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理財產品凈值化
理財產品凈值化是客戶投資收益的市場化。
投資收益實際上就是它的本來面目。沒有固定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可能獲得較高的回報率,較低的回報率,甚至虧損。舉個簡單的例子: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沒有預期的回報率,只有過去歷史上的平均回報率,如5%。然後,當市場好的時候,投資回報率達到7%,銀行只能收取一定的管理費,客戶可以得到近7%的回報率;如果市場不景氣怎麼辦?如果投資回報率只有1%,投資者只能獲得接近1%的回報率。如果投資損失5%,投資者不僅會損失收入,還會損失5%的本金。 經過比較,我相信大家對凈值理財產品以及它們與預期收益類型之間的差異有了全面的了解。那麼,相對而言,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風險高於普通理財產品,投資損失和收益由投資者承擔。
拓展資料:
一、定投理財收益率的計算方法
1. 預期投資回報率=回報率/本金=(市值-本金)/本金,
例如,如果每個月1000投資和100投資在未來,總資產是2400,和返回率一年後,固定投資的回報率=(市值-校長)/校長=(2400 - 2200)/ 2200 = 9.09%。
該方法在計算時不需要考慮投資的次數、投資周期,只需要簡單的加和投資資金作為本金,將現有(市值-本金)作為收益,計算簡單的收益率,這就是我們前面使用的方法,適用於不知道何時買賣基金凈值的情況。
2. 投資回報率=(基金凈值-平均成本)/平均成本
買賣基金時,收益率=(賣價-買價)/買價。這是一次性買入策略的收益率。並澆鑄分批買入,因此「買入價格」為「平均成本」,「賣出價格」為「賣出時的基金凈值」。
二、定投理財的周期
1.基金周期多長合適並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投資者在基金中都會設定盈利目標,當盈利目標實現後,會持有一些基金賣出盈利。因此,時間要考慮自己的止盈點。不過基金投一般需要堅持1年以上,很多人還有堅持3年以上。
2.資金投出時,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月收入決定每次投資的金額,這個金額不影響個人正常生活。一般可低至100元,無限額。不過在進行基金投的時候要選擇成長性好的基金,只有這樣的基金才有上漲的潛力。
Ⅱ 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所謂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投資者根據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
可以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產品。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
開放式理財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凈值型理財產品在投資,運作模式上跟以往理財產品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收益率,當產品到期時,需要根據產品實際市場投資報價來計算產品收益率,如果是開放式的,則是根據開放時間的市場報價進行估價計算。
凈值型理財產品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投資者的收益跟產品凈值相關。凈值型產品能更為准確、真實的反應資產的價值,投資者根據產品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收益或者承擔虧損。
凈值型理財產品投資的東西很多,幾乎包括所有類型的資產,主要是標准化資產,常見的包括現金、債券、商品、股票、期權期貨等投資標的,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政策的變化,產品可投資的范圍也會越來越擴大。
從監管方面,理財產品凈值化有利於降低系統風險。傳統的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對對銀行發展諸多不利,比如兌付壓力使得銀行投資風險累積,錯配風險激增,而且在銀行負債成本和投資收益難以平衡的情況下,銀行會選擇風險較低的投資標的,會導致預期收益產品的收益下滑,產品吸引力下降。
而選擇凈值型產品既能順應監管需要,又能緩解自身投資風險,提升產品差異化程度,推動銀行良性發展,可以增強自身理財意識,幫助投資者更清晰了解產品資產變化情況和風險狀態,改變投資習慣,豐富投資者投資組合。
Ⅲ 銀行理財被要求凈值化轉型,到底什麼是凈值化
就目前來說,銀行的大部分理財產品,都已經開始向凈值型產品轉變,到2020年底,要求全部轉化為凈值型理財產品,那對於凈值型理財產品,很多投資者都比較恐慌,覺得銀行理財也不保險了。
其實,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都不是很高,本金發生虧損的可能性非常小,特別適合那些穩健型的投資者,那接下來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凈值型的產品和之前的產品有什麼區別?
舉個簡單的例子:銀行發行了一款理財產品,沒有了預期收益率,只有過去歷史上的平均收益率,比如是5%,那麼,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時候,投資收益率達到了7%,那銀行只能從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費,客戶就能拿到將近7%的收益率;如果市場行情不好呢?投資收益率只有1%,那麼投資者就只能拿到將近1%的收益率,如果投資虧損了5%呢,那麼投資者不僅拿不到收益,本金還會虧掉5%。
經過對比之後,相信大家對於凈值型的理財產品,都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時也明白了它與預期收益型的區別,那麼相對而言,凈值型的理財產品比普通的理財產品風險要高一些,並且投資損失和收益都由投資者承擔。
好了,我們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金融知識,請點擊關注!
