 說的那樣10%是可以達到的,前提是貸了款能按時按量還,不跑路。
有些app是投機股指或貴金屬的,那麼就看全年行情。
有些app是小額民間借貸的,那麼就十分的懸,十有八九是血本無歸。
有些app是投入實體經濟的,那麼平均收益率就應該是低於6.7%。
C. 中國建設銀行2018年理財產品
查詢新發行或已發售的理財產品信息(如產品認購期、到期時間、年預期收益率等)可選擇如下方法:
1、進入建行官網,通過頁面上方「投資理財」欄目,選擇「產品介紹—理財產品一覽」進行查詢。
2、登錄手機銀行,通過「投資理財—理財產品—購買產品」菜單查看在售產品的信息。
3、就近咨詢建行網點。
D. 哪個銀行理財收益高又安全可靠
你好,凡是理財產品都是有一定的風險的,一般來說利率越高風險越大。所以說理財要謹慎。
E. 哪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
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
從最高收益率來看,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的收益率相對來說會略高一些,不過不同地區、不同投資途徑,理財收益都可能會略有不同,大家以銀行實際的實際收益率為准。
對於五大銀行哪家銀行理財最好這個問題,要根據投資人的實際情況來看,建議大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仔細閱讀理財詳情介紹,適合用戶的理財才是最好的。
(5)2018銀行基金理財收益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打破剛性兌付的資產新規出台以後,銀行的理財產品風險就是實實在在的。因此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有風險意識。
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分為五級,分別是R1到R5, R1代表謹慎型投資者、R2代表穩健型投資者、R3是平衡型投資者、R4是進取型投資者、R5是激進型投資者。
根據用戶的投資風險等級明確購買理財產品的目標和可能承受的風險損失程度,然後再根據結論購買相應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切莫貪圖高收益購買超出承受程度的高風險等級理財產品。
F.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為何創2018年最低水平
目前網上的很多解釋都沒說明白,或者不願意說明白。一個拿得出手的解釋是國內貨幣政策轉向,資金充裕導致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但是如果看余額寶收益率可以發現是4月初開始大幅跳水,而去杠桿是在7月23號實際上結束,顯然在時間上不能很好解釋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的現象。
實際上,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的核心原因是4月份資管新規(包括2016年底開始的去杠桿政策)。2017年的一系列去杠桿政策,導致大規模的表外資產回表,確實化解了金融風險,規范了金融秩序,不過也導致非信貸領域的融資渠道和平台(即廣義的影子銀行)不能給無法獲得貸款的資金需求方提供融資。而4月資管新規給了表外業務致命一擊,導致底層質量較差但收益率高的產品出局。8月份社融存量增長10.1%,是2003年以來最低的,表明大量資金需求方已經得不到融資了。雖資管新規被暫停,給融資平台留了口子,但表外業務已經被規范,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不再包含高收益產品。所以說,理財產品的底層產品結構變化決定了收益率必然下降。
而且目前實體經濟變差,質押不斷爆倉、P2P不斷跑路,整體上約束越來越多,激勵越來越少。理財產品收益率沒有上升的動力啊。
G. 2018年如何投資理財才賺錢
距離2018年還有十幾天的時間,不禁感慨一年到頭沒有掙幾個錢,自己也沒有一點成就感,成功似乎離我們還很遠。我們口中所謂的「成功」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呢?也許大多數人會回答天賦和努力。而衡量投資理財是否成功的標准,最基本的定義就是不損失本金並且能賺錢。正如理財專家所言:「金錢的本身不是最終目標,而只是實現其他終極目標的手段」,你想要怎樣的生活,實現怎樣的人生目標才是理財的最終落點。
一、擁有長期理財習慣和目標
投資理財就像事業一樣,沒有人剛開始就是十項全能選手。當你羨慕投資理財大佬總能挑選到最優的理財產品,也該明白理財大佬也是一步步實踐和成長過來的。當你想藉助投資理財賺錢的時候,首先應該戒驕戒躁,培養長期理財的習慣和目標,儲蓄是守住自己的資產,而投資是主動進攻。有些人覺得把錢放在余額寶里就是成功理財了,其實這也是沒有把理財目標具象化,與人生目標結合起來的表現。投資理財應該以階段性的目標作為導向,到這個時候我應該通過理財能獲得多少收益,並想辦法去實現。
二、想要通過投資理財賺錢,該注意什麼?
