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湖北銀行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湖北銀行屬於地方商業銀行。。。
理財產品只是投資的一種方式,質量如何不能一概而論。。。
投資有一個不變的定律就是:高投資高回報。。。
如果想讓風險小一點,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投資組合。。。
祝你好運。。。
Ⅱ 湖北銀行紫氣東來理財產品怎麼選購
持本人身份證和銀行卡去任一湖北銀行網點就可以認購了。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Ⅲ 應該買四大銀行的理財還是買招商,廣發,中信等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當然是無風險收益又高的!
你好,銀行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保本型的風險低收益低,建議你咨詢招商、廣發、中信等銀行,他們的收益率比國有銀行高一些
Ⅳ 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年收益最高
1、平安銀行:收益12.00%,起售10萬,平安財富私人銀行專享結構類(90%保本掛鉤ETF)2014年19期人民幣理財產品(365天)。
2、平安銀行:收益8.00%,起售10萬,平安財富結構類(100%保本掛鉤股票)資產管理類2014年110期人民幣理財產品(365天)。
3、蘇州銀行:收益6.90%,起售10萬,金石榴嘉盈140503M12號人民幣理財產品(364天)。
4、徽商銀行:收益6.50%,起售90萬,「本利盈」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PC14009803)(365天)。
5、湖北銀行:收益6.30%,起售10萬,2014年紫氣東來進取系列人民幣理財計劃HBGP13046期(398天)。
1.
理財產品大致可以分為「債」類和「股」類兩種。其中「債」類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基本在3%至5%左右,而「股」類中的結構性產品不少可以達到10%以上。
2.
2011年19224款到期的理財產品中,零、負收益產品一共21款,並且都是結構性產品。結構性產品雖然預期收益率較高,但是到期收益率的不確定性也較大。
3.
購買高收益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需要注意以下四個因素:入場購買時機和投資標的的走勢、獲得高收益率的觸發條件、理財產品的參與率以及對手投行風險。
4.
結構性理財產品適合那些對投資標的有著自己清晰的判斷、同時對風險也有比較強的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Ⅳ 湖北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
理財本身就有一定很小的風險,建議還是買大銀行或者大證券公司的產品靠譜,風險與收益成正比,同風險級別的產品收益一般差不多。所以建議還是買大銀行或者證券公司的產品
總看電視上老人被騙,那麼相信不合理的收益理財,不和老人被騙一樣么?
你就這么想吧,你現在房貸利息才多一點,你存個理財給你收益百分之十幾你相信沒風險么?就算有也就是給你一點甜頭就一次兩次或者很短期限,要麼就騙你讓你投錢然後一下子跑路
實業的平均收益率還沒有10%收益多少合理你自己想一下。
合理的沒有什麼風險的理財產品收益應該是在銀行貸款利率之下的,否者這么麻煩發理財還不如直接去銀行借錢,否者連銀行的風控都通過不了,還談什麼安全
Ⅵ 請問招商銀行的哪些理財產品比較靠譜哪些可以保本或保收益的謝謝
您好,目前我行的理財產品在主頁上面有公布出來,請您打開http://www.cmbchina.com/cfweb/personal/default.aspx頁面,通過「搜索」可以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如您需要相應的理財規劃建議,還要請您到我行網點或直接聯系您的客戶經理嘗試了解一下。)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Ⅶ 招商銀行理財產品宏觀經濟形勢對投資方式影響
招商銀行理財產品陷入多事之秋,此前招行與錢端公司「14億元理財資金逾期」事件懸而未決,一紙訴訟又將招商銀行理財產品推到風口浪尖。
近日,光大證券發布公告稱,招商銀行因經濟糾紛將光大證券旗下子公司光大資本告上了法庭。招商銀行要求後者履行相關差額補足義務,訴訟金額約為34.89億元。
事件源於2016年的一次大冒進。2016年,光大資本聯合暴風集團、招商銀行等成立並購基金浸鑫基金,收購了歐洲體育版權代理公司MPS公司65%股權。隨後因MPS公司經營不善,並購基金面臨屆滿到期無法退出風險。
在該基金中,招商銀行出資額高達28億,為第一大股東。不過,招行的這筆錢不是白拿,作為優先順序合夥人的招商銀行等和光大資本簽署了《差額補足函》。內容為在優先順序合夥人不能實現退出時,由光大資本承擔相應的差額補足義務。但光大證券則稱,《差額補足函》有效性存有爭議,法律業務待明確。目前,訴訟處於立案受理階段。
「雖然招行對光大的35億索賠結果還是未知數,但招行對大額投資的盡職調查,宏觀審慎評估,風險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汪高峰分析道。
筆者發現,這並不是招行理財資金首次踩雷,此前就發生過多次理財資金「踩雷」事件。在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的政策背景下,招行還將面臨近2萬億理財資金規模的轉型以及1500億的理財資金投資非標資產到期處置問題。
多次踩雷的招行,能順利完成轉型嗎?
