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金與股票,銀行存款,都有些什麼特點
銀行存款,在現在付利率下,投資功能是很小的,只是資金保管的作用.
股票,是一種投資行為.你買了股票,可能會有很大的投資收益,也可能沒有甚至虧損.購買股票是一種投資股份制公司的行為,你買了股票就是股東,有一定參與管理的權力,當然對於小股東來說,這種權力是很小的.
股票有上市未上市之分.上市的股票通常價格較高,買入上市股票可以等股票上長後賣出以賺差價,但也可能下跌,叫做套牢.
基金是一種專家理財的辦法.由專業的基金公司發行.投資基金可以間接從股票市場上獲取收益.但投資基金也可能虧損.因為是專家理財,所以可能會比個人理財水平高,但基金公司通常要提取部分利潤.
如果你個人理財水平很高,或炒股水平高,或對炒股感興趣,可以選股票投資.如果你有些錢不願意閑置,但又對股市了解很少,可以買基金.但要知道,這兩都是有風險的.如果你不願意接受風險,還是把錢存銀行吧.
最後提供個專業理財網給你,裡面有很多的理財技巧:http://www.maeee.cn/article/shenghuo/
2. 理財中,國債,銀行存款,余額寶,股票這四種安全是由高到低嗎
是的,安全性國債確實是最安全的,銀行存款和余額寶也安全,只有股票風險性比較高,可能會產生虧損
3. 我是個上班族,現在想把手中的閑錢和每月的工資購買理財產品,我是買基金好還是買股票好一點呢
對股票沒研究的,建議還是買基金吧,我猜你就是個投資小白,所以基金更適合你,但是現在基金也不是都賺錢,還是建議你咨詢後再定奪,千萬不要盲目投資
4. 銀行存款,基金,股票,銀行理財產品,信託,保險,等投資產品哪個流動性好,為什麼
從表面上看,基金和股票流動性是最好的,其他產品都有時間限制,當然銀行存款沒有,但是這個不具備比較的意義。
銀行理財產品的優勢:
1.投資門檻較低,一般是5萬起,銀行理財屬於大眾理財。認購方便,甚至網上可以直接下單。
2.安全性好收益低。銀行理財產品有著較高的安全性,但收益率低是其硬傷。如果產品說明有保本字眼的,收益率也就是3%左右;沒有保本字眼的,收益率也很少達到5%。銀行理財產品很難趕上通脹。原因大致有兩個,一來資金門檻較低,失去議價能力,超額收益通常要歸銀行;二來,銀行經營成本較高,200米就有一家,還是臨街商鋪,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都不低,肯定需要較高的利潤支撐。
3.流動性較強。銀行理財產品很少有1-2年期的,基本是30天左右,3個月左右,期限非常靈活,方便隨時認購。
4.銀行網點多,也知道客戶詳細信息,在老百姓心中的信任度較高,這是銀行最大的優勢。和銀行合作具有較高的優勢,保險、證券、信託、基金、投資公司等也樂於和銀行合作。因此,在銀行選擇理財產品時要區分是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還是其它金融機構的產品。
5. 銀行存款和銀行理財產品,貨幣基金相比哪個收益高
收益和風險正相關
風險越高,收益越高
銀行存款風險最低,收益最低
貨幣基金風險中等,收益中等
理財產品風險最高,要麼賠本,如果盈利,也許收益最高
6. 1萬元存款投資 余額寶和理財通哪個收益高
你好!理財的方式多種多樣,看你的理財偏好咯。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理財的話可以選擇銀行理財5%收益左右,基金,股票,期貨的理財方式前提是你要懂這個,還有的話就是余額寶和各種寶類4.2%,p2p理財的收益在8%~12%左右,信託100w起步收益在10%~14%,風險較大
7. 請問理財: 為什麼存款產品幾乎零風險,到了理財產品有
存款,就好比存銀行吧,只要銀行還在運行,那麼錢永遠都在,因為銀行除拿出去放貸和對外投資的錢之外法律要求其必須留一部分錢作為底線,也就是其不能有多少錢就可以用多少錢,銀行的償付能力就是這么保障的,而且銀行個人存款也是受到國家法律保護的,屬於私有性的,其他人沒權利動你的錢!
