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短期理財怎麼計算
不管是什麼期限的理財,理財產品收益=理財本金*年化收益率*理財天數/365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銀監會出台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
㈡ 銀行短期投資的收益率(通暢4點幾的那種)
肯定是年化收益率了,有的30天理財或者72天那種,虧本應該不會,保本是可以 保的,保值就難了,如果短期不用的資金可以做這樣的理財,因為資金也比較靈活不像定期的。
當然理財中長期不用的資金可以做一些保值的產品銀行的債券和貴金屬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一起學習,希望對你有幫助。
㈢ 銀行的短期理財真的像它說的那樣利息多少就有多少嗎
7天沒有定期,但有7天通知存款。利率1.71%1000000*7*1.71%/360=332.5如果是個人存款的話,還要交納5%的利息稅332.5*95%=315.87本幣外幣都只有7天通知存款,就是說提前7天通知銀行支取,就可以享受該利率,否則適用活期利率。
㈣ 銀行短期理財收益是收多少啊
銀行短期理財的收益如果達到納稅起點的,需要繳稅,例如個人所得稅。但是銀行在計算當事人的理財收益後,會代為扣繳個人所得稅。具體的納稅辦法則看各個銀行的具體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㈤ 哪家銀行短期理財產品利息最高
現在一般一年期能給6-7%(10萬門檻)短期3個月5-6%長期8%。基本上商業銀行會比國有銀行高一些。只要看清楚投資標的是幹嘛,自己就能判斷不保本違約的風險是大是小。比如通知於政府債券,同業拆借,等,違約風險很小,基本可以看成保本。
保本理財產品,市面上不多,(按照銀監會要求,理財產品多少收益和為什麼保本,需要解釋清楚)沒有人敢打包票說做什麼投資一定保本,那麼不能解釋清楚就不能說自己保本,事實上標明保本的理財產品極少,更多是客戶經理口多說保本。合同里根本沒著名是否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