招行追債光大資本索賠35億
一樁失敗的收購案牽出三家上市公司,最終,誰來買單?
2016年3月,光大資本聯合暴風集團全資子公司暴風(天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暴風投資」)等作為普通合夥人與各有限合夥人設立了上海浸鑫投資咨詢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浸鑫基金」)。
襄陽雅可股權結構圖
襄陽雅可成立於2004年,注冊資本3.6億元,參保人數為23人,注冊地為湖北襄陽,主要經營房地產開發、商品房銷售等。成立之初的出資方為上海星信捷投資有限公司、四川百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武漢星合實業投資有限公司。2014年9月,工商注冊信息顯示,襄陽雅可新增投資人招商財富,出資2.42億元,成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67.04%。
天眼查顯示,襄陽雅可因民間借貸、借款合同糾紛、股權轉讓糾紛、追償債券、金融借款合同、企業借款合同、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等多次被他人或公司起訴。三位最初的投資方上海星信捷投資有限公司、四川百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武漢星合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多數股權已被凍結。借款糾紛案件主要從2017年開始爆發,一直到2019年,數量持續上升。
筆者還發現,在這些案件糾紛中,還有一條關於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益州大道支行(以下簡稱:招行益州大道支行)與襄陽雅可等金融借款的糾紛案件,招商財富也為關鍵方。
2014年,招行益州大道支行受招商財富的委託,於2014年9月20日、2015年2月16日與雅可公司簽訂三份《委託貸款借款合同》,向雅可公司發放貸款。招行益州大道支行借款債權本金達12.6億元。此後,因襄陽雅可等未按期歸還貸款,招行益州大道支行訴訟襄陽雅可。2018年9月,襄陽雅可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其稱,本案貸款的出借方系案外人招商財富,並非招行益州大道支行,其無權向雅可公司提出主張。最終,最高法駁回了襄陽雅可的請求,維持原判。由於裁判文書網並未查詢到一審判決詳細資料,筆者無法查詢到一審判決結果。
2018年1月,招商財富還被曝出管理的招商財富-招商銀行-弘毅夾層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產品捲入「10億元規模的理財產品違約門」。除了招商財富理財產品踩雷,招商銀行近期還和互聯網金融平台廣東錢端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錢端)因「14億元理財資金逾期」事件負面纏身。
2013年,招商銀行推出小企業E家平台後開啟了與錢端的合作。2017年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公布,互聯網金融,銀行理財等平台進入嚴監管周期。招商銀行稱,2017年4月停止了小企業E家平台上的互聯網創新服務,同時停止包括錢端公司在內的業務合作。
去年底以來,錢端用戶在網路貼吧、聚投訴等互聯網社區投訴在錢端的投資款到期沒有兌付到帳,不少用戶表示是通過招商銀行的員工推薦、邀請等注冊投資了錢端,聚投訴平台的一用戶表示「因為有招商銀行的背書,才投資了這家平台」。據錢端公司的一份律師函顯示,錢端APP逾期未兌付金額累計約14億元,涉及投資者約9000餘人。錢端5月上旬在自營APP發通告表示,「產品無法履約與招商銀行有關。」
5月27日,招商銀行則在官網發文回應稱,已於2017年4月終止了與錢端的所有合作,目前招商銀行與錢端及錢端App無任何關系。招商銀行指出,錢端未經該行同意擅自使用招商銀行標識和名稱,誤導投資者。對此侵權行為,招商銀行已向政府主管部門進行舉報,並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法院已做立案處理。且該訴訟與錢端App具體投資產品是否如期兌付無關。
針對招行的回應,錢端5月28日再次回擊,「招商銀行與錢端沒有任何關系,與事實不符。因為2017年4月後,招商銀行仍持續在錢端APP上發布、銷售投資產品,且一直對錢端APP各方面工作進行督導。」同時指出,「根據雙方合作協議的有關約定,合作協議長期有效,除非一方提前三個月通知另一方並就已開展的業務協商處置方案後,方可解除。至今招商銀行並未對逾期資產協商出具處置方案,故其無權解除合同。」
雙方也啟動了訴訟程序,招行已向深圳市福田區法院起訴錢端公司的商標侵權行為,目前已正式立案。錢端公司也已於5月29日對與招行合作協議糾紛一案向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已立案受理。據《中國經營報》報道,中央巡視組也已介入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