Ⅳ 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型是什麼意思
1、凈值型理財產品是相對於收益性理財產品來說的,該理財產品沒有預期的投資收益,也沒有投資的期限,和開放式的基金類似,屬於非保本浮動型理財產品。
2、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實際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
3、簡單來說,假設用戶購買時產品的凈值為1,則到了下一個開放日,如果產品凈值變為1.2,則用戶的收益就是1.2-1=0.2;如果凈值變為0.9,則收益為0.9-1=-0.1,也就是虧損0.1。
4、銀行會根據簽署的協議書,在每日、每周或者每月等固定日期公布凈值,用戶可以進行凈值查詢。
5、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流動性要高於普通的銀行理財產品。一般的理財產品都會有投資期限,在產品沒有到期時,資金是無法贖回的。
6、而凈值型理財產品每周或每月都有開放期,用戶可以任意的進行資金的贖回操作,資金流動性遠遠高於普通的銀行理財產品。
7、由於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收益,所以出現虧損的可能性比普通的理財產品要高,風險相對比較高。
8、凈值型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取決於用戶購入和賣出時凈值的差值,所以用戶的實際收益也是不固定的,有可能很高,也有可能虧損。
(4)理財基金凈值化擴展閱讀
理財途徑有以下:
1. 銀行理財
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2. 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
3.保險理財
保險理財更加傾向長期性,著重解決較長時間後的教育規劃和養老規劃,同時解決意外、醫療等保障問題。
4. 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第三方理財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5. 電子商務理財
21世紀除了能在線下的網點理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金融搜索引擎搜索理財產品進行風險收益的多方對比之後再投資。
Ⅳ 理財產品凈值是什麼意思,理財產品凈值是什麼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內投資者根容據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產品;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開放式理財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
Ⅵ 銀行理財凈值型是什麼意思
自2018年資管新規出台後,理財產品將逐步告別「預期收益」時代,向「凈值化」升級換代。
那麼,什麼是凈值型理財產品呢?
所謂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產品發行時沒有明確的預期收益率,投資者根據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產品: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開放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
凈值型理財產品和傳統的預期
收益型理財產品有什麼不同呢?
我們先來看個對比圖:
1
我們再拿大家愛喝的奶茶來舉個例子:投資預期收益型產品就像沖泡奶茶粉,每一杯的味道都有「出廠設置」,到期後按照預期收益率來兌付。而凈值型理財產品更像是一杯現點的奶茶,每一份資產都像小料一樣公開透明,盡管挑選自己喜歡的和適合自己的,混搭出的口味往往給人味蕾的驚喜。而產品運作得好,也能給你超額收益的驚喜!讓人忍不住「噸噸噸噸噸噸」。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投資什麼的呢?
凈值型理財產品投資的標的很多,幾乎包含所有類型的資產,主要是標准化資產,常見的包括現金、債券、商品、股票、期權期貨等投資標的,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政策的變化,產品可投資的范圍會越來越擴大。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如何計算呢?
凈值型理財產品按照「金額申購、份額贖回」原則來計算收益:
申購、贖回公式如下所示:
申購份數=申購金額/對應確認日公布的單位凈值
贖回金額=贖回份數*對應確認日公布的單位凈值
舉個例子:
您在產品開放期申購,本金為200萬元並確認成功,確認時該產品的凈值為1.0613,那麼持有理財份額為:200萬元/1.0613=1884481.29份。當這款產品在開放日的凈值漲到1.0732時,您想贖回,假設贖回費率為0,那麼,贖回總金額為1884481.29份*1.0732=2022425.32萬元,贖回總金額減去本金200萬元,收益為22425.32元。
可以通過轉換收益率和傳統理財產品對比:
公式為:
產品收益率=(贖回日凈值-申購日凈值)/申購日凈值*365/實際持有天數*100%
舉個例子:
您在2021年8月19日申購(並在當日確認),當天的凈值是1.0031,在下一個開放日2021年11月19日贖回(並在當日確認),贖回確認日當天最新凈值為1.0205,持有期為92天,假設贖回費率為0,則年化收益率為:
(1.0205-1.0031)/1.0031*365/92=6.88%。
如何理解攤余成本法和
市值法這兩種估值方式?
