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理財產品飛單風險說法正確的是

理財產品飛單風險說法正確的是

發布時間:2022-03-13 18:56:51

『壹』 如何應對理財產品的潛在風險

「約基」:
1.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不等於銀行理財產品,要注意風險
銀行是一個「金融超市」。現在的銀行除了銷售自己發行的產品外,也會利用本行渠道、人員銷售和推介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產品,稱之為銀行代銷產品。目前常見的銀行代銷產品包括基金、保險、信託及國債等。如果你選擇的是銀行代銷產品,那必須對該產品的發行公司進行查詢和了解。
2.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有正確的認識,不要貪婪
通常,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是相對安全,收益較穩定的。「風險與收益成正比」這句話永遠不過時,安全對應的是低收益,銀行理財產品的常規收益在3.4%~4.5%之間,那些動不動就8%、10%收益保證的理財產品,難道您在購買前就沒懷疑過?
3.新技能get!識別「真理財」,告別「假理財」
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都有一個「產品編碼」,理財產品登記編碼是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賦予銀行理財產品的標識碼,就像身份證一樣,具有唯一性。可以通過登錄:中國理財網,進行查詢。
4.防止「飛單」,銀行「雙錄」
所謂「飛單」,是指銀行員工利用銀行的營業場所,私自銷售非本行自主發行的、非本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雙錄」指「錄音、錄像」。銀監會要求開展理財產品和代銷產品銷售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均應實現自有理財產品與代銷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在購買銀行直銷或代銷的理財產品時,注意是否有「雙錄」,銷售人員是否按程序、按規定介紹理財產品,你的權利、風險和糾紛處理方式,錄音錄像為證。
總之,找正規的渠道,買正規的產品,不貪高收益,這樣就能盡量避免遭遇「假理財」了。投資有問題,就要上約基

『貳』 飛單產品的風險包含哪些

銀行理財飛單的風險包括:投資主體沒保障。安全沒保障。流動性風險,正規銀行理財產品根據合同條款是可以提前贖回。可能僅僅損失小部分預期收益。但是飛單產品往往是借新錢還舊債。缺乏造血功能。最後無法兌付;銀行理財飛單本質上是銀行從業人員為了謀求私利。假借客戶的信任。推銷不合規產品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識別銀行理財飛單產品,需要看合同備案。是否經銀行總行備案通過;看公章。是否加蓋銀行公章;看預期收益。常規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在3%-5%。但是飛單產品高達8%以上。所以投資過程中。不貪小便宜。就能有效避免上當受騙。須知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拓展資料:
一、飛單」事件主要特徵:一是銀行員工涉嫌誤導銷售,且提前主動離職;二是投資者多為銀行高端客戶;三是相關產品資質差、風險高,但許諾超常規的9%-15%高回報;四是行為隱秘性強,往往是在產品不能按期兌付收益甚至出現本金虧損,引發投資者上訪時才得以暴露。飛單」是指銀行個別員工與社會人員內外勾結,私自銷售非本行(總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非本行(總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部分涉嫌非法集資。其最大特點是,承諾收益率基本上是銀行正規發行、代銷理財產品收益的2-3倍。
二、銀行理財經理私下推薦銷售非本行發行或代銷的理財產品,此類產品存在涉嫌「非法集資」隱患。當有客戶經理向你推銷一款「高收益」的「內部」理財產品時,也許你遭遇的就是銀行「飛單」陷阱。試想,如果一個項目資產質量好,抵押率充足,風險較低,完全可以通過銀行渠道融資,融資成本相對低。如果項目的融資規模較大,不符合銀行信貸政策、風險較高,還可以尋求信託渠道融資。而那些銀行和信託都不願意接單的項目,就流向了第三方理財機構,那些「飛單」產品大多是被逐級淘汰下來的項目

『叄』 下列關於理財產品的特徵信息說法正確的是()。

這個是練習題吧,我覺得是ABCE

D的話不全,還有一些其他的,如操作風險、交易對手管理風險、延期風險、不可抗力及意外事件等風險。

不過現在實際操作起來,銀行已經沒有保本和非保本的說法,這個已經取消了,銀行不再承諾保本。但是各銀行會劃分等級,等級是按照風險系數走的,這個可以去咨詢銀行。

『肆』 金融中的飛單是什麼意思

是銀行員工售賣銀行系統之外的理財產品,錢流向了銀行外部。

1、理財飛單是銀行員工售賣銀行系統之外的理財產品,錢流向了銀行外部,而這些外部的資金沒有銀行監管風險很大,一旦出了問題就會讓投資人損失慘重,甚至本金不保。

2、理財飛單可能是銀行代銷的理財,也有可能是外部的一些資管產品,也有可能是一些不存在的假項目。銀行在售賣理財的時候必須進行雙錄,即錄音錄像。投資人一定要通過銀行的正規渠道:銀行櫃台、理財窗口、自助機、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進行購買。

3、「飛單」事件主要特徵:

(1)是銀行員工涉嫌誤導銷售,且提前主動離職;

(2)是投資者多為銀行高端客戶;

(3)是相關產品資質差、風險高,但許諾超常規的9%-15%高回報;

(4)是行為隱秘性強,往往是在產品不能按期兌付收益甚至出現本金虧損,引發投資者上訪時才得以暴露。

(4)理財產品飛單風險說法正確的是擴展閱讀:

1、2014年以來廣東銀監局通過信訪投訴等渠道,發現數起「飛單」事件,銀行個別員工與社會人員內外勾結,私自銷售非本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非本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部分涉嫌非法集資,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2、銀監局提醒市民,需要提高警惕和防範:

