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理財產品區分銀行自營

理財產品區分銀行自營

發布時間:2022-03-17 17:34:16

⑴ 如何辨別銀行理財產品自營的還是代銷的

銀行發的理財產品是分自營和代銷的,那如果收益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肯定是買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更安全。一般銀行的理財產品,你在購買查看時,都會有詳細 的介紹該款理財產品是銀行的還是代銷,可以去理財產品的介紹中查看,或是直接咨詢銀行的客服人員。

⑵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和代銷的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很多年輕的投資者或者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都會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的感覺。原因非常簡單,銀行的理財產品非常的多,而且還分為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以及銀行代理銷售的理財產品,很多人對於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是根本不清楚的,下面就給大傢具體的分析一下。

團隊和投資方向是不一樣的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的團隊在組成,一般都是一些富有經驗的投資方面的人才,而且他們的投資方向大都是證券債券或者是風險比較低的基金,所以購買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還是那句話風險性比較小,因為本身投資的領域風險就比較小。

而銀行所代銷的理財產品,他們的投資方向和他們的團隊幾乎和銀行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所以在這一方面也是銀行自營產品和代銷產品最大的一個區別,另外我給大家一個建議,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千萬不要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要自己先去了解各個產品的特性以及類型,然後再去決定是不是該進行投資。

⑶ 理財產品自營和代銷區別

一、發行的主體不同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毫無疑問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產品,通常會有一個完整的系列,比如某銀行的理財是某某元共享等等,會有明確的標志,代銷的理財產品是代銷機構所發行的產品,比如某銀行代銷某保險公司產品,那就會說明是代銷某某保險公司產品,某某保險系列產品。
二、風險等級要求不同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一般是固定預期收益類產品,相對而言,風險低,只要求投資者的風險測評是保守型投資者或以上等級即可,但是如果代銷的是公募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要求是穩健型投資者或以上才能參與。
三、參與門檻不同
銀行自營理財產品相對參與門檻比較低,一般5萬起步,代銷的理財產品門檻就不確定,如果是保險產品,門檻不高,但如果是私募基金理財產品,要求就比較高,一般是要求單筆100萬以上起步。
四、風險承受能力不同
銀行自營理財產品風險低,一般本金很少會發生虧損,流動性也比較好,但是代銷的理財產品,比如保險,流動性就比較差,如果是公募基金,就很有可能發生本金的虧損。
拓展資料
相關知識補充:
1.銀行產品代銷是指通過銀行營業網點或網上銀行等渠道,向客戶銷售該行合作機構的相關投資產品。銀行代銷理財產品通常有:基金、信託產品、保險產品、黃金等。其中,基金和保險產品需要代銷資格,沒有取得代銷資格的商業銀行,不能代理銷售基金和保險業務。
2.銀行代銷產品並不是銀行自主品牌的投資理財產品,一般銀行代銷產品需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經過行內規范的審批流程,才能面向銀行客戶銷售。很多商業銀行從客戶利益角度出發,對代銷產品設立嚴格的准入機制,篩選符合標準的產品發行方合作。代銷產品應由總行統一引入、審批和渠道管理,未經總行審批或授權,分行不得自行組織代銷產品。
3.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是銀行代銷的產品,所以銀行不負責代銷產品的管理,需要發行機構自身信用作保障。也就是說如果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出現虧損,那麼責任由發行機構或者投資者承擔。除非代銷銀行及其客戶經理在代理銷售行為中存在違規行為,比如銷售誤導、刻意隱瞞產品風險、未經授權銷售產品、銷售監管都門禁止的產品等(也就是所謂的「飛單」),則銀行及其客戶經理要承擔相應的違規銷售責任,賠償客戶的部分或全部損失。

