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的理財產品可靠嗎
一般情況下,目前基本上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非合同文本協議上註明是保本產品回,沒有注答明的都是有本金損失的風險,具體風險程度要視產品的投資標的范圍,投資需謹慎。
購買理財產品前,建議您閱讀合同,留意投資標的范圍,風險介紹等。
㈡ 銀行理財靠譜嗎
銀行理財產品也是會虧損的。
近些年來,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場異常火爆,原因有二,一是收益率遠高於定期存款,二是投資者對銀行非常信任。 投資者需要明白的是,要想保證理財產品的穩賺是不可能的,有的理財產品到期時,不但得不到預期收益,甚至連本金也無法保證。
拓展資料:
募集期有玄機:一般情況下,銀行會聲稱銀行理財產品在資金募集期與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計算的。如果投資者買人的時間比較早,而該產品的募集期與清算期又比較長,那麼實際收益率就會被拉低。比如,某銀行推出的一款預期收益率高達5.5%的1個月期限理財產品,從1月28日開始銷售,2月10日才結束募集,2月11日起算利息。也就是說,購買的這款產品,空檔期是13天。這13天空檔期,就「攤薄」了購買者的實際理財收益。
產品評級不一定靠譜 在產品說明書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相關的風險評級,比如某銀行一款產品就在說明書中顯示為PR2級(穩健型),其實這都是銀行自己評定的,並沒有經過第三方機構,意義不大。 不僅理財產品的風險評級本身不可靠,而且銀監會明確要求銀行必須進行的投資者風險測評,許多銀行也只是走過場。
風險提示要看清銀行會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在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與合同上對風險提示做相關表述。對於這些風險提示,投資者要看清楚。
關注資金去向 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直接和產品的風險掛鉤。投資者在看產品說明書時,必須關注資金投向。 如果資金投向是債券回購、存款、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等,則這樣的理財產品風險就比較低;如果資金投向是股票、基金等,則這樣的理財產品風險就偏高。
不觸碰帶有「霸王條款」的產品 在某些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中,一些設計條款明顯偏向銀行,將投資者的收益「榨乾吸盡」。所以,投資者要當心這類理財產品,盡量不要去觸碰。 比如,在某些結構性理財產品的說明書中,一概規定「超過預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將作為銀行投資管理費用」。
㈢ 銀行理財產品靠不靠譜大家一般是不是也是投銀行啊
不能說絕對靠譜安全。根據資管新規要求,未來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
可以關注一下中小型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不包括結構性存款)享受50萬以內100%賠付),「利率」在4%-5.5%左右。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㈣ 銀行理財安全嗎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未來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就不靠譜或風險「大」,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的風險等級。
你可以關注一下中小銀行的「智能銀行存款」產品,享受存款保險保障,50萬以內100%賠付。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