【攤余成本法】
所謂攤余成本法,是指估值對象以買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並考慮其買入時的溢價與折價,在其剩餘期限內平均攤銷,每日計提收益。簡單點來說就是將到期收益分攤到每一天。舉個栗子,假設某隻產品以100元的凈價買了1年期利率2.7%的國債,該只產品會將這2.7%平攤到每一天,也就是2.7%/365,再乘以買入的金額就是這只債對應的每天收益,所以這筆投資收益每天都是固定的。
【市值法】
與攤余成本法不同,市值法同時考慮了投資債券的票面利率以及由於市值法波動帶來的估值損益。舉個栗子,某隻市值法估值的產品同樣買入了1年期利率為2.7%的國債,在產品估值的時候,首先將票息收益2.7%計提到每日收益中,也就是2.7%/365,再乘以買入的金額,同時根據第三方估值加上或者減去債券買入價格和當日公允價格之間的差額。因為債券的市值是波動的,所以這筆投資每天的收益也不是固定的。
Ⅶ 理財凈值1.0026是什麼意思
理財產品的初始凈值一般為1,即買一份理財產品需要1塊錢。理財產品的凈值為1.0026,是指當日該產品單位份額的凈資產價值為1.0026。
一、理財產品凈值1是什麼意思
凈值化理財產品信息中心通常可見凈值這項信息,是指該理財產品會像基金一樣根據凈值申購贖回。理財產品中的凈值可以簡單理解為產品單價,即購買一份理財產品需要的價格。理財產品的初始凈值一般為1,即買一份理財產品需要1塊錢,產品凈值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會定期更新、變化。
二、根據凈值怎麼算預期收益
例如某投資者購買了1萬元某理財產品,該產品的初始單位份額凈值為1,那麼這1萬元可購買到的理財產品份額為10000/1=10000份。投資者在持有一年後,在單位份額凈值為1.2元時贖回該產品,那麼該投資者的贖回金額為:10000份*1.2=12000元。實際預期收益為:投資者贖回實際金額-總申購金額,即12000-10000=2000元。理財產品年化預期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年化預期收益率=(當前凈值-初始凈值)/初始凈值/已成立天數*365天。因為該投資者持有時間為1年,因此最終得出其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為:(1.2-1)/1/365*365≈20%。以上預期收益計算均未考慮產品的手續費,實際上大部分理財產品都會收取不同比例的託管費、銷售服務費等手續費,因此實際預期收益率要更低些。
三、凈值是什麼意思?
凈值,一般出現在凈值型理財產品信息中,是指每份單位份額產品的凈資產價值,其計算公式為:單位凈值=總凈資產/產品份額。在凈值型理財產品中,產品凈值的變動就決定著投資者的預期收益。理財產品的初始凈值一般為1,但之後的凈值會變動,有漲也有跌,一般會以每日、每周或每月等固定周期公布凈值,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投資資產的市場價值。
Ⅷ 理財凈值化什麼意思
凈值,從會計財務的角度來說,就是資產減負債後的凈資產,凈資產才是一個產品或者一個企業的真正價值。凈值型理財產品就是產品的收益以凈值來體現,這樣才能更准確、真實、及時地反映理財產品的價值。簡單來說,就是凈值產品的收益是浮動非保本的,未來可能會獲取高收益,也可能會虧損。
1、風險與收益的區別。以前我們購買理財產品時,購買合同上一般會寫有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就知道了它將來的一個收益情況。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沒有預期收益的,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時並不清楚產品將來的收益情況,投資者根據產品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收益或者承擔風險。
凈值型理財產品雖然風險比普通理財要高,但當投資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它的收益比其它理財產品的收益高出許多的。
2、流動性的區別。凈值型理財產品比傳統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更強。一般傳統理財產品都會有投資期限,投資時間也較長,在產品到期前一般無法贖回,而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投資期限,只有一個較短的持有期,持有期後進入開放期,一般是一周或者一個月開放一次,在開放期內,投資者都可以根據自己對理財產品的判斷進行贖回或者買入。
3、信息透明性的區別。對於凈值型理財產品,銀行會根據簽署的協議書,在每日或每周或者每月公布它的凈值信息,這樣投資者就能很及時了解自己所購買的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對自己的投資做到心中有數,也會很放心。
Ⅸ 理財產品的凈值是什麼意思如圖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開放式基金類似,為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周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實際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簡單來說,假設用戶購買時產品的凈值為1,則到了下一個開放日,如果產品凈值變為1.2,則用戶的收益就是1.2-1=0.2。
如果凈值變為0.9,則收益為0.9-1=-0.1,也就是虧損0.1。銀行會根據簽署的協議書,在每日、每周或者每月等固定日期公布凈值,用戶可以進行凈值查詢。
凈值理財產品是一種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該產品的流動性高於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性也比較高,但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的收益,也不承諾保本,比較適合風險承擔能力較強的投資者。
主要趨勢
其一,同業理財產品的逐步拓展,將原有外資機構和中資商業銀行之間的「銀銀」合作模式映射到國內大型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同業理財模式。
其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產品的穩健與否並不在於是否參與了高風險資產的投資,而是在於投資組合的合理配置。
其三,動態管理類產品的逐步增多,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靈活多變和高流動性是該類產品的主要優勢。然而,該類產品的信息透明度問題值得關注。
其四,POP(Proct of Proct)的逐步繁榮,通過不同類型銀行理財產品之間的投資組合構建來滿足不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其五,另類投資的逐步興起,藝術品和飲品(酒與茶)已逐步進入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投資視野,未來的低碳概念、不動產和自然資源的投資將會成為下一個熱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銀行理財產品
Ⅹ 銀行理財被要求向凈值化轉型,何為凈值化
凈值型理財產品:類似開放式基金,無預期收益,無投資期限,可在開放日按凈值申購或贖回。產品的盈利與虧損按凈值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