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公司公開推銷理財產品合法嗎

公司公開推銷理財產品合法嗎

發布時間:2022-03-13 00:55:45

❶ 保險公司做理財產品合法嗎

保險公司做保險以外的理財產品(不合法)沒有資質
理財型保險產品是合法的(保險產品經保監會審批,才能進入市場銷售)
保險分:
保障型保險
理財型保險
人生有兩大風險:
人身風險(意外風險,疾病風險)保人,保未來的收入。
財務風險(經營風險……)保錢,保已經賺到的錢。作用保值增值

❷ 如何確認投資公司有無資質銷售投資理財產品

依你所描述的,還沒有。不過,目前監管部門僅就公募基金銷售頒發業務許可,其他類型理財產品的銷售尚無業務許可之說,主要原因還是其他類型理財產品規模過小。是否可以購買這家投資公司的「理財產品」,應參照其他條件如注冊資金、運營時間、運營規模等。

❸ 沒有金融許可證做理財產品是否合法

是犯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而且往往還牽涉到金融集資詐騙

❹ 在銀行大廳里賣理財產品合法嗎

在代理銷售銀保產品方面,產生的糾紛更多。銀保產品實質上也是依法批準的正規產品,但是有些人卻屢次打擦邊球干著違規勾當。主要表現為:一是包裝銷售,由於銀保產品有些特點與存款相似,比如固定金額,期限,到期收益率等,有人便故意包裝成存款產品進行銷售;

一是包裝銷售,由於銀保產品有些特點與存款相似,比如固定金額,期限,到期收益率等,有人便故意包裝成存款產品進行銷售;

二是按照銀保監會規定,保險公司人員只能駐點售後服務,不能直接銷售產品,銷售應該由銀行人員自己做,但情況並非如此,至今仍有公司人員駐點銀行銷售;

三,銷售未做到盡職履責,即沒有對產品給客戶講透,往往避實就虛,誇大收益,弱化或掩蓋違約責任等;

四,程序不夠。按照監管要求,銀保產品整個銷售過程必須雙錄,即錄音錄像,並有客服電話回訪,以及足夠的猶豫期,但往往被偷工減料,走形式比較多。為什麼銀保產品糾紛那麼多,原因也就在於此。因此,在銀行大廳賣理財產品合法嗎?

只要是合規產品,並由銀行授權工作人員銷售,且完全做到盡職履責,充分盡到告知義務的,應該是合法的。但是,如果銷售行為變形走樣,盡職履責不到位,移花接木,甚至偷工減料的,肯定是不合規的,甚至是違法行為。受害者可以向監管部門投訴,乃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以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❺ 請問一下,有個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我怎麼知道它合不合法

先查詢該公司注冊信息,初步判斷公司性質與風險;然後看理財產品合同,即使是網路銷售也會有電子合同,查看該產品投資什麼標的,如何流通與交易。

❻ 銀行放款強行買理財產品合法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7

❼ 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合法不合法

你指的應該是保險理財吧,合法肯定是合法的,但是最好是找正規的保險公司吧,然後合同什麼的一定要看清楚,還有買之前相關的事情也要問清楚。很多人買保險理財產品都被坑,買了好多年,最後會虧也不一定。如果是想做理財的話,建議你就買理財產品就好,如果說你想買保險,就單獨買那種儲蓄型保險。

❽ 銀行工作人員推銷第三方理財產品,謊稱是外地某銀行的存款。這合法嗎如果不合法,該如何舉報

如果確實是工作人員說謊,可以保留錄音等證據,向銀監會或消費者協會舉報

❾ 投資公司推銷理財產品

如果你喜歡金融這個行業,尤其證券投資之類的,必須要有激情,性格比較外向點,如果喜歡就是從銷售做起,但是記住,一定找正規公司,現在有一些投資公司是違法經營的,在中國的法律不允許,鑽空中國法律的,記住,剛畢業一定要沉住氣,做事要踏實,你一定成功的。

❿ 請問,公司要代理銷售理財產品,需要具備哪些資質

只要經過中國的金融管理機構授權的公司都可以代理銷售理財產品,比如支付寶、人人貸、陸金所、借貸寶、銀行等。

1、理財產品一般通過商業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購買,傳統渠道包括: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新興渠道包括:第三方理財機構、綜合理財服務機構。

2、中國的金融市場管理機構主要是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為主體的「一行三會一局」的金融監管體系。

3、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10)公司公開推銷理財產品合法嗎擴展閱讀:

主要趨勢:

其一,同業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模式。

其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健與否並不在於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於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動態管理類產品的逐步增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靈活多變和高流動性是該類產品的主要優勢。然而,該類產品的信息透明度問題值得關注。

其四,POP(Proct of Proct)的逐步繁榮,通過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投資組合構建來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閱讀全文

與公司公開推銷理財產品合法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購買外匯用途限制 瀏覽:238
杠桿動力與阻力區別 瀏覽:561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
成都市市屬國有企業投融資 瀏覽:376
中行換外匯要辦卡 瀏覽:583
昌月股票 瀏覽:664
原油期貨到期油會漲還是會跌 瀏覽:276
導游提成傭金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瀏覽:448
2013年人民幣對台幣平均匯率查詢 瀏覽:575
普惠金融小微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06
微信的金融機構代碼證 瀏覽:205
金融公司法院起訴流程 瀏覽:312
微信理財收益會變成負的嗎 瀏覽:88
上海建設銀行金融公司 瀏覽:263
銀行理財產品r2是啥意思 瀏覽:694
郵政銀行理財詐騙 瀏覽:450
泰銖對美元匯率分析 瀏覽:939
普通人如何通過基金理財 瀏覽:976
興業信託控股股東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