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市公司用自🈶️閑置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好事嗎
操作好了就是好事情!現在養老金都入市了!只要操作良好有序,讓錢生錢,還是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不可以違規冒進!
『貳』 公司將閑置資金轉入購買銀行投資理財產品,如何記賬,是否要交稅,交什麼稅謝謝
一、若為保本產品,實則貸款利息(一)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的定義:貸款,是指將資金貸與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業務活動。各種佔用、拆借資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等)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買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資融券收取的利息收入,以及融資性售後回租、押匯、罰息、票據貼現、轉貸等業務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質的收入,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以貨幣資金投資收取的固定利潤或者保底利潤,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根據《關於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 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第一點:(財稅〔2016〕36號)第一條第(五)項第1點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是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二)另外還會涉及企業所得稅(利息收入)、附加稅費,若銷售方具有金融企業資質,還會涉及印花稅(借款合同)。二、若為非保本產品,實則股權投資收益(一)此非增值稅徵收范圍(二)免徵企業所得稅。但若持股不超過12個月,則須繳納企業所得稅。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同時,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三條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於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三、賬務處理方面,可視情況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即使非保本性質,通常難以行使股東全部權利,不太可能作為長期股權投資。
『叄』 【請問】上市公司利用可用自有閑置資金投資理財產品,是利好還是利空啊
是利好(即利多)還是利空需要根據上市公司投資的理財產品的市場行情具體而定。分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1、利好(即利多)時:對多頭有利且能刺激股價上漲的消息和因素。 比如降息對房地產板塊就是利多。比如2012年6月7日,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次日地產股板塊集體漲幅超1%。
利好(即利多)對多頭有利,它能刺激股價行市上漲,利多的具體表現如公司利潤增加、股息增加,公司經營狀況好轉、利率降低等。
2、利空時:對空頭有利,且能促使股價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重大利空消息,導致13日滬指跌2.8%,深成指跌2.97%。
利空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3)公司使用閑置基金購買理財算什麼擴展閱讀:
利空與利多,從來就是一對歡喜冤家,勢不兩立還不說,有時還真假難辨。市場人士一般把利空分為實質性的利空,例如調高印花稅,就帶有政策調控的意味。而有的只是市場傳聞之類的利空,那就經不起考驗了,晚間有關方面人士一澄清,第二天股指就高開高走。
利多也具同樣的道理,也有實質性和非實質性之分,例如降低印花稅,就帶有政策鼓勵的用意,股指便會一沖上天,但也有傳說中的利多,一旦沒有兌現,不用說,所涉及的個股便跌跌不休。這種真假利空利多「騷擾」股市的例子,舉不勝舉。
多頭當然喜歡多出些利多,而空頭唯恐利空少了;多頭有時會利用利多出貨,也利用利空來吸貨;空頭也會利用利多反手打壓,真是一對股市中的活寶。
『肆』 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對股民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少股民,往往認為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是一種不務正業的行為。其實,從利潤增長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這類操作,屬於一種相對中性的行為。
正常情況下,上市公司往往都能及時收回理財產品的本金、獲得相應的利息。這類利息收入,最終會被納入上市公司的利潤累積當中。從這個角度看,上市公司的相應理財行為,對股民是件好事。
不過,上市公司的理財操作不應當過於頻繁。如果一家公司頻繁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就說明該公司的生產效率不高,資金大量閑置,而這對於投資者來說並不是個長期的利好。
『伍』 企業的閑置資金可以購買理財產品嗎推薦
投資理財收益還是比較好的,這個具體還是看你選擇怎樣的平台什麼樣的產品,才知道內收益怎樣,容樂助貸就是一個投資理財的平台,裡面有很多的靈活產品,我們可以購買這些產品獲得收益,收益按月返還,比穩健,而且比銀行的利息率還要高一些,收益還是比較穩定的。
『陸』 公司用閑置資金購買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怎麼做賬
購買時 借:短期投資 xxx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xxx
投資受益 借:銀行存款xxx
貸:投資收益
短期投資
投資虧損 借:投資收益xxx
貸:短期投資
銀行存款
『柒』 企業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所得利息收入是否需繳納增值稅,如需要,一般納稅人企業稅率是6%嗎申報時是
你好 看具體是什麼理財 居民企業間的股息紅利免稅
如果 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 一般就是直接沖減財務費用
『捌』 我公司將銀行閑置資金購買部分短期金融理財產品,理財收益要交稅嗎,都要交什麼稅。以上會計分錄怎麼做。
1、企業購入理財產品的理財收益是否繳稅,目前沒有明確文件規定。各地執行口徑不一。
2、如果繳稅,一般繳納營業稅。
3、繳稅的會計分錄:按「金融保險業」稅目計繳營業稅。
4、以下地方口徑供參考:
深圳市地方稅務局:
企業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涉及的營業稅問題分兩種情況處理:
(一)企業購入銀行理財產品並持有到期取得收益的行為,屬於購入金融商品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二)企業購入銀行理財產品未持有到期即進行轉讓,則以理財產品的賣出價減去買入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按「金融保險業-金融商品轉讓」稅目計繳營業稅。
合肥市地方稅務局:
對於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取得的收益,屬於金融商品買賣中的其他商品買賣,應按金融保險業繳納營業稅。
天津市地方稅務局:
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即企業將自有資金提供給銀行或信託公司等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由其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將利息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其實質就是企業將資金貸給銀行或信託公司等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使用並收取利息的行為,應按「金融保險業」繳納營業稅。
如果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在二級市場進行轉讓,應以賣出價減去買入價後的余額為營業額,按「金融保險業」繳納營業稅。
湖南省地方稅務局:
通過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屬於金融商品買賣中的其他金融商品買賣。除個人取得的收入暫免徵收營業稅,公司取得的收入應按上述規定差額徵收營業稅。
『玖』 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對股民是好事還是壞事
好事。
在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上市公司把閑置的資金用來購買理財,則給投資者一種不務正業的感覺,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不看好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
除此之外,當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出現巨大的虧損情況,則可能會引起市場上的投資者恐慌,拋出手中的股票,導致股價下跌。
購買理財產品注意事項
1、風險程度:大家在買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產品的風險程度,並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買哪一種。目前,理財產品基本都是不承諾保本的,且預期預期收益越高的產品,風險越大。
2、封閉期限: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理財產品很多都是有封閉期限的。在封閉期內,大家的資金是無法取出的。因此,大家要根據自己的資金安排來決定選擇封閉期限是多久的理財產品。
3、預期收益情況:大家在買理財產品時,還需要了解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情況。大家可以了解理財產品的預期預期收益率,也可以了解理財產品過往的預期收益情況。
『拾』 企業閑置資金買理財產品要注意什麼
若您開立的是招行公司賬戶,可進入以下網頁鏈接了解招行在售的公司理財產品。如需進一步了解,請致電95555進入人工服務咨詢。(公司業務服務時間:工作日8:30-18:00)