想要實現有房有車、孩子上好學校的夢想,需要通過投資理財助我們一臂之力。籠統地說,賺錢的理財方式可以理解為不虧錢的理財方式,那麼除去高風險的理財方式,大部分產品都符合這個要求。而小編認為,通過分散投資實現更高的收益,做投資決策,最重要的是確定好投資類別,在類似的產品里再怎麼分散投資都沒用。因此將資金靈活分配投資在余額寶、基金、P2P等風險差異較明顯的不同類型產品中,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三、從安全性上來說,投什麼賺錢
如果你追求的是理財產品安全性為第一要務,國債、銀行保本理財產品、貨幣基金、定期儲蓄等安全系數比較高的產品深受投資者的青睞。目前國債類理財產品收益在4%左右,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普遍在4.5%以上,上周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9%,規模前20位的貨幣基金收益率為4.2%左右。因此相比之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相對稍高一些。
四、從收益性上來說,投什麼賺錢
如果你最看重理財產品收益性,最直接的目標就是賺取較高的收益,那麼就不能僅依靠4%出頭的利率達標。說到投資理財當中門檻較低,且能獲得較大波動收益的就是股票了,但超高的收益,但是伴隨著超高收益的還有超高的投資風險。除了股票之外,P2P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的收益率也比較可觀。目前P2P理財產品綜合利率穩定在9%以上,而信託產品的收益率平均年收益率為7.28%。
問如何理財,其實就像問路,如果在大街上攔住一個人就問,我該怎麼走別人肯定一臉疑惑,你該首先告訴他你想去哪,再問應該怎麼走。理財由數字體現,以情感滿足結束。因此將投資理財融入生活習慣中,也許關於如何投資理財才能賺錢的問題,你也會無師自通吧。
H. 現在買什麼基金收益高又穩當
基金收益起伏不定,風險與回報率是正相關的,沒有收益高還沒風險版的基金存在。
投資對沖基權金可以增加投資組合的多樣性,投資者可以以此降低投資組合的總體風險敞口。對沖基金經理使用特定的交易策略和工具,為的就是降低市場風險,獲取風險調整收益,這與投資者期望的風險水平是一致的。
理想的對沖基金獲得的收益與市場指數相對無關,雖然「對沖」是降低投資風險的一種手段,但是,和所有其他的投資一樣,對沖基金無法完全避免風險。
對沖基金的投資者必須是老練的合格投資者,應當對投資的風險有所了解,並願意承擔這些風險,因為可能的回報與風險相關。為了保護資金和投資者,基金經理可採取各種風險管理策略。
對沖基金管理公司可能持有大量短期頭寸,也可能擁有一套特別全面的風險管理系統。基金可能會設置「風險官」來負責風險評估和管理,但不插手交易,也可能採取諸如正式投資組合風險模型之類的策略。
可以採用各種度量技巧和模型來計算對沖基金活動的風險;根據基金規模和投資策略的不同,基金經理會使用不同的模型。傳統的風險度量方法不一定考慮回報的常態性等因素。
I. 2018年什麼理財產品好些
1、貨幣基金。貨幣基金一直都是一種比較受歡迎的理財產品,在經歷了6月份的短暫低迷後,7月份貨幣基金再次爆發,單月規模就增加了9000多億,總規模創歷史新高。目前貨幣基金的規模已經佔到基金總規模的60%以上,把其他類型的基金遠遠甩在後面。
貨幣基金之所以能這么受歡迎,主要還是因為它的安全性較高,流動性較好,但從收益上看,貨幣基金並不具備太大優勢,可能也就比銀行存款稍微強一點。所以貨幣基金是否值得買,就要看投資理財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想買一款安全的理財產品,同時在需要錢時又能及時取出,而對收益高低沒有太大要求的話,那貨幣基金還是值得買的。
2、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也是今年銷售比較火爆的理財產品之一。截至7月份,四大行的結構性存款相比去年年底就增加了7000億, 而在這期間,四大行的總存款也就增加3.2萬億,結構性存款佔了其中的21%。
結構性存款的爆發,跟外部環境變化及其自身的特點有關。外部環境主要是因為資管新規的落地,要求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將逐漸退出市場,不過結構性存款並沒有受到資管新規的影響。反倒是結構性存款作為一款本金有保障,收益也還可以的理財產品,正好可以作為保本理財退出後的替代品,因此以前喜歡買保本理財的投資者,也就有一部分轉購結構性存款了。
2、P2P理財。P2P理財就是通過互聯網理財,即個人對個人,又稱點對點網路借貸 ,是指以公司為中介機構,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借款方可以是無抵押貸款或是有抵押貸款,而中介一般是收取雙方或單方的手續費為盈利目的或者是賺取一定息差為盈利目的的新型理財模式。
P2P直接將人們聯系起來,讓人們通過互聯網直接交互。使得網路上的溝通變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消除中間商,為企業與個人提供更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