(1)要注意查證購買產品是否銀行正規產品,可通過唯一的產品編碼在中國理財網上查詢;

(2)要關注購買產品的資金是否匯入銀行賬戶;

(3)要對高額回報有獨立清醒的判斷;

(4)要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

(5)要及時投訴和舉報異常情況。

『伍』 理財產品風險是什麼

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

其實,不管是銀行理財產品還是其他理財產品,具體風險多少,要看不同的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也分為很多種,不同的理財產品對應的風險是不一樣的,比如,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有五個風險等級,分別是2122232425,對應的是謹慎型,穩健型,平衡型,進取型以及其進行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對應的投資標的都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投資標的說穩定,風險越低

從收益率看理財的產品風險

而對於那些年化收益率在5%至8%之間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本身存在一定的風險,隨時有可能出現收益率減少的情況,這些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大多都是預期的,最終的收益率有可能達到預期,也有可能比預期的更少,所以在投資這類理財產品的時候,大家要做好,隨時有可能獲得令收益的准備,但是對那些年化收益大於8%的理財產品,他們本身的風險就非常大了,不僅收益可能出現為零,甚至有可能出現本金虧損的風險,對於這些理財產品,如果大家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那建議大家不要輕易接觸

『陸』 理財產品風險是什麼

1、本金風險: 本金風險就是投資理財產品的本金可能會出現虧損的風險,通常理財產品都會有對應的風險等級,風險等級越低產品的本金就越安全;
2、收益風險:收益風險就是投資不能達到預期收益的風險,任何理財產品都存在一定的收益風險,投資理財產品沒有獲得預期收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
拓展資料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有哪些?
【1】信用風險: 大部分理財產品是不保本的,銀行名義上是不承擔保證本金或預期收益責任的。而且理財產品在銀行負債項中的地位在法律上沒有明確,一旦出現極端情況,理財產品投資者的權利很難得到保證。
【2】投資風險: 對掛鉤性、結構性產品而言,掛鉤標的的表現直接影響理財產品收益。非結構性產品中,投向股票等方向產品的投資風險相對較高,其收益與證券市場波動密切相關。
【3】匯率風險: 對人民幣持有者來說,外幣產品的匯率風險不可小覷,特別是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背景下。在外匯市場動盪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考慮暫時迴避外幣理財產品。
【4】利率風險: 因為利率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水平,而且,利率風險和期限正相關,期限越長,利率風險越大,因為利率變動的可能性和可能波動的幅度更大。
【5】政策風險: 銀監會的政策導向給理財產品的發展帶來很大不確定性,最近監管力度在逐漸加強,預計資產池投資模式將逐漸轉向單獨核算、類似一對多專戶的運作模式,整體收益率可能會受到影響。
【6】系統風險: 單個產品的投資風險無法單獨測算與控制,因此部分資產出現的問題很可能殃及其他理財產品。如果理財產品市場總規模過於龐大,銀行互相持有的資金規模過大,風險將可能傳導到整個銀行體系。
總的來說,信用風險,投資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政策風險已經系統風險都是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會遇到的風險。

『柒』 飛單產品的五大風險

摘要 1、投資主體沒保障

『捌』 飛單的和銀行理財區別

「飛單」和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差距?為何風險如此之高?陳先生表示,二者主要是投資渠道和風控有著天壤之別。他說:「銀行理財產品的大部分資金主要以貨幣、債券市場、央行票據等穩定領域為主。少部分資金會進入優質實體、信託或基金公司的合作項目等,這一切都在銀行嚴格的風控中進行,客戶資金的安全性會有很大保障。」
「但『飛單』的資金則通常是以股權、債權等形式直接進入某實體項目,而且『飛單』對資金的投資標的、領域、渠道、佔比、風險性根本沒有考慮,所以能給出很高的收益率。還有部分『飛單』投進了股市或海外市場。這樣一來風險就更加難以把控了。」陳先生接著說。
銀行「飛單」之所有了抬頭之勢,建設銀行VIP客戶專屬理財經理張先生坦言,這和銀行理財經理的個人素質及部分客戶貪圖高息的心理有很大關系。他說:「『有心』的理財經理憑著平日的銷售技巧幾句話就能把客戶說動,然後讓其心甘情願簽『飛單』。」
「現在有些客戶出於對理財經理的信任和被『飛單』高出傳統理財產品數倍的收益率所誘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此投資者一定要戰勝貪圖高息的心魔才能讓自己的資產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環境下保值增值,切勿被高息蒙蔽了雙眼。」

閱讀全文

與理財產品飛單風險說法正確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益盟黃金眼公式 瀏覽:2
石油山東股票 瀏覽:968
成都市市屬國有企業投融資 瀏覽:376
中行換外匯要辦卡 瀏覽:583
昌月股票 瀏覽:664
原油期貨到期油會漲還是會跌 瀏覽:276
導游提成傭金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瀏覽:448
2013年人民幣對台幣平均匯率查詢 瀏覽:575
普惠金融小微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06
微信的金融機構代碼證 瀏覽:205
金融公司法院起訴流程 瀏覽:312
微信理財收益會變成負的嗎 瀏覽:88
上海建設銀行金融公司 瀏覽:263
銀行理財產品r2是啥意思 瀏覽:694
郵政銀行理財詐騙 瀏覽:450
泰銖對美元匯率分析 瀏覽:939
普通人如何通過基金理財 瀏覽:976
興業信託控股股東 瀏覽:63
扭矩杠桿標定 瀏覽:575
煙台銀行短期投資理財 瀏覽: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