⑷ 如何辨別買的理財產品是不是銀行自營的呢

購買理財都需要簽協議的,你看協議開頭的甲方是誰就是誰發行的。

⑸ 銀行代銷理財和自營理財的區別

一般代銷理財代銷人不對產品的品質做保障而自營理財需要品質保障
1.發行的主體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毫無疑問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產品,通常會有一個完整的系列,比如某銀行的理財是某某元共享等等,會有明確的標志,代銷的理財產品是代銷機構所發行的產品,比如某銀行代銷某保險公司產品,那就會說明是代銷某某保險公司產品,某某保險系列產品;
2、風險等級要求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一般是固定預期收益類產品,相對而言,風險低,只要求投資者的風險測評是保守型投資者或以上等級即可,但是如果代銷的是公募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要求是穩健型投資者或以上才能參與;
3、參與門檻 銀行自營理財產品相對參與門檻比較低,一般5萬起步,代銷的理財產品門檻就不確定,如果是保險產品,門檻不高,但如果是私募基金理財產品,要求就比較高,一般是要求單筆100萬以上起步;
4、風險承受能力 銀行自營理財產品風險低,一般本金很少會發生虧損,流動性也比較好,但是代銷的理財產品,比如保險,流動性就比較差,如果是公募基金,就很有可能發生本金的虧損。
拓展資料:1.銀行產品代銷是指通過銀行營業網點或網上銀行等渠道,向客戶銷售該行合作機構的相關投資產品。銀行代銷理財產品通常有:基金、信託產品、保險產品、黃金等。其中,基金和保險產品需要代銷資格,沒有取得代銷資格的商業銀行,不能代理銷售基金和保險業務。
2.銀行代銷產品並不是銀行自主品牌的投資理財產品,一般銀行代銷產品需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經過行內規范的審批流程,才能面向銀行客戶銷售。很多商業銀行從客戶利益角度出發,對代銷產品設立嚴格的准入機制,篩選符合標準的產品發行方合作。代銷產品應由總行統一引入、審批和渠道管理,未經總行審批或授權,分行不得自行組織代銷產品。
3.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是銀行代銷的產品,所以銀行不負責代銷產品的管理,需要發行機構自身信用作保障。也就是說如果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出現虧損,那麼責任由發行機構或者投資者承擔。除非代銷銀行及其客戶經理在代理銷售行為中存在違規行為,比如銷售誤導、刻意隱瞞產品風險、未經授權銷售產品、銷售監管都門禁止的產品等(也就是所謂的「飛單」),則銀行及其客戶經理要承擔相應的違規銷售責任,賠償客戶的部分或全部損失。

⑹ 如何辨別一款理財產品是銀行自己發行的還是代銷其他機構的

銀行理財產品分為「自營」和「代銷」
,自營的理財產品就是我們熟知的銀行理財,代銷的理財產品不是銀行自己發行的,主要包括
基金、保險、信託
等。
通常來說,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風險比較低
,大家都很認可,
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風險偏高
,尤其是基金,理財型保險雖然風險不高,但是期限往往太長,流動性太差。很多投資者去買銀行理財,容易被銀行員工誘導,買成代銷的理財產品。
我們之前聽到很多「銀行理財虧損」的案例,其實
虧損的都不是真正的銀行理財

如何辨別一款理財產品是自營還是代銷?其實很容易。
1、查看產品說明書
說明書上面會顯示產品名稱,
名稱就可以看出是否是銀行理財
,而且
每一款理財產品都有唯一的「登記編碼」
。舉個例子就明白了,以下是珠海農商行的一款理財產品說明書:
產品說明書的開頭部分和概述部分,都明確提到了銀行的名稱,也有產品的登記編碼。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張圖「產品編號」不重要
,這是銀行自己的編號,
重要的是第二張圖中的「產品登記編碼」,
這是任何一款銀行理財產品都需要有的,而且必須得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系統進行登記。
2、去「中國理財網」查
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都要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系統進行登記,在「中國理財網」都能查到,你搜索
產品登記編碼
,或者
產品名稱
,或者
發行機構名稱
,都可以搜到。
如果搜得到,就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如果搜不到,那就不是。
3、咨詢銀行工作人員
購買理財產品之前,可以向銀行員工確認,這到底是不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根據規定,現在銀行賣任何理財產品,不管是自營的還是代銷的,
都需要進行「雙錄」
,即錄音錄像,所以銀行員工也不敢說假話。
當然,銀行員工的話只能作為輔助判斷標准,大家還是要自己有判斷能力才行。

⑺ 如何辨別自己買的理財產品是銀行發行的

大多數人在買銀行理財產品時,會認為:只要是銀行出售的產品,就是銀行自己生產的,風險不會太大、甚至是絕對保險。其實這是很大的吳繆,實際上,銀行自營的產品,也幫別人賣產品,比如,基金、保險、信託、黃金白銀等等。這些產品跟銀行自營理財性質完全不同,有的風險還相當高,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都吃過貨不對版的暗虧。

⑻ 銀行自營產品與非銀行自營產品的區別

銀行自營產品是有銀行作為主題制定的一些產品非銀行自營產品的話,是銀行作為代理商代理發行的一些產品。

⑼ 如何辨別買的理財產品是不是屬於銀行自營

銀行發的理財產品是分自營和代銷的,那如果收益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肯定是買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更安全。一般銀行的理財產品,你在購買查看時,都會有詳細
的介紹該款理財產品是銀行的還是代銷,可以去理財產品的介紹中查看,或是直接咨詢銀行的客服人員。

閱讀全文

與理財產品區分銀行自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惠金融小微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06
微信的金融機構代碼證 瀏覽:205
金融公司法院起訴流程 瀏覽:312
微信理財收益會變成負的嗎 瀏覽:88
上海建設銀行金融公司 瀏覽:263
銀行理財產品r2是啥意思 瀏覽:694
郵政銀行理財詐騙 瀏覽:450
泰銖對美元匯率分析 瀏覽:939
普通人如何通過基金理財 瀏覽:976
興業信託控股股東 瀏覽:63
扭矩杠桿標定 瀏覽:575
煙台銀行短期投資理財 瀏覽:582
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面試 瀏覽:153
上海正大集團主席 瀏覽:320
理財保理公司出問題 瀏覽:594
四川融易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245
今天國內黃金價格 瀏覽:136
82年竹葉青酒價格 瀏覽:59
嘀嘀打車c輪融資 瀏覽:785
杠桿平衡現象的例子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