理財,就好比股票,一旦你買了股票,就可以算是你的一項投資了,他掙錢了你有分紅或者股票漲了也算你賺了,但如果利潤成虧損狀態,股票價錢跌了,也就是你手裡的股票不值那麼多錢了,也可以理解為賠了,但股票價格是波動的,受到公司經營能力等多種因素影響,可能漲可能跌,但你買了股票的錢卻不會退給你,因為交易已經完成,只有你賣掉股票才可以拿股票換錢,這就是其有風險的原因!
8. 最近想理財,又不知道該怎麼理財。呵呵現在唯一的方式就是銀行存款。 不知道基金定投和股票那個比較好
定投相對於風險低一些,因為均攤了風險,而炒股如果一次性大量投入很多資金,風險較大,看好一兩只,像基金定投一樣,每月擇時擇機投入一小批資金,應該優於基金定投的。
如果存銀行太虧了,如果你屬於求穩類型,建議你買貨幣基金,如華夏現金貨幣基金,非常好,比銀行定期一年至少高出1.2%的收益,而且還可以隨便取支,不損失利息,不像銀行定期,如果不到期取的話,直接全部變成活期,利息少得可憐,太吃虧了。我們這邊年輕人基本上不存銀行定期了
9. 對於存錢和理財,你更支持哪一個
首先,我們要知道任何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除了銀行存款,因為銀行存款是受銀行保護制度的保護,50萬以內都是保本的,因此銀行的利息是固定的,且銀行利息是比較低的,一般是本金越多,存的時間越久才會利息越高。
但理財是不保本的,是存在虧損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是市場行情好的情況下賺的收益是比銀行存款要多很多的,因此風險是比銀行存款要大一點,收益也是一樣。
理財和存款哪個好?
其實是各有優勢的,比如說:銀行存款是是受銀行保護制度的保護,50萬以內都是保本的,比較適合不想承受任何風險的保守型投資者。
而理財的種類是比較廣泛的,比如說有:基金、股票、黃金、理財產品等等,每一種類型都是不一樣的風險,以基金為例:可以分為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指數基金等等。
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一般是比較適合保守型投資者,風險是稍微大於銀行存款,但收益也是同理,而混合基金、指數基金的風險是比較大的,但收益也是比較高,就比較適合激進型投資者。
因此,投資者在選擇的時候要以自己的實際需求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
10. 以前窮卻有存款,如今富了為什麼反而人人需要借貸度日
從實際情況來看,過去幾十年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居民的整體收入水平一直是呈上漲趨勢的,不論是居民工資水平還是可支配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長。
在收入增長的情況下,按理來說居民可用於儲蓄的資金應該更多了,對應的儲蓄率應該增長才對,那為何儲蓄率反而下降了呢?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居民的負債增加了。
比如目前我國住戶存款余額大約是1,02萬億左右,但是包括股票、基金、信託、銀行理財產品等其他方式的理財余額有可能比住戶存款余額還要多。
比如截止2021年末,A股的總市值已經達到92萬億左右,這可都是實實在在的錢;另外截止2021年末,銀行理財產品規模超過25萬億,公募基金管理資產規模超過22萬億,信託管理資產余額超過20萬億,把其他理財產品管理資產余額全部加在內,保守估計目前除了銀行存款之外的其他理財產品余額至少達到180萬億以上。
雖然這裡面有部分產品是重復的(比如股基公募基金以及股票),還有部分理財產品是機構理財,但估計居民理財也不少,保守估計也得達到1,00萬億以上,這個規模跟住戶存款余額相當。
所以在理財越來越多樣化的背景下,住戶存款余額減少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